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一眼甘泉,她让不同的人在此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在这里人神交融,时空飞腾,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一切伟大的艺术和历史,都汇集在博物馆。 它为研究者存在,为学习者展示,为旅游者导引,是苦旅者歇息和充电的港湾,它期待着仰望的人群和执著的目光。人们在观看文物,同时也在观看自己。于是,博物馆既为人们构筑了艺术的殿堂和心灵的长廊,也为人们搭建了人与物,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桥梁。 本书用图片文字把读者引领到异地的云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元倪墓志》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全书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梅兰芳纪念馆是中国名人纪念馆。在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馆址是当代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1951~1961年逝世前在北京的寓所,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面积为716平方米。1983年12月筹建,1986年10月对外开放。该馆现有藏品32421件,计分剧本、图书、照片、剧单、字画、信件、实物等类。其中绝大部分具有文物价值,如剧本中很多清代抄本,大都是善本或孤本。梅兰芳本人和一些著名老艺人历年的便、剧装照片,梅氏与国外知名戏剧家的合影照片以及从清末至现代在各剧场或堂会演出的戏单,均极珍贵。所藏字画中有宋、元、明、清和当代著名书画家如吴昌硕、陈师曾、陈宝琛、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张大千、溥心畲等人的作品。梅兰芳本人的绘画也藏有多幅。此外还有当代印度画圣难达婆薮为梅兰芳用中、西画法相结合绘制的巨幅油画《洛神》、日本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白话,是元代民间和朝廷通行的语言,元人以之入曲调入史籍,以白话入碑文是元代中国碑刻史中的独特之处。全书通过泰定登极诏及追封颜子父母诏、释道二教辩争之白话圣旨、保护道教之白话公文、保护释教之白话公文四部分碑文考证分析了元代白话碑的特点与价值。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干兰”式建筑从古代起便盛行于我国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古代的主要建筑形制之一。全书分五章,分别论述了干兰的名称考释、干兰的类别及其特征、干兰式建筑的作用、栅居的分布及传播、栅居的变迁及残存等问题,详尽梳理了“东南亚洲栅居文化”的源流与传布。
刘祚臣所著的《古塔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佛教徒的埋骨之所,传人中国之后,与中国的传统建筑结合,结出了累累硕果。随着佛教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播,塔这一建筑也遍地开花,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艺术价值之高,足可傲视世界。从木塔、石塔、砖塔到铁塔、琉璃塔,从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到门塔、傣族塔、金刚宝座式塔等,数量繁多、种类各异的古塔如璀璨的宝石点缀于祖国的山河之间。《古塔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从塔的源流人手,介绍了“塔”这一名称的来由、塔的形制、质地等,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精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古塔进行详细讲解,带领读者漫步在古塔王国,品味那七彩的世界。
随着我国的先民走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产生了,国家也逐渐形成,墓葬制度日趋完备。国家统治者的陵墓有了特定的规制与要求,从陵墓的形状、大小,陵区布局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古时历代相承,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发展历史。 刘庆柱和李毓芳所著的这本《陵寝史话》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陵寝的发展历史,包括陵墓、陵园、礼制建筑、人殉与陪葬、陵前石刻等,在此基础上对历代帝王陵寝,逐一做详细介绍。《陵寝史话》对帮助人们了解古代帝王陵寝,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有着积极的意义。
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希腊的雅典娜神庙,中国的万里长城, 这些穿越了时间隧道的宏伟建筑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漫长岁月中的风霜雨雪黯淡了它们曾经光华四射的容颜,却赋予它们沧桑尽显的凝重和神秘感!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拜者。作为一个象征,它们当之无愧,毕竟它们所代表的古代文化,曾经辉煌一时,璀璨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或者独放异彩,或者交相辉映,照亮着古代人类探索文明的路。 目前公认的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包括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河流域以及古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他们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文明起源乃至延续的过程,作为文明象征的遗迹和遗物保存下来的数量相当多,内涵也极为丰富,而这些遗迹和遗物,是今天的人们通向过去世界、研究古代人类的桥梁。 无论你走进
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在后宅胡同居住的时期,是李大钊人生事业的个黄金时代,也是他异常忙碌的时期。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名重当世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者和思想家。在此期间,李大钊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不算讲课),到广州、上海、武汉、洛阳、天津等地从事教学和革命活动。当年,许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借住,感受过李大钊师长般的关爱和教诲。中共北方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曾在李大钊的书房内召开。党史专家一致认为,北京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
朱明娥著的这本《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从南京明城墙的总体设计、平面形状、墙体结构、空间布局、瓮城形制、建筑材料、城砖铭文以及相关人物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南京明城墙的规模之巨、体量之大、设计之新、布局之奇、构造之巧、材料之精、艺术之妙,集实地调查资料、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于一体,熔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
王子今、赵宠亮所著的《简牍史话》为《物化历史系列》之一。 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书写材料曾经被作为重要的古代文化载体,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就是简牍。在中国文书史的简牍时代,所有的文明创造和所有的文明积累,都曾经由这种竹木材料所记录,所传承,所反映。通过这些简犊,我们可以 深入地认识当时社会的政治形式、军事制度、经济条件、社会构成、生活实况、文化形态乃至时代的精神风貌。所以说对简牍资料进行研究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近世大批简犊资料的发现,特别是以现代科学考古发掘方法所得到的大量简牍,不仅为简犊的研究提供了 为便利的条件,而且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宝贵的出土文献 深入、 全面地了解古代社会。《简牍史话》便是介绍了简牍的形制、文化内涵、历代简牍发现、简牍研究的历史进步等内
古往今来的文人,无不重视文房用具。在诸多的文房用具中,为文人所宝爱的莫过于笔、墨、纸、砚。这四种文房用具被雅称为。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不仅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中国历代文人借助它创造出诸如书法、字画、典籍册页等绚烂多姿的文化产品。由于时代的发展,中国文房四宝已从文化用品一变而为收藏品,这一点则是任何现代书写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特征,可以通过文房四宝的发展历程及历代明贤对文房四宝的评论赏鉴,得以形象地再现。 本书就从收藏的角度,以大量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托,较为详细而又通俗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文房四宝产生、发展与收藏的历史。通过该书的讲述,相信读者一定能对文房四宝一一这一我国的传统精粹有一个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
玻璃是人类随着文明的诞生而发明的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它诞生于公元前25~前23世纪的两河流域,距今有4000余年的历史。中国的玻璃制品出现较晚,现有出土玻璃,早的出现在春秋末战国初的墓葬中,距今也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玻璃曾是历*昂贵的材料之一,直到公元前4世纪的西亚,玻璃的价值仍然和黄金相提并论。明代之前,精美的玻璃器的价值都远远高于黄金。同时玻璃自诞生起就是受欢迎的贸易品。古代的人们,特别是上层社会,像今天一样,喜欢来自外埠的新颖别致的商品,玻璃器也是他们追求的物品之一。 由安家瑶编著的《玻璃器史话》以近年来国内考古发现的玻璃器为线索,并结合文献记载,探讨了中国古代玻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的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是风格独特的一支。《玻璃器史话》试图从玻璃器这个侧面反映我国古代社会
我国人民长期创造的文学财富,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崇高优美的道德情操及高度发展的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我国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内容、对美的追求和美学观念发展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为世界文化做出了的贡献。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学宝藏中的珍品。
2009年年末“曹操高陵”横空出世。此消息一出,各界震惊! 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首开先河,公开质疑其真假,引起轩然大波。《三国大墓》分为曹魏篇、蜀汉篇、孙吴篇和外篇四个部分,深入探讨,详细分析,用最专业的研究和最直观的表述,层层剖析三国大墓真假之谜,并坚持“曹操墓”是“被出土”!
由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名人与老房子》是一本文史资料性书籍,它用43篇文章和100幅照片把北京历史上的部分名人事迹和旧居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