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蚕桑丝绸业的发祥地,是丝绸的祖国,古代中国被西方称为“丝国”。中华民族有许多重大发明创造,而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是早和伟大的发明之一。丝绸彩缎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服饰材料,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充当了中国同周边邻邦和西方国家早期交往的“文明使者”。举世无双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大陆的中西交通大动脉,丝绸贸易对古代商业、交通和文化交流,乃至对古代中西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本书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从远古到近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古代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练漂、印染生产的相关情况,包括生产关系、经营方式、产地分布、生产工艺与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丝绸贸易和蚕桑丝织技术的发展变化、丝绸贸易和蚕桑丝织技术的对外传播等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 故时风物 名人一瞬 旧事重温 私人相簿 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刊登了昔日济南铁公祠和大明湖的珍贵照片,讲述了一张 余杭抗日救护队 合影引出的故事,记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扶贫的故事等。
李宗山编写的《家具史话》概述了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的家具特征及其与社会文化形态的关系。在家具分类的基础上,从纵横两个方面对中国家具史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因起居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中国家具史的两个发展阶段——早期古典家具和晚期古典家具。早期古典家具自战国时期开始走向繁荣,其代表便是楚式家具及后来的汉式家具。晚期古典家具至明代趋于鼎盛,其代表便是明后期至明中期以前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家具史话》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中国历代家具的发展状况展现出来,尽可能全面、清晰地反映中国家具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规律,以期使读者对中国家具的历史演变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中国古代地理学方面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美国著名地理学家詹姆斯在杜瑜编著的《地理学思想史》中也承认“古代中国对地理学的研究是很重视的”,中世纪“中国人的成就为重要”,并认为:“中国地理学的研究作为其广博学术传统的一部分,那时就有了长足进步,超过基督教欧洲所知道的任何东西。”的确,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形成于先秦,成熟于秦汉,发展于唐宋,辉煌于明清。无论是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是对域外的地理认识,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一直处于*地位。即使在科学地理方面,早在北宋时,沈括就在地理学的很多领域探寻自然规律,已见科学地理学说的端倪。本书就对中国古代地理学所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作了叙说。
中国古代数学史话是一部简要介绍中国数学起源,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的小册子。中国古代数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芽的?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从什么时候开始掌握了数的概念和形的概念?古书上说: 上古结绳而治。 这本书就从 结绳 和 规矩 讲起,到汉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介绍了代表性著作《九章算术》,以及宋、元两个朝代中国数学的巨大发展,及其之后的衰落。并在 传统数学和中国社会 一篇中分析了中国古代数学特有的模式、方法和体系。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见长,主要成就在算术、代数方面,与古代封建社会的实际需要密切相关联。形成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显著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48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全书分为3章,叙述了从先秦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主要仓储制度的发展演变和管理运营的概况,概述了我国仓储制度的渊源,并详细介绍常平仓、议仓、社仓及仓储制度的利弊,开研究之先河。
我国的航海,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能“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奴隶社会时期,随着木板船的诞生,出现了大规模的海上运输和海上迁徙,中国航海事业开始形成,此后历经秦汉、隋唐、宋元三个大发展时期,至明初郑和下西洋,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到达了*。王杰、李宝民、王莉编写的《航海史话》以专题的形式,通过对中国的航海人物、事件、技术、法规以及管理机构、港口等多方面的描述,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华航海文明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概况。殷人航渡美洲之谜究竟是怎么回事?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否确凿?郑和下西洋究竟经过了哪些国家?读者从《航海史话》这本书中可以一一得到解答。
绘画是我们的一种本能,但只有少部分在这个方面有天赋的人才会展现出自己的绘画能力,这部分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家。 画家的创作不仅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为那个没有照相机、摄像机的时代留存下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仿佛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让我们幸运地一窥古代人的生活世界。 那么古代画家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他们的世界看看吧。
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农民通常是用祖辈相传的老方法种田,它虽然不像西方的种田方法那样显得很科学,但传统的农业种田方法毕竟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所以基本上还是与科学道理暗合的。19世纪后期,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指出:西洋各国的农业技术有些方面比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更合理,故应该取法他们,把其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用到我们的农业生产中来。所以从那时起,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开始效法西方。《中国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农业改进史话》就着重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粮食作物品种、经济作物、林业、农具等方面的改进情况。
交通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对人类原始的行走方式、方法的升华、变革、提炼和集合,也可以说是对人类行走革命的深刻注解和高度概括。 自古迄今,人类创造和开发利用的交通工具,名目繁多。但从宏观角度看,则可归纳出水、陆、空三大类。《中国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交通工具史话》对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历史的追述,由于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主要侧重在载物乘人的水、陆两类交通工具上。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47 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九章,分别论述了三代、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个时代的劝农考证,是难得的参考文献,对于研究各历史时期政治制度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相关政治制度的变迁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网站分析领域的开创性著作,首度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工具和思想引入网站分析中,将网站分析的复杂过程统一了起来,使分析的思维和方法更科学化和系统化,这是质量管理思想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结合。与此同时,本书将网站分析的各项方法和技术,充分融入到了整个体系中,包含大量案例和实践,真正做到了用数据来驱动网站的管理、优化和运营。 全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部分(~2章),简要介绍了网站分析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Excel软件的主要功能和进行数据分析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第3章)是六西格玛改进模型的定义阶段,讲解了如何识别和描述问题、理清问题边界、收集客户需求和确定客户需求的关键质量特性等;第三部分(第4~8章)是六西格玛改进模型的测量阶段,讲解了流程测量的起点、网站常用度量指标,以及Excel基
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着它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世界民族音乐瑰艳奇伟、弦歌绸缪。倘若你不满足于先前的音乐知识结构,渴望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和欧洲专业创作音乐以外的多元音乐文化的世界,《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将带领你去经历一次神奇的音乐之旅,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的珍奇瑰宝定会开阔你的音乐视野,一充实你的精神世界,对你的演唱演奏,乃至创作教学不无裨益。尊重、理解、学习和共享人类一切音乐文化,是新世纪的呼唤,是我们音乐文化与教育追求的目标。本书不仅是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导读,而且也是一本实用的世界民族音乐教材。本书概念准确、脉络明晰、图文并茂,描述生动而严谨。聚学术性、系统性、可读性于一本。配合各篇章推荐的欣赏视听资料,将让你获得的音乐体验和人文解读。
-2章为基础和入门内容,着重是区块链入门介绍,并讲解区块链的一些基础概念。本书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区块链的基础知识与概念,剖析了区块链的架构、底层实现细节以及加密技术,并配合行业应用案例,常见问题等,全面解读大热的区块链技术实现与应用。第3-10章,着重是区块链架构剖析,并讲解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包括密码学和共识算法;提供比特币开发指南以及以太坊智能合同开发指南;同时介绍HyperLedger,讨论区块链的常见问题和典型的解决方案。1章,从架构变革的角度探讨IT发展的原动力,并提供对区块链对未来IT发展的一些展望。
这是一位懂得艺术学习规律的人关于小提琴演奏的中肯的经验谈。书中一些独到的见解,正切中教学实践中的时弊。相信本书对小提琴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会有所启迪。 本书中写了九个方面:善于练琴、左手技法、右手技法、音乐表现、教师与学生、成才之道、上台之前的准备、舞台经验和余丝。 书中涉及的内容虽然比较广泛,可是在叙述方面也许有些地方不够详尽,这一方面是时间、精力有限,另方面是我不喜欢看厚书,我想许多人也如此,所以就想让书变薄一些,谱例我基本不用,因为有些问题点到了,看的人会自己联想下去的,不要写的人把一个问题引申出来后,又要面面俱到地举上一大堆例子。——啰嗦与繁琐、冗长也许不是人人喜欢的。 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小提琴学习者有帮助,更希望能对那些有志征服小提琴的勇士们起到雪中送炭的作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既是高深的又是普及的。几千年来名家众多,杰作无数,对历代文化和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甚至成为某些时代文化的象征。 近20多年以来,书法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然而虽然书法队伍不断壮大,书法家不断增多,但与我国人口的众多,文化艺术需求的日益增长相比,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空间。 书法的学习有着自身的独特性,那就是必须临习古人作品。不曾临习碑帖而要在书法艺术上有所成就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学习者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又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肯定会走弯路或者误入歧途。更有不少的书法教师,自己都没有好好临写过碑帖,对书法艺术没有起码的认识,却在办班授课,其结果必然是误导学生
一、本书读者对象是初学篆刻者。 二、本书选收明清以来篆刻家之印影,以及“三堂印谱”中之印影。 三、本书收常用汉字二千七百个左右,收正反字影二万多枚。 四、本书所收字影,均为原大。 五、本书双色印刷,正字黑色,反字红色。
本书对当代中国画坛名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评论,具体包括:以石观化道涵宇宙山水精神的贾又福,当代中国人物画领军者袁武,超级大写意画家老甲,从传统深处走来的当代山水大家崔振宽,从精神自由到笔墨自由的花鸟大家江文湛,亮笔追魂为当代农民重塑精神世界的郭全忠,承继家学别辟蹊径的李小可,发扬北宋院画精神再创时代新风的莫建成,独立西风向苍茫——为西部山河立传的陈天铀,在静雅超逸中喷发生命力的莫晓松,大雅涵脉的智者杨国光等二十四位画坛名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