在一个震惊过世界的民族背后必有一段非同寻常的奋发故事,更有后人必去解读的历史密码。 在曾经的十三世纪,让人类和世界大吃一惊的民族就是当今蒙古人的英雄祖先。那么,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是如何冲出古时蛮荒的?他们走入历史的初理念是什么?他们经历过怎样的聚散离合?是什么使他们败落谷底?他们是以怎样的生存形态进入成吉思汗时代?成吉思汗是如何把他们拉上马背,又一同走向复兴和崛起?古代蒙古人和成吉思汗版图认同的密码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完成古时中国生存版图完全的无障碍对接?从蒙古民族匆匆走过的历史行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怎样的成败得失,能够得到怎样的智慧启迪? 本书就是对这些悬念及蒙古民族历史风云的激情解读!
瓦剌,时代汉文史籍对卫拉特蒙古诸部的能称,蒙古语oira (复数为oirad或oyirad)的汉译。蒙元时期译为斡亦剌、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偎剌,时代译为瓦剌,清代译为卫拉持、额鲁特、厄鲁特等。汉语意为“亲近”常引申为近亲者、邻近者。有的学者认为其名来自“oi-yin-arad(森林民)”一词,即拉施特《史集》所说的“林木中百姓”。此外,还有其他的解释,不一一列举。 在有明一代两百多年中,瓦剌既有千军万马乘风驰骋,大地为之颤动的强盛时期,又经历了四面受敌,陷于困境的艰苦岁月,但瓦剌人民始终顽强不息的拚博、奋斗着。本书就是要提示这一历史进程,并触及瓦剌社会生活诸方面,以献给至今尚生息繁衍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卫拉特蒙古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