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社会科学丛书》从教育研究者的视角,力图回顾中国教育学术过去四十年发展的步伐和历程,取得的成就和进步,获得的发展经验,以及经历过的和面临着的制约与羁绊,期待为教育事业和教育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提供支持和借鉴。
《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展示了鲁道夫·霍梅尔在中国8年间的调查成果,他用影像和文字记录的中国人使用的工具、器物以及劳作的场景,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书中大量照片,更是弥足珍贵
这是个人的一部宋金社会经济史研究论文集,绝大部分是宋代的,只有很少量涉及辽金与前朝后代。
在明初重大变革之中,大的亮点就是宣布废除一千多年来的丞相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重大事件之一,影响深远。废相以后的中枢政治如何运行,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探索过程,极难定型。终明之世,阁权始终受制于皇权,阁臣在新的皇权体系中始终处于下风,不可能挑战皇帝。大礼议是明代中后期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其引发的人事更迭对明代历史走向产生了极大影响,明代阁权因此在嘉靖至万历前期出现了难得的“鼎盛期”。但扩张后的阁权在反对张居正“专擅”中发生逆转,并迅速疲软,明朝因此迷失了方向,使晚明政治与社会不可能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政权的瓦解不可避免。
本书的主轴在“中国史”,所收15篇论文期待借由台湾史学界十几年间从事之医疗、养生、疾病、卫生等史学新领域,重新反思中国历史发展核心的政治、社会、文化变迁等等。医疗介入历史中的生老病死,涉入不同时代与地域的生活态度与对健康的追求,包含人们对宇宙的想象及其政治的意涵,同时也呈现过去的医生团体与其他团体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国历史多层次的独特风貌。深入这个新领域,或将重新认识中国史研究的预设与真相。《从医疗看中国史》旨在寻找历史新议题,连接医学史与一般史,同时瓦解既存的社会史、文化史等分类框架,以及打破史学研究的实证心态,这正是台湾医疗史研究发展之新趋势。
2016年以来,为响应党的群团改革要求,讲好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的故事,使妇运史研究更好地为基层妇女工作服务、为妇女发展服务,妇女研究所与《中国妇运》杂志合作开办“妇运史话”专题栏目。栏目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妇联改革和妇女工作的新要求、服务新时代妇女运动出发,立足新形势,结合当前一个时期的重点热点事件和妇女工作重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不同的主题切入,重点总结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和妇女工作的经验、规律和特点,为新时代妇女运动和妇女工作找寻历史借鉴和启迪。文章刊发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和成效,为妇女工作者了解中国妇女运动的历程、妇女事业的成就、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发展等提供了参考。
本书是一部讲述从古代到现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简史, 其中, 自然环境包括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其他生物。 纵观人与自然的发展史,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有时是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平衡中, 但也会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进行。 本书探讨了环境的变化 ( 通常是受到人类行为影响的环境变化 ) 是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的。 在每个历史阶段, 以及我们能够栖居的每一个角落, 都会见证这一过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