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带你看中国》一套五册,是考古学家根据其多年的考古一线工作经历和研究,撰写给孩子们的考古科普书,寻找印刻在中国版图里的历史印记。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让孩子们知来处,明去处,何以中国。 《我们的文明古老到多久》:考古专家冯时认为,天文学是中国文化的源。西水坡墓中的北斗和龙、虎星象组成了一幅天文图。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天文图,距今约6500年。冯时从这幅天文图中揭示了古人是如何观象授时的,以及先民眼中的宇宙与四时。冯时还向孩子们描述了西水坡遗址给人们的启示。 《三星堆》: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西南的四川广汉,是中国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遗址总面积达12平方千米。考古专家黎海超向孩子们介绍了青铜器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青铜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是谁制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目前一条很好有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考古调查,主要内容为陕西段、甘肃段、青海段、四川段、西藏段唐蕃古道考古调查;下编为理论研究,主要内容为唐蕃古道路网结构的考古发现与重构、唐蕃古道沿线佛教遗存的文化特征、唐蕃古道沿线棺板画遗存的艺术特征、唐蕃古道沿线石狮的造型特征。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墎墩山海昏侯刘贺墓园,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共出土青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等文物5万多件(套),其中青铜器5000多件(套)。刘贺墓所出青铜器,绝大多数属于西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年,即册封昌邑王刘髆之年)至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即刘贺下葬之年)间昌邑王国和海昏侯国时期的青铜器,以前者居多,质精器美。本书为海昏侯墓出土青铜器修复、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分三章,通过大量精美的文物图片和专业的文字描述,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刘贺墓出土青铜器的类型、组合方式、工艺功能等,以及对编钟、青铜镜、青铜灯、青铜镇、青铜熏炉等的专题研究,为专家、学者、历史爱好者研究汉武盛世至昭宣中兴这一重要历史时段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用制度、埋葬礼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
夏商周考古与中国考古学共同起步,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夏商周考古在取得丰硕成果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依然分歧重重。该书围绕夏商周考古重大学术问题,对夏商周考古学史的若干方面进行梳理。深入其中,可以了解当前面临的问题,明确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夏商周考古颇具意义。 本书由十篇文章构成,以顾颉刚“古史辨”为开端,对夏、商、周考古学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问题、代表性学者均有细致入微的分析,同时作者秉持客观原则,“述而不论,点到为止”,不对各家观点的优劣进行评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