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历史悠久,人文灿烂,底蕴厚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所在地。为记录好乐山历史,讲述好乐山故事,传承好优秀文化,2021年10月,经乐山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有关专家编纂《乐山简史》一书。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乐山简史》编纂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为编纂工作提供支持、指明方向。全书编纂历时一年多,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审读审改、编辑部成员集中审读修改,几易其稿,于2022年12月付梓,该书是全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乐山简史》采取史、志结合编纂体例,以今乐山市区划地域为基本视野,溯本求源、穷搜博采、去繁从简,史料翔实、实事求是,述而不论。全书上限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记述,下限原则上截至2020年底。全书以时为序,以史为据,以建制沿革
从18世纪开始,西方人就在十分认真地观察中国。他们画了大量的图像、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将其带回了西方,让西方人看见中国是什么样子。戛尔尼使团随团画家亚历山大,在从澳门到北京的往返旅行中,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风土人情的画作,随后在欧洲引起轰动。这是西方画家**如此详尽地观察和描绘中国,也是将中国描绘得如此充满浪漫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后一个时期。书稿收集了亚历山大*有两本著作《中国的服装》《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及一些罕见单张版画。两本著作合并出版,这在外均为**。
《天津记忆第八种:津沽漫记·日本人笔下的天津》是首次比较系统地将日本人有关天津的文献资料辑录编译出版。总共收录了日本人有关天津的游记、日记、见闻录等文字20篇,并附有3篇旅行指南。内容涉及了近代天津的政治、经济、社会及风土人情等等,是部分来华日本人的所见所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人对华人的立场与态度。
本书走访了祁淑洪、李清莲、胡玉明等满族旗人妇女,运用口述史料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将女性视角下老北京内城百年来的兴衰更迭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对这些饱经沧桑的旗人妇女进行采访时,作者更多地关注她们的人生经历,她们对老北京历史变迁的感受与看法,以及那些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林京的《北京城百年影像记》,是他系列老照片图文书之一,述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北京清末到民国这段时间的建筑风貌、亘古地胜,九坛八庙、市井民俗,帝都城垣,内外双环,敕建庙宇、御苑夏宫,在内容上四本书各有侧重,互为补璧。
自古以来,太原便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战略地位,是历朝历代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太原以其天然的禀赋和灵气,以文化灿烂的底蕴和魂魄展现在中华大地上,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原史话》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现代风貌等角度出发,诠释和书写了太原历史与社会发展,彰显了“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太原”的独特魅力。
本书通过介绍南京一些地名中所浓缩的历史人物事迹和掌故,揭示出古城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排序次序上,以概括全书的“沧桑留痕话金陵”作为代序言,反映南京区划性地名的命名与变化;第二部分为山水地名;第三部分为街巷地名。第三部分内容较多,故以新街口为中心,以中山东路、汉中路和中山路、中山南路这四条主干道为界,分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区块,市区以外较有影响的地名,最后集中论述。这样组合,读者读起来可能会感觉方便些。
本书是株洲一本较系统反映自己历史及文明演进的书,对株洲从上古到1949年以前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再现了株洲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透视了株洲文明断裂与链接。分为六个部分:章为走进南蛮文明;第二章汉族文明的拓展;第三章驿道上崛起的集镇;第四章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陕西历史大事鉴览》收录的陕西历史大事,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其中,特别突显了文化及制度方面的内容,其所占比例近乎全书的三分之一。对于同民生有关的问题则给予了很多关注,如交通、水利等。通过这样的选择安排,力求改变以往那种“历史大事”非政治、军事莫属的传统观念,而使其视野大为拓展,以真实地反映社会复杂多样的原本面貌,同时也使之契合当今的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