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墓志是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一大特色和看点,墓志价值历来为学界所重,该馆藏墓志从北朝开始,几乎历代都有。张建华、刘国华编著的这本《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碑志集萃》收集碑拓40方,名的有北齐《斛律昭男墓志》、北周《曹恪碑》、唐《王胡墓志》、后晋《何君政墓志》、清《天泽润公碑》等。
《梁白泉文集(博物馆卷)》为南京博物院目前正在推出的“南京博物院学人丛书”之一种,全面展示了梁白泉先生的学术成果和治学经历。梁白泉先生一直致力于博物馆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其中在《江苏历史陈列》基础上革新的《长江下游5000年文明展》,全面展示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成果,倍受业内及公众赞誉。本卷本着求精的原则,收集并增补了梁白泉先生不同时期的文章和论文,其中有些未刊手稿,弥足珍贵,实乃研究梁白泉先生学术经历的重要资料。
《从红楼到故宫 郑欣淼文博文集》收入笔者从1999年到2015年有关文博工作的各类文章,共65篇(首/组),分为四辑,以下略作说明:辑,16篇文章,主要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的研究。其第二辑,21篇,是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文章。第三辑,14篇,记了14位人物。第四辑,14篇(包括4首/组诗歌),是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其他文章与诗歌。《从红楼到故宫 郑欣淼文博文集》还收录了160多张照片,分别集中在全书卷首与其他四辑之中。这些照片,都和文集的文字内容有关。这本包罗甚杂的文集,既是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曾经探索、努力与付出的一份总结,也是对于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的回顾与体味。
为纪念浙江民间藏品走进博物馆十周年,今天上午:由孙海芳、狄秀斌、周晓刚、许国文、徐其明联合推出的--《五侯鲭》浙江民间藏品展在浙博孤山馆开幕,印证中国几千年历史的100件精品文物和广大观众见面。这次活动展出的有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孙海芳的20件越文化精品,慈溪许国文先生的20件精品玉器,慈溪徐其明先生的20件顶级杂件,余姚唐越阁周晓刚先生的20件越窑秘色瓷,中国铜镜研究会会长狄秀斌先生20个精品铜镜,《五侯鲭(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十周年纪念展特集共5册)(精)》为浙江省博物馆为“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十周年纪念展”而作,这些珍贵藏品跨越了从春秋战国到清代的历史长河,为广大的文物收藏者、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历代墓志是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一大特色和看点,墓志价值历来为学界所重,该馆藏墓志从北朝开始,几乎历代都有。张建华、刘国华编著的这本《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碑志集萃》收集碑拓40方,名的有北齐《斛律昭男墓志》、北周《曹恪碑》、唐《王胡墓志》、后晋《何君政墓志》、清《天泽润公碑》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物的科学研究手段在不断扩展,保护方法、修复技术、材料不断在创新,手册的内容也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潘路编著的《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技术手册/博物馆藏品保护丛书》尽可能吸收的观点、方法。保护案例选择中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环境影响作用、保护修复等不同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