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伦主编的这本《文化遗产展陈创意策划方案集》精选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十余年来所做的文化遗产展览文本。内容主要有“巴蜀寻根四川考古事业50年成就展”陈列内容设计大纲、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开馆文物征集方案、传奇蜀道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文化主题创意策划方案、大渡河密码汉源县博物馆陈列大纲、岷江魂汶川博物馆陈列大纲、5·12汶川大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前期选址建议书、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山川永纪北川地震纪念馆主题陈列等。
早已刻入中国人的基因的“上下五千年”到底是什么样的?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不仅充分证明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还呈现了另一种与典籍里的中国相似而不同的华夏。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更加精彩、蔚为大观,甚至改变了世界对中华文明的基本看法。 本书由“中读”同名精品音频课程改编。从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古城、堪称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拨开古蜀迷雾的广汉三星堆、见证中西文明交流的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汉代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宋代沉船南海I号、敦煌莫高窟,分别由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 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以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33)·追寻人类的过去:解释考古材料》是1980年夏和1981年的头几个星期在大不列颠和斯堪的纳维亚一系列讲座的修改文本。这些讲座设定了许多目标,但首要的任务是要阐明最近的研究进展,即我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或是我正在探索的观点,还没有形成论文或是专著。这也意味着这《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33)·追寻人类的过去:解释考古材料》不像已经完成的研究一样,汇聚各种观点和研究进展,评论相关的研究。我们都知道考古学家出版著述常常是工作完成许久之后的事;类似之,启发灵感的讨论和交流,这些构成研究乐趣的东西往往只在朋友和同事“圈内”才会有,直到所有的工作完成之后,迟到的报告出版之前,很少会播之大众。讲座则填补了研究的乐趣与准备最后报告的乏味之间的空白。我希望通过出版我现在的思考和研究,
你也许听说过西周的“金文月相”,但你没听说过本书首次发现的商代“卜辞月相”。 你也许看到过各种版本的“西周金文历谱”,但你没看到过本书首次复原的“晚商金文历谱”。 你也许知道商周时代存在“十三月”置闰法,但你不知道当时还存在本书所要考证的“十四月”置闰法。 你也许想到过武王伐纣的“甲子日”可用天象推算,但你没想到过商汤伐桀的“乙卯日”在本书中同样可被推算。 显然,在商周历法和商周年代学的研究领域中,本书能够同时作出如此多的关键性突破的确是令人惊异的。但是,相信详读了陆星原编著的《卜辞月相与商代王年》人最终都会发现,上述这些全新之论同时也都是立足于甲骨文、金文、先秦简牍和先秦文献的求实之论,都是拥有天文学验证的有据之论,都是总结前人智慧和多学科成果的全面之论,它们都
内容简介 · · · · · ·r r 该书作者系30年代上海名医,他以亲身经历为主要线索,描述了上海近半个世纪的物价变动;描摹了作者所接触到的各阶层人士的生活、思想状况,其中不乏名人逸士、政界要人,如章太炎、丁福保、于右任、吴稚晖等。作者从市民的视角出发揭示了这些人物的普通生活的一面,对老上海的民情风俗、市井生活有详细而真实的描写。该书具有的史料价值,其对物价的真实记录、对取缔中医案引发的中医集会抗争的内幕等的描述,均有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