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藏珍: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是面向大众,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藏的科普性读物。《刘贺藏珍: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为精彩十件文物为题材作小文10篇,每篇通过文图结合,详论一件器物,整体以文物赏析为主,兼论作者对海昏侯考古研究的一些观点。文章短小精悍,配图精美清晰,语言简短小精悍,配图精美清晰,语言简练流畅,文字风格贴近大众,内容扎实有趣。不管是对去该博物馆的参观游客,还是对想要了解汉代历史文化的读者是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受众人群广泛。经社内选题论证会讨论,《刘贺藏珍: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预测有社会和经济双效益,建议列选为本社主投书,请领导审核。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周代氏族社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其内部融合与外部分界,第三部分为东周时期的变革与重组。每一部分各有三章,独立成篇,但又互相关联。这三个部分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前后分别置导论和结语,以起到提纲挈领、总揽全书的作用。全书共有500余页,附有地图20幅、表格32张和图版98幅,还有近千余篇中、英、日文参考文献。《宗子维城》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集中体现了如何以日新月异的考古资料为证据,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阐述中国青铜时代晚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过程这一重要的历史命题。
古格王国作为10 17世纪占据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性王国,在长达700余年的王朝史中曾兴盛一时,它发展生产、抵御外侵、尊崇佛教,是当时西藏西部有影响的地方政权。王国遗留下来的建筑、塑像、壁画、金银器、武器、生产生活用品等文物向我们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17世纪30年代,由于宗教之争与僧俗之争,终引发了王朝的覆灭,古格故城逐渐沦为废墟。《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以作者多年来专业科学的考古调查为基础,力图向读者呈现出那消失了的秘境之国 古格王朝的本真面貌。
本书稿是意大利考古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始于1956年延续至今的考古工作的结晶。这项持续数十年的科学工作对象是犍陀罗考古领域中首次基于可靠的地层发掘佛教遗址,时任领队的多米尼克 法切那据此编纂了一部对大量的石刻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的术语汇编。其中包括雕工工具、建筑、装饰纹样、人像神像、动物纹、植物纹、兵器、乐器、礼器、日常用具、家具、交通工具等十二部分内容。 本书旨在为国内犍陀罗考古与艺术的研究增添一项资料工具,亦可为中国佛教考古和艺术领域编纂类似的工具书提供一个范本。
《汉代墓葬艺术》一书,这是有关早期中国汉代墓葬艺术研究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海外学者对于中国汉代考古所做的为数不多的田野考古调查的成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反映了谢阁兰率领的调查队于1914年对中原和四川等地的汉代考古遗存所进行调查的情况,内容涉及帝陵和各个不同等级的汉墓,对陵园、墓丘、神道石刻、石阙、祠堂、碑刻、画像以及随葬器物都有详略不同的描述,大量的黑白照片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20世纪初叶各地汉代地面文物保存的现状。此外,通过该书,我们还能读到早年海外学者对中国汉代墓葬所反映的汉代丧葬习俗、汉代艺术风格和特色的基本认识,他们以西方艺术史作为背景和参照,比较了中西方在审美观念、创作手法、功能象征等各个方面的意趣同异,其视觉和眼光也很独特。作为西方学者,当他们介入到中国汉代考古
年来,市面上不乏介绍考古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著述,但都以介绍考古发现为主,对考古人的关注却极为稀少。因此,社会公众和考古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 鸿沟 考古学家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的研究缘起、学术历程、治学心得等,这些生动、鲜活的 考古史 不为人知。 考古学家不是掘宝人,也不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而是有头脑的现代科学家,寻求客观地、创新地运用古代世界的物质遗产来理解、诠释人类的过去和现在。 这是罗泰教授对考古人的诠释。 罗泰教授,一名从事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美国学者,从小对中文着迷,年少时便预见考古发现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等各方面的认知和理解,于是决定选择考古学作为大学的研究方向。他带着一份守望人类共同历史的厚重责任,博览世界,汲取各国考古学养分,*后致力于东亚考古的研究,
本书为 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 汉唐考古与中华文明系列丛书 之一,收录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霍巍、王煜两位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的专业论文34篇,内容涵盖 制度文明 礼俗文化 精神世界 和 民族交融 四个方面。本书试图通过对相关考古材料的梳理和问题的探讨,以考古学研究为主体叙述,面向中国历史本身的重大问题,推进对 物 背后相关的 人 和历史事件的多层次、多面向、多视角的认识,阐释、活化汉唐文明,建设中国特有的连续型高级文明形态的历史时期考古学叙事。
汉字的起源一直是个巨大的谜题。世界大多数古文字都湮没于历史,而东方的汉字却伴随历史的风云激荡,一脉相承。是什么赋予了汉字强大的生命力?汉字,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考古发现之旅》丛书以科学的视角审视人类的文明进程,以发现的态度去追寻事实的真相,带给读者一次科学揭密、科学解谜的旅程。推开考古、生物、建筑、医学、地理等各个领域的层层迷雾,此套丛书以悬念丛生的故事性笔法,展示抽丝剥茧式的发现过程,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视角揭示大千世界的种种谜团。
《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收录了严文明先生关于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和文明起源的文章,从长江流域系列考古发现出发,把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之过程与长江流域文明起源相联系,并从世界文明的高度探讨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区别。《长江文明的曙光》于2004年出版之后,历经15年,相关考古发现有新进展,对长江文明的认识有了变化,严先生据此进行增改,出版增订本。
《夏文化十二讲》系对河南大学夏文化暑期研讨班的十二个极有代表性的有关夏文化探索的讲座的整理,既有较为宏观的夏文化研究概况的叙述,亦有对夏文化学术史的梳理或理论方法的阐释,还有对具体遗址、文化类型等问题的分析,关于海外学者对夏文化的认识也尽量涉及,全面包含了有关夏文化探索的点(代表遗址、文化类型)、线(区域、发展流程)、面(研究概况)的所有问题。全书采用讲座的形式娓娓道来,可读性强,对于从事夏商考古的学生和老师来说,有很好的参考性,对对考古及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史前中国, 在考古有所发现之前, 是一片神秘的沉默地带。 中国考古 学者用手铲, 用探方, 一点一点刮剔出史前中国的真相,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国 考古学界, 公认是良渚做得最好,取得的成果最显著,经验与模式最值得讲述与 借鉴。 口述史将良渚考古发现史,分成起承转合四个阶段,邀请这四个历史阶段 的领军人物进行讲述,避免了考古报告的枯燥艰涩,用通俗的口语,娓娓道来良 渚考古发掘的大幕是如何被渐渐揭起,并说明良渚如何从一个沉默的普通江南小 镇, 一跃成为实证中国 5000 年历史的圣地。
本书收入作者在西周青铜器、金文和西周历史、考古研究方面的论文14篇(包括1篇未曾正式发表的会议论文)和书评1篇。作者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强调铜器断代研究对于西周金文和历史研究的基础作用。在具体研究中,作者往往以关键铜器的断代为突破口,然后围绕人名称谓、家族世系、册命制度这几个核心问题,力图厘清金文中众多人物的关系,复原重要家族的世系,进而深入探究西周家族制度、政治制度的关键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铜器断代研究方面,提出 恭王长年说 和 厉宣分界说 两个假说,对于推动西周中晚期铜器断代研究有积极意义。 二、西周世族研究方面,重点探讨了虢氏、益氏、单氏、南宫氏等家族的世系,进而对周代家族制度中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另外对于西周世族的族姓来源,作者提出 周
成都历史悠久,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周代已为古蜀政治中心。后经李冰大兴水利,千里平原尽为沃野,遂获天府之称。西汉文翁兴学,人文蔚起,成都又成为巴蜀文化之重心。该书记事上起公元前311年,终于1949年,对成都两千多年来之发展与变化作了较为系统之考证与论述。同时,成都城坊的布局又十分独特而出彩:那大城套小城、居中又三分,形制如龟行、街坊似棋局,且二江环抱的格局,在中国古代城市体系中是*的。该书从1959年开始编写,1960年完成初稿,定稿在1984年,出版已是1987年。2006年曾修订再版,此次系再次修订出版。
本书以中南海为轴心,以建国以来重大政治事件为背景,生动而详尽地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世界,准确而清晰地再现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札记分为读城、说墓、谈物、语石四编,对城市、墓葬、名物、石刻四类素材各有侧重。所涉时段以宋元为主,兼及汉唐、明清,结合考古、文献、图像资料,讨论城市形态、墓葬礼俗、物质文化等方面问题。
本书通过对墨西哥圭拉那魁兹洞穴遗址个案研究,检验了公元前8700到前5000墨西哥瓦哈卡河谷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的转变。这项研究成为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自1960年代起, 圭拉那魁兹洞穴的发掘项目就闻名于世。本书1986年于美国出版时,为考古学界翘首以盼,也是著名考古学家肯特 弗兰纳利在农业探源领域*为厚重的一部代表作。本书首次将系统论应用于一个具体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之中,并以严谨的演绎方法对农业起源的动因进行检验和阐释。通过将系统论和控制论引入考古材料分析,弗兰纳利的农业探源研究更加精细、更为定量和更具逻辑性,为缺乏严谨手段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以变量分析模型来解释社会文化变迁的一种方法论。其次,本书的系统论分析使考古学家对因果关系解释的复杂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因本书对考古学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凌家滩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成为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实证,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年代再向前提早 300年至 500 年。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 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 。 本书为 玉耀长河 凌家滩文化展 同名展览图录,共分为四个板块: 长江流域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中国史前治玉中心和第一个高峰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祥地之一 、 文明对话 四个单元,共有横空出世、饮食劳作、宗教信仰、琢玉成器、玉见文明、审美觉醒、礼法滥觞、社会分化、城市发轫9个章节。收录石器、玉器各类文物 100余件,包含玉龙、玉鹰、玉人等,文化种类囊括钺、锛、璜、镯环、碧等,蕴含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 本书是对凌家滩文化面貌的一次全景式展示,再现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治玉文化中心凌家滩的繁华盛景,精美的玉器
自2010年以来,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青龙镇遗址开展了长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使这座湮没于地下的唐宋时期港口重镇逐步揭开了神秘面纱。青龙镇遗址位于上海市西部的青浦区白鹤镇,历年发掘发现了房基、水井、灶、铸造作坊、灰坑、河埠头、墓葬等大量遗迹,出土了包括数十万片瓷片在内的大量遗物。本书为青龙镇遗址2010-2015年考古发掘报告,报告分区域、系统地刊布了青龙镇考古的新发现,并对所发现的遗迹、遗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推动城镇发展、航运线路、对外贸易等上海历史考古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扶绥敢造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敢造遗址是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蚌器,同时发现有90余座墓葬。 敢造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经鉴定共有50多个种类,大量动物骨骼的发现为研究左江流域气候、生态环境、人与动物生存关系及华南-东南亚地区全新世早中期人类生业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敢造遗址还发现了大石铲文化遗存与贝丘遗址在地层上的叠压关系,该发现对建立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考古学、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及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被译成英文出版的考古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庙底沟与三里桥》,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简单回顾原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对读者或许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