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的中原部落联盟与周边部落融合而成华夏族,造就了强盛的秦汉皇朝,也缔造了汉民族自身。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至唐朝形成了更多民族、更大规模的统一,出现了“胡越一家”、“天下一家”的鼎盛局面。宋元明清则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成长期,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创造了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本书以“多元一体”为纲,以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与民族的关系为线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本书的工作,则重在“点”上。今见他本数种,有彼此互异,此对彼错,此错彼对,或彼此俱错者,标点精审之读本实未之见也。因慎加审读,综其文意,博采相关材料,参互考订,精审缜思,准而后定。其次则为“注”。注也者,按普及读本之要求,不详于史实考订,而重在疏理文意,诠释名物地望,清除阅读障碍。间亦博征他书,补辍遗脱,略附已见,使稍窥全豹。相关诗文,尽数征引,间及文化韵事,以增益其文气。凡有历史年代之处,一律对应新历,以俾了然。原书为王崧按语者,一律用黑体字,并依原本作“案”字。笔者所加按语,则用宋体小字,而易其字为“按”。《续修段氏宗谱?旧序》一篇,诸书所不载,世亦所不知,而颇可供参校,有历料价值,故收录附于书末。惟学识谫陋,用功不勤,错讹之处,在所不免,尚希海内方家教正。
作者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人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内容涉及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
《中国民族史》作者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人。历史学家。吕思勉与陈垣、陈寅恪、钱穆被人推崇为现代史学家、其一生刻苦钻研,勤勉著书,尽瘁于国学,尤殚精于历史研究和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学思想和教授风格,亦成为后世历史教学门径和阶梯之一。其著作有《白话本国史》《史籍与史学》《先秦学术概论》等。 本书在”总论”之后,即对中国历史上的汉、匈奴、鲜卑、丁令、貉、肃慎、苗、粤、濮、羌、藏和白种第十二个主要族系分别叙述,在书中对于各个族属的起源,历史演变,跟据各种史书典籍分别加以考证和讨论,对于不同族系之间的关系,也作出清晰的交代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