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发现武王墩(2024“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涵盖武王墩墓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揭开楚文化的神秘面纱。)
    •   ( 20 条评论 )
    • 王珏/主编 /2025-01-13/ 东方出版中心
    • 《发现武王墩》是一本武王墩墓考古的通俗普及读物。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 、等级 、结构 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是2024“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入选2024年度 十大考古新闻。武王墩墓主人究竟是谁? 青铜大鼎是否会超过铸客大鼎?新发掘出土了哪些器物?这些器物又传递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线索?文物在发掘、提取过程需要注意什么?本书汇聚多位武王墩墓的一线考古专家,通过易懂的文字、120余帧高清彩图,带领读者走进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从历史、出土文物、文化等多个角度,注解“何为雄楚”,读懂武王墩墓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用一手资料再现遥远而灿烂的楚文化。

    • ¥28.9 ¥58 折扣:5折
    • 不可错过的麦积山
    •   ( 32 条评论 )
    • 臧全红//项一峰|责编:陆鸿雁 /2023-03-01/ 江苏美术
    • 《不可错过的麦积山》为“不可错过”丛书中的一册,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向往佛国的山”,交代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历史,第二章讲述了麦积山石窟各个时期的洞窟艺术特点,第三章为“洞窟菁华”,分别介绍了 -191窟。在介绍洞窟时,又将每一窟中“不可错过”的看点做单独说明,让读者不错过麦积山的每一寸风景。第四章为麦积山石窟的相关历史知识介绍。

    • ¥43.8 ¥98 折扣:4.5折
    • 【2024中国好书】良渚 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 李新伟 著 文物考古 正版书籍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23 条评论 )
    • 李新伟 著 /2024-05-01/ 上海古籍
    • 良渚文化(约距今5300~4300年)是中国 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率先完成早期 构建,成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重要实证。本书综述 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讲述了良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强调了其榜样作用。书中提出,前良渚时代各地区的灿烂发展和相互撞击,激发出新的政治理想,良渚文化取得的成就,是熔合此前发展成果的结晶;良渚文化虽然在距今4300年前后衰落,但并未以反面教材的形象黯然退场,而是对此后孕育夏王朝的各地区社会发展和激荡整合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中有对良渚文化精彩发现的全面介绍,对良渚图像资料的新鲜解读,也有对良渚早期 构建方式的深入思考。本书可以加深一般读者对良渚文化的切实了解,也有助于考古、历史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开展进一步学术探讨。

    • ¥58.8 ¥118 折扣:5折
    • 法门寺地宫(亲历中国考古)(精)
    •   ( 15 条评论 )
    • 韩金科|责编:邓东山 /2023-05-01/ 浙江文艺
    • 1981年8月24日,法门寺真身宝塔轰然坍塌。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开启,2000余件(组)国之重宝,拥戴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发出耀眼的光芒。本书作者韩金科,曾任法门寺博物馆馆长,以亲历者的身份,介绍了这些稀世珍宝的出土过程,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和 文化,向读者展示了一座辉煌灿烂的大唐宝库和法门寺文化走向世界的盛况。

    • ¥41 ¥88 折扣:4.7折
    • 西汉南越王墓多元文化研究 张荣芳,周永卫,吴凌云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张荣芳,周永卫,吴凌云著 /2015-11-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南越文王赵眜墓出土的文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对南越国的多元文化因素进行探究、并藉以解密岭南文化得以形成的密码。括南越国的历史地位、世所罕见的出土文物、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上、下)、海外文化遗物五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大众穿越千年,探寻南越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文化价值与文献价值并具,是一本研究西汉历史绕不过的学术专著,也是研究岭南文化不可不读的专业著作。 本书原是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4个研究课题报告之一,由张荣芳、周永卫、吴凌云三位专家撰写而成,文字计有8万字,图片约100张;原为2011年出版的《南越国遗迹研究》的一个部分,该书出版后,读者对南越王墓的多元文化因素甚感兴趣,因此,本次特将此部分加以扩展,将配图换为高清彩

    • ¥79 ¥166 折扣:4.8折
    • 红土地见证--福建中央苏区遗址遗迹巡礼
    •   ( 36 条评论 )
    •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 /2011-06-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这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红色历史,给福建的中央苏区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闪烁着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光芒,回响着福建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的呐喊,见证了党和苏区群众的鱼水深情,体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一笔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了这本《红土地见证:福建中央苏区遗址遗迹巡礼》,以期能在广泛深入系统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加强对福建中央苏区的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福建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跨越做出更大贡献。

    • ¥119 ¥238 折扣:5折
    • 繁华重生——考古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
    •   ( 5 条评论 )
    • 张蕴|责编:何岸//张正原 /2023-06-01/ 西安
    • 本书通过 手考古发掘资料,讲述了蓝田北宋吕氏家族这一被誉为关中士族之首的名门望族生前社会生活的逐多方面,并以此为契机括展叙述了所涉及的文化生活之渊源与发展。同时也讲述了考古发掘与考古调查的经历和出土墓志所描述的家族人物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片向读首介绍了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的考古成果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北宋贵族生活和当代考古人的工作内容与场景。

    • ¥36.6 ¥88 折扣:4.2折
    • 对辽代墓葬及出土遗物的系统研究,构建起辽墓年代判断的序列标尺.上海古籍出版
    •   ( 1 条评论 )
    • 冯恩学 著 /2023-12-01/ 上海古籍
    • 本书系统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表的辽墓资料, 对辽墓出土的多种瓷器、马具等进行了缜密的类型学分析,建立起辽墓年代判断的序列标尺,并在此基础上将辽墓划分为三期。书中分别对契丹式墓和汉式墓进行考察,依据墓葬的结构、规模,并结合出土的墓志志文, 对辽墓作等级划分,阐述不同阶层墓葬的特点;同时对辽墓进行分区研究,归纳总结出各区辽墓的文化特征。书中的基本结论得到新发现的大量考古材料的支持,对各墓例的经典分析,于历史考古学者仍具启发意义。

    • ¥38.9 ¥78 折扣:5折
    • 渤海遗迹 朱国忱,朱威 著 文物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朱国忱,朱威 著 /2002-03-01/ 文物出版社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从城市、建筑、墓葬等方面,对渤海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有重点的对外学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客观的阐述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帮助。书中配有彩图8幅、插图28幅。

    • ¥15 ¥37.37 折扣:4折
    • 从飨宴到丧祭:两汉至宋元墓葬家居随葬组合研究
    •   ( 17 条评论 )
    • 李嘉妍 /2023-06-01/ 上海古籍
    •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千年,始终保持独特的文化核心从未改变。这一文明的延续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对身后世界的想象与地下住所的营建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墓葬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极其重要又受到学者广泛关注的物质载体,是反映中国古代社会面貌的有力证据。埋藏的有意性也促使其能够较好地呈现出时人的灵魂观念与 思想,并在特定的群体范围内,表达礼制等级与传统倾向。 家居随葬组合与墓主人画像自两汉时期起,便开始被纳入墓葬空间体系之中,直至元明之际仍波属云委,在墓葬中占据主体中心地位。在近1500年间的各个历史阶段中,这一随葬组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活跃在地下墓葬之内,展现出差异性的分期特征、变化规律,器物组合及图像题材也多有改变与发展,由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中国古代社会生死观念、丧葬仪俗的承袭与 动,透视愈

    • ¥58.8 ¥118 折扣:5折
    • 中华帝陵 张生三 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张生三 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放心购买】
    •   ( 1 条评论 )
    • 张生三 主编 /1997-06-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本书是目前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皇帝陵墓的通俗性著作。主要特点:①突出一个“全”字。全书共收帝陵258座,不仅详尽介绍了那些保存完好、当过皇帝的陵墓,还简述了部分追封皇帝和只有文献记载而无遗迹的皇陵。②突出一个“串”字。从传说时代的黄帝陵到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的袁林,记述上无断代。⑨突出一个“实”字。文献记载和实地考查相印证,材料真实可靠。④突出一个“普”字。除对有关帝陵的学术问题进行必要的探讨和研究外,又重点对陵主的死因、陵址的选择和营建、葬制葬俗、陪葬祭祀、盗挖发掘、出土文物等都做了通俗性介绍,生动有趣,雅俗共赏。

    • ¥27.27 ¥64.54 折扣:4.2折
    • 发现武王墩(2024“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涵盖武王墩墓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揭开楚文化的神秘面纱。)
    •   ( 1 条评论 )
    • 王珏/主编 /2025-01-13/ 东方出版中心
    • 《发现武王墩》是一本武王墩墓考古的通俗普及读物。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 、等级 、结构 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是2024“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入选2024年度 十大考古新闻。武王墩墓主人究竟是谁? 青铜大鼎是否会超过铸客大鼎?新发掘出土了哪些器物?这些器物又传递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线索?文物在发掘、提取过程需要注意什么?本书汇聚多位武王墩墓的一线考古专家,通过易懂的文字、120余帧高清彩图,带领读者走进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从历史、出土文物、文化等多个角度,注解“何为雄楚”,读懂武王墩墓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用一手资料再现遥远而灿烂的楚文化。

    • ¥28.42 ¥58 折扣:4.9折
    • 明中都资料钩沉
    •   ( 4 条评论 )
    • 王剑英|责编:石松//向焱|整理:夏玉润//王红 /2023-01-01/ 黄山书社
    • 明中都遗址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本书稿主体内容为《明中都城考》的补遗部分,收集整理了王剑英先生有关明中都方面的学术论文,及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凤阳调查明中都遗址时所记录的图片资料和相关信件,约40万字,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为我们了解明中都遗址的历史、保护等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对于推动我国明代历史的考古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

    • ¥69.1 ¥148 折扣:4.7折
    • 长征遗址考证与保护管理
    •   ( 1 条评论 )
    • 李杨|责编:张白 /2023-07-01/ 当代中国
    • 作者历经5年半时间分赴中央红军长征沿线10个省、自治区,实地调研考证长征遗址81处,研学考察长征遗址纪念馆(园)、博物馆、陈列馆、档案馆27个;实摄长征遗址图片1200余张;调研访问相关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访谈对象112人次;查阅长征文献、史料230余次;行程24812千米,其中徒步875千米。依据上述调研考证和文献查证,对中央红军长征遗址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主体,遗址文物、文献、史料、信函等,遗址的保护和管理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长征遗址展示内容存疑和有误问题进行了核证,得出若干结论和启示,提出保护和管理的若干策略和方法。

    • ¥27.5 ¥59 折扣:4.7折
    • 我们这样发现良渚:良渚考古口述史
    •   ( 2 条评论 )
    • 编者:王宁远|责编:赵静//沈炜玲 /2023-07-01/ 浙江大学
    • 史前中国,在考古有所发现之前,是一片神秘的沉默地带。中国考古学者用手铲,用探方,一点一点刮剔出史前中国的真相,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国考古学界, 是良渚做得 ,取得的成果 显著,经验与模式 值得讲述与借鉴。 口述史将良渚考古发现史,分成起承转合四个阶段,邀请这四个历史阶段的领军人物进行讲述,避免了考古报告的枯燥艰涩,用通俗的口语,娓娓道来良渚考古发掘的大幕是如何被渐渐揭起,并说明良渚如何从一个沉默的普通江南小镇,一跃成为实证中国5000年历史的圣地。

    • ¥64 ¥128 折扣:5折
    • 满城汉墓(亲历中国考古)(精)
    •   ( 6 条评论 )
    • 卢兆荫|责编:詹雯婷 /2023-05-01/ 浙江文艺
    •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在这两座未经盗扰的古墓中, 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以及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日常用具,为构建汉代贵族生活提供了物质史料。作者卢兆荫全程参与了发掘工作。他以平实的文字,将满城汉墓的发掘过程娓娓道来,用考古人严谨的态度,再现墓主身份,带领我们走进两千年前的西汉社会。

    • ¥36.4 ¥78 折扣:4.7折
    • 中国古代陵墓 刘毅 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刘毅 著 /2010-05-01/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物化表现形式,不同时代的陵墓制度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和社会风貌,因此,古代陵墓制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历代陵墓制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对于中国古代礼制文明的研究来说,其意义尤其重大。

    • ¥75.44 ¥160.88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