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是中国考古工作者参与实施的一项重要涉外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也是中国商务部合同内容规定的茶胶寺保护维修工程项目中结构加固、材料修复、考古研究等任务之一,包括对茶胶寺及其周边遗址调查、茶胶寺勘探和发掘等内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政府援助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柬埔寨金边皇家艺术大学联合编著的这本《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报告(精)》对这项考古工作的初步成果进行了介绍。
万寿岩由灰岩构成,岩溶发育,生成十几个洞穴,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埋藏在灵峰洞和船帆洞两个洞内。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共出土800多件石制品、少量的骨角器和20多种动物化石。 文物考古专家和第四纪地质专家认为其年代分别为18.5万年前和1至3万年前,且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书是对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1999-2000、2004年考古发掘所得的报告。
本书披露了梁带村墓地西区2007年发掘的10座中小型墓的信息,据出土玉器的纹饰特征等推断,这些墓葬年代为春秋早期偏晚阶段。这批等级较低的墓葬普遍有棺椁或单棺作葬具,但均不随葬陶器,而有少量玉器的现象在其他地区同时期的墓地是非常少见的,从另一层面揭示了周代芮国墓葬的突出特点。中型墓多有铜翣及串饰也较有特色,是研究周代墓葬制度的重要资料。M18出土铸有“虢季”字样铭文的铜鼎,则反映出芮国与虢国的联系交流情况,或可印证有关文献的记载。
《广东先秦考古》内容是广东60多年来先秦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结晶。上启十四万年前的“马坝人”,中经一万年前后的“独石仔人”、“黄岩洞人”、英德“牛栏洞人”、三亚“落笔洞人”,下至两三千年前的“浮滨文化”、“横岭山墓群”、“西瓜岭文化”。其中“马坝人”、“石峡文化”、深圳咸头岭新时期时代沙丘遗址、高明古椰新时期时代贝丘遗址、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墓葬人骨及其拔牙个体、深圳背岭94座商时期墓群、博罗横岭山近三百座西周春秋时期墓群等,在《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占有一席之地。 《广东先秦考古》内涵丰富、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论点有据,推断稳妥,含盖年代跨度长,熔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炉。其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什么是“岭南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特色,帮助我们建立对那段未有文字记载的广
浸有1200吨人血的历史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撩开历史酷真一角?,30多万人的血泪,南京保卫战的战史,日军施暴铁证,外国媒体报道,正义审判的记录……本史料集有着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1500万字全部为手的原始材料,在内容上没有加进编者的一句话或一个字,保持着史料的原貌。其中,很多材料是次出版问世,首次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涵盖了大屠杀历史的各个方面,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当年的历史真相,本书是其中的一册。???????《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共涉及日机轰炸、南京保卫战、幸存者日记与回忆、幸存者调查口述、遇难同胞尸体掩埋、美国传教士日记与书信、德国外交使领馆报告、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东京审判、南京审判、日军官兵日记与回忆、社会调查与统计、历史影像、英美国使馆报告、安全区和自治委员会文书等16个专题,分
本书稿共分十二章,分别对吉美博物馆所藏石重床、天水石马坪石棺床、天水石马坪石棺床、北周史君石堂、安伽墓、青州傅家画像石、Miho美术馆石棺床石屏、安菩墓、太原金胜村唐墓、唐墓壁画等考古发现的极具代表性的相关墓葬材料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对中古中国的粟特胡及其后裔的宗教信仰和丧葬形式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新甄辨出太原金胜村唐墓以及固原南塬墓葬中的粟特、祆教元素,总结出中古中国粟特胡的祆教信仰内容和丧葬形式及其演变,大大加深了相关问题的认识,丰富了我们对中古中国粟特裔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