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叙谈古代文物,唤醒沉睡在博物馆中的千年古物,为读者搭建了一座通往古代的桥梁,我们走进活的古史。 作者在文物研究、鉴定方面造诣深湛,擅长运用文物与文献相互契合的方式和晓畅的文笔,一器一物,揭示起源与演变,解析特殊技艺的妙谛。既有宏观的鸟瞰,更有细节的发明。举凡历史时期的动物、饮食、武备、科技、佛教艺术,乃至杂项等中国古文物,一一复原岁月侵蚀下模糊乃至消逝了的历史场景,帮助读者通晓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本书以饶有兴味的专题立篇,考证得出的结论固然令人信服,剀切从容、剖肌析理的过程,也同样引人入胜。雍容平易之文,而时挟攻坚折锐之风。书中200余幅线图,皆出自作者手绘,严整精细,画面生动,图文相辅,涉笔成趣。
“丝路物语”书系每册聚焦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博物馆、一处古遗址或一座石窟寺,从中甄选国宝菁华,讲述文物传奇,铺陈历史画卷。 古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记录着社会的沧桑巨变。可尽情观赏汉代桑蚕基地的鎏金铜蚕,饱览敦煌石窟飞天的婀娜多姿,聆听丝路古道上的声声驼铃——这是一部启封丝路文明的记忆之书。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国之珍宝,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恒久魅力。感受始皇地下军团的烈烈秦风,惊叹西汉“马踏匈奴”的雄浑奔放,仰慕大唐《阙楼仪仗图》的盛世恢宏——这又是一部积淀文化自信的启智之作。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 是一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著。
本书中,您将看到: 苏美尔——伊甸园的城市。城市与法律的发源地。 埃及——法老的领地。埃及人在3500年前就已经完善了金字塔建筑、医学以及木乃伊技术。 巴比伦——两河流域的明珠。巴比伦人发展了天文学和物理学,洒下了西方神学的种子。 亚述——梦中的田地。亚述人,近东的征服者,他们的国王亚述巴尼拔以半人半兽的雕像为标志。 波斯——帝国的主义。波斯人在罗马有记载的历史之前,统治着的帝国。 本书也记载了印度、中国以及日本从建立到20世纪的文明史: 印度——神秘的土地。印度自前佛教时期至甘地时期,印度哲学中深奥的组织、血腥的对抗战争,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印度的君主以及那些古圣先贤。 日本——崛起的岛国。封闭时代的日本武士们对于“尊严”的严格释义;艺妓、诗人、印刷匠,日本近代奇迹而迅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对河西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时期镇墓文、墓券做了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上卷收录目前所见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89例,墓券、衣物疏、名簿、铭旌、爰书等墓葬文献39例,其中包括河西地区新发现的墓券、衣物疏等。也包括吐鲁番地区发现、体例、格式与河西地区相近的墓券或衣物疏等,并参照相关资料对镇墓文逐一释读、断旬,并附之以摹本或镇墓瓶、墓券相关图片,为相关墓葬文献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下卷对上述资料进行了专题探讨,包括对河西走廊“薄命早终”类镇墓文的研究、对墓葬出土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的对比研究及其隐藏的社会历史信息等的探求、对镇墓文等出土文献中的纪念信息梳理和其中反映的社会历史变化的探究等,同时还揭示了
收在这个集子中的21篇文章,就是我在以往六年中对故宫价值认识与故宫学探索的一个小结,一个阶段性成果。这些文章,其中10篇是在各个学术研讨会或报告会上的演讲,5篇是工作研究或专论,1篇是序言,另有4篇是记述或考证类文章。除过《探索故宫学的体会》为首次面世外,其余都曾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需要说明的是,故宫的文物藏品,以前公布的数量是94万件或近百万件,2005年把本应属于文物的古籍特藏、殿版书书板等列入文物总帐,对外公布藏品总数为150万件(套)。
收在这个集子中的21篇文章,就是我在以往六年中对故宫价值认识与故宫学探索的一个小结,一个阶段性成果。这些文章,其中10篇是在各个学术研讨会或报告会上的演讲,5篇是工作研究或专论,1篇是序言,另有4篇是记述或考证类文章。除过《探索故宫学的体会》为首次面世外,其余都曾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需要说明的是,故宫的文物藏品,以前公布的数量是94万件或近百万件,2005年把本应属于文物的古籍特藏、殿版书书板等列入文物总帐,对外公布藏品总数为150万件(套)。
《张光直作品系列:古代中国考古学》英文本由耶鲁大学出版社1963年初版,中译本所据的1986年第四版是该书的一次修订,焕然一新,由以前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单线说转变为区系类型的多元理解。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日本古董价格汇典》旨在从一个侧面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充当一个了解、品味东瀛收藏文化的向导,您走进缤纷绚丽的邻邦家园。透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古画、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器皿,领略日本人民质朴优雅的异罔风情。《日本古董价格汇典》中通过数百幅实物图片,向读者展示了各类精美的日本古玩,同时对每一件古玩的年代、器型、尺寸及市场价位逐一加以介绍,力求使广大收藏爱好者在欣赏、鉴别和收藏时有物可鉴,有价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