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伟大的博物馆系列中一本亚洲博物馆方面的书,集中介绍了印度古代文化*辉煌的拉贾斯坦邦地区主要的博物馆中的有代表性的精美藏品。 拉贾斯坦是印度艺术的明珠,也是各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该地保存有大量富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本书即介绍了这个地区著名的展馆和代表性艺术作品,以期为读者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和艺术的盛宴。
本书为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研究丛书的第三部,由该馆学术部牵头编写,以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明清海防类文物的释读为主要内容,分为数个板块,收入几十件馆藏精品,每一件藏品均有撰写专门的解读文章,并配有全新拍摄的高清摄影图片。本书以航海文物为线索,结合大量图像和解读文字,力图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度来向公众介绍航海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航海画卷让读者跨越时空疆界,体验大航海时代的无穷魅力。
本次遴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各类宗教造像138尊,集结成为图集,时间跨度从明至民国,质地涵盖陶、瓷、木、青铜等。整体内涵丰富,造型多样,与本馆主题展陈中的内容紧密契合,较好的体现了馆藏体系和特色。本图录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关于馆藏造像研究的学术论文,充分展示本馆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二是馆藏宗教造像精品,以多角度、整体、局部特写等图片来综合展示馆藏宗教造像精品。
作为丛书 博物馆 特色藏品 的组成之一,《王室至爱 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百件藏品》从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到天文台钟,从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挑选了百件有独特意义的藏品,从伊丽莎白一世(敌舰队的画像)到纳尔逊勋爵(Lord Nelson)在特拉法尔加之战(Battle of Trafalgar)中所穿的军装,等等,配有近120幅精美的藏品图片,以时间顺序展示了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标志性的艺术品,其中包括一些近年来新收购的物件,每件物品都伴随着一个生动迷人的故事。
《西藏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吐番王朝建立前的西藏、吐番王朝时期的西藏、分裂割据时期的历史、元代西藏历史、明代西藏历史、清代前期的西藏、清代后期的西藏、西藏人民反抗英军侵略的斗争等。
1993年,国家文物局接收到香港政府移交的一批彩陶,当时考虑到南越王博物馆成立不久,文物数量不多,故决定将这批彩陶共485件就近调拔到该馆,以丰富馆藏品种。1993年6月4日,由国家文物局任杰女士带队,代表国家文物局正式将485件彩陶移交南越王博物馆。后经麦英豪、曾骐、赵自强、于兰四位专家鉴定,这批彩陶多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另有少量的辛店文化及四坝文化遗存。本书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是对该批彩陶的综述;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对精选出的200件彩陶以图录形式一一呈现;第三部分是以表格形式列述以上200件彩陶的详细资料,包括其所属文化、尺寸、特征。 本书属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藏系列丛书之一,通过该书,读者可以了解该批彩陶的整体面貌以及北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进而可以了解我
本书是 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集萃 丛书之一种。铜镜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用来祭祀的礼器,西汉末期慢慢的走向民间,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又是工艺精湛的艺术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有历代铜镜300余件,此次从中精选172面,附精美照片,详细介绍每件铜镜的名称、年代、造型、图案及铭文等信息,以满足铜镜收藏者、考古文物等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要。
《西藏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吐番王朝建立前的西藏、吐番王朝时期的西藏、分裂割据时期的历史、元代西藏历史、明代西藏历史、清代前期的西藏、清代后期的西藏、西藏人民反抗英军侵略的斗争等。
本书介绍了青铜器、玉器、陶瓷、金银器、书画、古籍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包括若干国宝,如: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妇好鹗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翠玉白菜”、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金兽”等。每件国宝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