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附录《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的作者长期研究中国历代甲胄,多次实地考察建筑壁画、出土文物及存世雕刻实物等,参考已有的考古成果和历代资料文献,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历代甲胄服饰形制的理解与推想,以绘画分解的方式,直观、具象地解说了中国历代甲胄的形制、结构、材质、穿着方法等基本情况。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作者根据各个朝代与甲胄相关的已知资料,结合不同朝代工艺技术的发展、作战武器的变化等因素,加入不同程度的理性假设来推测未知的空白,从而使各个朝代甲胄的整体形象得到全面直观的展示,并进一步总结出历代甲胄的演变与传承。《画说中国历代甲胄》不仅对军戎服饰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影视、戏剧、动漫、游戏等各个相关领域的美创人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百年考古,寻脉历史,探源中华。为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考古公开课》栏目特别策划出版《百年考古大发现》节目的独家授权原著作品。 《百年考古大发现》聚焦20世纪以来的国内重大考古发现,以王巍、赵辉、刘庆柱等业界著名考古学家担任点评嘉宾,并由42位考古专家领队和项目负责人担任主讲嘉宾,通过解说三星堆遗址、良渚遗址、秦始皇帝陵、海昏侯墓等32个影响中国文明的考古遗址的发现历程,带领大家走近考古现场,发掘遗址背后的历史真相,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唤起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百年考古大发现》是由专业考古专家团队精心打造的一本历史考古类通识读物。全书以全彩四色呈现,收录了近七百幅文物遗址图片,通过专家学者的亲历视角,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与图文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致使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 的四五十个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作者 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其中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本书不仅是一份 学者的学术成长记录,也是 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故事与知识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 的敦煌学入门读物;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可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中得到激励与启发
本书为 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博士丛书 之一,以马王堆帛书为研究对象,从帛书的缀合切入,在总结和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帛书缀合的理论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对马王堆帛书进行缀合、拼接。一方面,本书对马王堆帛书开展了重新拼缀、继续整理的工作,修订了一些释文,对部分文字进行了讨论,并对一些残片提出了待验证的缀合意见,为马王堆帛书日后的整理研究工作方向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作者结合个人整理、拼缀帛书的经验和体会,系统梳理了行之有效的帛书缀合方法和缀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供同类出土简帛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参考借鉴。
《手铲释天书 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 I》访谈对象为24位出生于20 4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他们分别是安金槐、黄石林、邹衡、张彦煌、许顺湛、赵芝荃、张光直 、李学勤、李民、方酉生、王克林、殷玮璋、郑杰祥、李伯谦 、李经汉 、杨育彬、高天麟 、高炜、李先登、陈旭、方孝廉、徐殿魁、郑光、饭岛武次。通过他们对夏文化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国夏文化考古的学术史跃然纸上。本书首版于20年前,无论是编写体例,还是内容涉及均有发凡起例之功,一直备受考古学界推崇。本次修订,原貌呈现当时的学界状态,保持学术观点的原真性,体现夏文化探索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手铲释天书 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 II》对18位出生于30 6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进行了访谈,他们分别是李伯谦、刘绪、张松林、董琦、宋豫秦、郭引强、王巍、方燕明、李维明、
玉器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身份标志,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玉器及用玉制度的研究成果,分 玉之辨 玉之用 玉之埋 和 玉之史 四个主题,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三个维度,对当时的玉器和玉文化等诸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综合考察,希望由此揭示中国早期玉器所蕴含的礼制传统和政治文化内涵。作者亲身参与了多处重要先秦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文献记载,因此对先秦玉器与玉文化得出了确实而透彻的认识。
家猪的驯化和饲养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它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本书以动物考古为主要研究视角,并参考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释中国古代家猪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家猪的饲养技术、家猪的用途、家猪的仪式和文化内涵,全景式地展示中国先民驯化和饲养猪的历程,揭示猪的物质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体现了学界对中国优秀的畜牧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的理念。 本书从动物考古角度对猪进行了全面论述。首先,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故事,在系统介绍如何应用动物考古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家猪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先民独立驯化和饲养家猪的历史。其次,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饲养技术史的故事,放养与圈养、阉割和选育、饲料及选用等技术手段造就了中国当今
本著作为国家 十三五 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丛书中的一种,作者将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古代文献的特殊形态 石刻文献的研究中,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视角,立足于文化史的宏观鸟瞰,对古代石刻文献和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展示了古代石刻文献的丰赡和魅力,丰富、完善了古代文献的广阔内涵,揭示了石刻文化和石刻文献独特的文化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主要章节包括:从物质文化角度看中国古代石刻;宋前及宋代刻工和刻石文化;元明清刻石工、刻石业及文化交游;拓本生产与流通;秦始皇东巡刻石的传统、礼仪与文本文化;汉碑、社会网络与礼物;汉末三国石刻;石刻的空间与文本景观;永州摩崖石刻的产生与演绎;朱熹对石刻文化的作用;晚清笺纸与石刻文献;晚清士风和碑拓流通;附录还
本书以2024年之前出土并已正式公布的战国秦汉简帛书籍为叙录对象,涉及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银雀山汉简、北大汉简、乌程汉简、天回汉简、睡虎地汉简、马王堆帛书、睡虎地秦简、北大秦简、郭店简、包山简、望山简、新蔡简、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等等,按照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对子部做出调整(如析出墨家),以书籍写作时间或出土先后为序,一般先描述其出土信息,然后着录其简帛形制、字数等,再叙述简帛文献的基本内容,记录原简收藏地,然后对具体文献的数据价值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或引述各家意见,或申述自家判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皆有文献可征。总体而言,本书对目前已刊布的简帛书籍文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着录,将大大便利简帛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开展与推进。
本书运用并借鉴了生物学的分类方法,参考地质学、年代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旧石器时期打制石制品进行类型学的探讨,将类型学方法应用于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整理的全过程,在遵循全面性、逻辑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打制石制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石制品观察体系。
郑岩*的《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进行了综合研究。书中所讨论的壁画取其广义,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画像砖壁画等使用其他材料和技术制作的壁面装饰,此外还附带讨论了装饰有画像的葬具。 上编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了分区与分期,将其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中原地区四个大区,根据资料的情况,有的大区再分为若干小区,在此基础上对有些地区的壁画墓进行分期,建立起这一时期壁画墓的基本时空框架。 下编选取典型材料,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加以分析。包括以河西地区魏晋壁画墓为例,讨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特征,提出 邺城规制 的概念,以考察汉唐之间壁画墓的过渡性特征;从南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入手,探讨壁
广义的抄本包括稿本和抄本,前者指著作者著作的底本,是书籍的原始状态,最能准确表达著者思想;后者系稿本或刻印本的复写本。在中国古籍中,抄本是一种特殊的版本类型,也是著述保存和流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我国图书主要靠抄本流传;印刷术发明之后,依然有不少图书靠抄本得以存世。 较之刻本,抄本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作为作者手稿的抄本,呈现的是书籍的原始面貌,是祖本,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次,有些书籍虽有刻本传世,但并不能反映著者原稿面貌,可能经过刻印者的删改,而根据原始稿本誊写的抄本无疑保留了更多原书面貌。第三,有些书籍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未能付刊,只以抄本形式流传。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藏书家黄裳就曾提出 凡是抄本,不论新旧,皆为善本 的说法。 明代印刷术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当
本书以2024年之前出土并已正式公布的战国秦汉简帛书籍为叙录对象,涉及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银雀山汉简、北大汉简、乌程汉简、天回汉简、睡虎地汉简、马王堆帛书、睡虎地秦简、北大秦简、郭店简、包山简、望山简、新蔡简、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等等,按照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对子部做出调整(如析出墨家),以书籍写作时间或出土先后为序,一般先描述其出土信息,然后着录其简帛形制、字数等,再叙述简帛文献的基本内容,记录原简收藏地,然后对具体文献的数据价值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或引述各家意见,或申述自家判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皆有文献可征。总体而言,本书对目前已刊布的简帛书籍文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着录,将大大便利简帛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开展与推进。
《中国古典学(第五卷)》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登载以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为考察对象的语言、文学和文献研究的论文,各学科的专题研究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并重。 本卷为 古文字与出土文献 专号,以对出土文献和文物、稀见早期文献的研究为基础,由精细研读文本出发,旁及相关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整合对中国古代文化中被掩埋、被遗忘的部分的研究。其研究目的一是重视发掘传统 小学 积累的丰厚成果,将其与当代古文字学、上古汉语研究结合, 在 文字 这个维度实现古今语言文字研究的贯通;二是重视发扬古代文献研究传统,并利用历代形成的成果,与新发现的出土文献研究结合,在 文本 的维度上实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研究的融通;三是重视将先秦文献的整理研究与上古文明的探索结合,在 文化 的维度上,揭示先秦典籍与上古历史文化的深层
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在人类考古史上已经闪耀了一个世纪,图坦卡蒙墓则是3300多年来一座完整保存的法老陵墓,是古埃及已知为豪华的王陵,是现代人之于古代文明伟大的考古发现,是了解古埃及文明重要的切入口。 1922年11月26日,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 卡特在埃及充满传奇色彩的帝王谷,次窥见到了图坦卡蒙墓的灵光。墓室初露端倪时,他惊喜地向守在身后的人说: 是的,是的,奇妙的东西。 自此,令人兴奋且扑朔迷离的发掘,拉开了它的序幕。 为纪念图坦卡蒙墓发现100周年,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策划,从馆藏珍档中精选50份发掘档案编排出版,还原100年前的发掘现场。国际著名埃及学家理查德 帕金森携格里菲斯研究所研究员对档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讲述法老墓发掘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还特别关注到被遗忘在历史记录之外的埃及工人,揭示出一幅古与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是中国学者关于楼兰古城的第一份详细的考古发掘报告。1979-1980年,乘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之机,新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楼兰古 城及通往楼兰的古道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进入楼兰古城遗迹开展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如重新勘定了古城的确切位置、发现了城内的 古水道遗迹、出土了60多枚汉文木简文书、发掘了城郊的平台墓地和孤台墓地等。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之上,丰富了对于楼兰的史前文化时期、两汉时代与魏晋时期的历史认识。本书 即此次考古工作的成果。考古工作的领队之一侯灿先生在书中不仅对于考古资料进行了详尽细致的整理,而且结合国内外学术史,对于楼兰考古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 点,使本书深具史料价值和学术创见。
由刘振东*的《冥界的秩序(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以坟丘墓的发展演变为线索,从墓葬的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两大部分人手,重点探讨中国东周至南北朝这一较长历史时段的墓葬制度,尤其是墓葬等级制度,并触及中国古人的冥界观问题;另外从东亚文化交流的视角,对中日两国古代坟丘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期望此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窥见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变化之轨迹,有助于促进东亚范围内墓葬研究的交流、互动。
从10万件陶瓷馆藏中精选80件,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空间范围涵盖近20个国家,以陶瓷为线,开启一段穿越历史的跨文化之旅。 从朴素粗糙的陶碗,到宗教仪式中的奢华瓷器,从文艺复兴时期粗野新奇的器物,到以非洲传统工艺为灵感、线条简洁流畅的当代器皿,书中的80件陶瓷器各个精美绝伦、妙趣横生,展示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陶瓷的纯粹之美。陶瓷是历史的诉说者,它们时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商业贸易、风俗习惯和创造力。
本书从文献和思想两方面研究《黄老帛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黄老帛书》的成书及与《黄帝四经》的关系,二、《黄老帛书》的文本整理与释读,三、《黄老帛书》对整理相关古籍的价值,四、《黄老帛书》的思想特色。本书列出了研究《黄老帛书》成书的新方法和新证据,考释了相关字词,利用《黄老帛书》研究了相关古书的成书、真伪,更正了若干古书的错误。探讨了《黄老帛书》 形名 兵 法 势 思想,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
本书为2014年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文字编》的修订版。在全面收集已刊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贰)、(叁)的图版基础上,由清华大学贾连翔副研究员使用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出土简帛字形图像的提取方法 (国家专利申请号:201210414370.0)进行编辑处理,相较于扫描粘贴的编纂方式,大大改进了字形图片质量。 本文字编按《说文》部首次第排列,凡不见《说文》之字,概附在该部首之后,以星号 * 识别。凡隶定字形与《说文》字头部位稍有差异的字,在《说文》该字上标注方括号[ ]。为提高读者研究和使用的便利性,本文字编表上端附有《说文》部首字头序号,更附有拼音、笔画索引,方便检索。 本次修订,完善了前一版的细节,并根据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修正了部分字形的隶定,使本书更符合当前读者使用的需求。
20世纪初以来,秦汉时期简帛及其他出土文献资料持续大量涌现,源源不断地为秦汉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材料,刺激形成新课题。本书旨在促使秦汉史研究扭转碎片化的趋势,为未来的研究设立 高的起点和提供 广阔视野,同时也将方便不同领域的学者了解出土文献与秦汉史研究的主要课题、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全书分为文字发展、文书行政、律令法系、徭役制度、军事制度、政区地理、时间秩序等九章,分别由九位出土文献与秦汉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新锐学者撰写。梳理该领域的主要出土资料和研究进展,归纳核心问题,阐发自己的 研究见解,力求揭示利用出土文献资料已在秦汉史研究的各领域中取得何种新认识,可以提出哪些新问题,开辟哪些新领域。
《出土文献研究(第二十二辑)》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所编辑刊。本辑共收录论文二十五篇,内容涵盖了甲骨、金文、简牍文字、玺印文字等多个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古文字、出土文献、中国古代史等领域的研究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