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到故宫 郑欣淼文博文集》收入笔者从1999年到2015年有关文博工作的各类文章,共65篇(首/组),分为四辑,以下略作说明:辑,16篇文章,主要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的研究。其第二辑,21篇,是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文章。第三辑,14篇,记了14位人物。第四辑,14篇(包括4首/组诗歌),是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其他文章与诗歌。《从红楼到故宫 郑欣淼文博文集》还收录了160多张照片,分别集中在全书卷首与其他四辑之中。这些照片,都和文集的文字内容有关。这本包罗甚杂的文集,既是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曾经探索、努力与付出的一份总结,也是对于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的回顾与体味。
《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2014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第一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作者爱德华·P.亚历山大的又一经典著作。《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介绍了美国博物馆形成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13位博物馆领军人物如何将私人收藏打造成的各类公共博物馆的这段历史。这些首批建立起来的机构包括今日享誉全球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博物馆的创新者和先驱的远见卓识和引领作用,才有了今日美国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和国际影响力。 这本书记录了美国博物馆拓荒者们从初辟草莱到蔚成气象的开创、精进之功,梳理了博物馆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任何一位对博物馆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既可以作为入门书籍,也是了
《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2014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第一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作者爱德华·P.亚历山大的又一经典著作。《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介绍了美国博物馆形成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13位博物馆领军人物如何将私人收藏打造成的各类公共博物馆的这段历史。这些首批建立起来的机构包括今日享誉全球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博物馆的创新者和先驱的远见卓识和引领作用,才有了今日美国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和国际影响力。 这本书记录了美国博物馆拓荒者们从初辟草莱到蔚成气象的开创、精进之功,梳理了博物馆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任何一位对博物馆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既可以作为入门书籍,也是了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坐落在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心地带和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东接翠华山,南拥五台山,西邻草堂寺,北瞰长安城。本书精选几十件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珍贵藏品,从不同层面介绍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历史风貌。“丝路物语”书系,聚焦古丝绸之路的博物馆,力求立体全面地展示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遗存、人文故事和风土人情。这是一本丝绸之路旅游观光的文化指南,从中可观赏到古代关中一带的宝贵遗产,记录着社会的沧桑巨变,这也是一部启封丝路文明的记忆之书。 本书由著名文史专家李炳武主编,他是“长安学派”创始人、“长安雅集”和“当代雁塔题名”等现代著名文化盛事倡议人。曾任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
《盛世文化的半壁江山:陕西历史博物馆》由李炳武主编
本书从清华大学图书馆和美术图书馆的收藏中,选取了100件文物珍品,分成文献、青铜器、书画、陶瓷、家具、织绣六个系列,配以插图和简要的说明文字,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出版,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文物收藏一个部分的记录,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清华大学所藏文物的风貌。
丝路物语丛书共第一辑共包括十本,分别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故事、汉阳陵文物故事、碑林博物馆文物故事、昭陵博物馆文物故事、乾陵博物馆文物故事、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文物故事、西安博物院文物故事、汉茂陵博物馆文物
丝路物语丛书共第一辑共包括十本,分别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故事、汉阳陵文物故事、碑林博物馆文物故事、昭陵博物馆文物故事、乾陵博物馆文物故事、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文物故事、西安博物院文物故事、汉茂陵博物馆文物
洛阳,立于天下之中、河洛之间,北依邙山,南望伊阙,东据虎牢,西控函谷,洛水贯其中;山河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特殊的地理区域与根性的人文基因水乳交融,培育和滋养了中华文明的肇兴与成长,赋予了“天下之中”、“王命正朔”的国家意识。吸纳与辐射、守正与创新,铸就了河洛文化的重要特征,也造就了河洛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丰富的内涵。拂去历史尘埃,数千年的文明在洛阳盆地积累、沉淀,给洛阳留下了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滋养了一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
洛阳,立于天下之中、河洛之间,北依邙山,南望伊阙,东据虎牢,西控函谷,洛水贯其中;山河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特殊的地理区域与根性的人文基因水乳交融,培育和滋养了中华文明的肇兴与成长,赋予了“天下之中”、
在隋唐京城天子脚下,一东一西有东西两个大市场。西市地近开远门,西域来的客商由此进入长安交易,所以西市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公元583年启用,到904年毁坏,321年间是当时世界上规模优选的靠前市场。
《从红楼到故宫 郑欣淼文博文集》收入笔者从1999年到2015年有关文博工作的各类文章,共65篇(首/组),分为四辑,以下略作说明:辑,16篇文章,主要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的研究。其第二辑,21篇,是关于故宫博物院的文章。第三辑,14篇,记了14位人物。第四辑,14篇(包括4首/组诗歌),是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其他文章与诗歌。《从红楼到故宫 郑欣淼文博文集》还收录了160多张照片,分别集中在全书卷首与其他四辑之中。这些照片,都和文集的文字内容有关。这本包罗甚杂的文集,既是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曾经探索、努力与付出的一份总结,也是对于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的回顾与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