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筑之多、之美令人目不暇接。这个项目就是解决初识古建者看什么、怎么看这两大问题。本书以山西省发展文化旅游所做的旅游公路规划为主线,按照长城公路、太行公路、黄河公路这三大线及汾河干流沿线布局,从古建筑艺术的角度切入,在浩如烟海的古建筑中,选择其中 有建筑艺术价值的珍品100处,用高清而 观察视角的图片从艺术、构造上梳理出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加以细节呈现。同时书中在每一个大区域开篇,有这些古建筑的分布地图,以及作者进行考察时的行进线路,这给普通游客带来一定的参考实用性。
《传承与展望: 威尼斯宪章 发布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作为记忆过程的文化遗产、关于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点滴思考、真实性标准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现代仪器分析与文物保护等。
本书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了若干进一步的补充调查和分析,以通俗而不失专业水准的笔触,本次再版对原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图片增补工作。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前身清漪园的建造过程、历史背景、整体山水构架、建筑布局和庭园的风光,以及造园的意境和手法。下篇包括颐和园重建过程、帝后生活空间,及至现今名胜景区的概况,作者跟随颐和园的历史,笔调转为沉重,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砖石土木亦散发着人文气息。
中国考古学因古史重建而生,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在强调学科独立性的同时,却与历史学渐行渐远。脱离古史重建的“初心”,也令学术界对考古学的旨趣与方法缺少“了解之同情”。夏文化探索是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考古学能否重建古史的试金石。面对学界的纷争与迷茫,孙庆伟著的《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强调在历史语境下开展考古学研究,以清晰的概念界定、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缜密的逻辑分析,将考古材料提升为史料,旗帜鲜明地论证了夏代的信史地位,从而为考古学重建古史确立了一个典型个案。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威尼斯宪章》颁布五十年之际召开研讨会,并将讨论成果编辑成书。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一、认同、融合与思考;二、理论、研究与探讨;三、应用、总结与发展。本书探讨了《威尼斯宪章》进
朝天宫位于南京市区水西门内,莫愁路东侧,依冶山而建,是目前江南地区现存规模*、等级*、保存*完整的文庙古建筑群,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朝天宫的古建筑群中尚存文庙和江宁府学,位置关系上为右庙左学形式,总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朝天宫古建筑群修缮报告》介绍了朝天宫的历史沿革与形制特色,提供了朝天宫古建群修缮方案、环境配套整治方案、维修施工方案及过程和修缮整体工程竣工大事记,在修缮成果上包括修缮工程管理方法及措施、修缮后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智能化管理新方法等。《朝天宫古建筑群修缮报告》对于古建群的修缮和保护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大楼、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汇中饭店、沙逊大楼到怡和洋行大楼、东方汇理大楼、英国领事馆等所有外滩的著名建筑。并穿插叙述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使人感受到上海昔日的浮华岁月,尤其是上海一百多年来的沧桑巨变。
《南洋筑韵》是对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历史建筑群的全方位展示,以历史校园整体布局开篇,对于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4幢历史建筑,包括中院、新中院、北四楼、图书馆、盛宅、体育馆、执信西斋、工程馆、总办公厅、校门、科学馆、文治堂、新上院和新建楼等,从建造缘起、建筑特色、文化事件、历史发展、校友回忆和价值评价等多个角度,配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图纸以及精美的建筑现状图片,展现了这座风格多样、内涵丰厚的建筑博物馆的价值与特色。
作为汉代特殊的丧葬艺术品,汉画像石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发展进程,其在艺术史与文化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汉画像石虽存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与时间发展上的不均衡,但各地汉画像石在题材内容与构图形式上却存在明显的趋同性与程式化特征。基于这一认识,刘茜著的这本《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与汉代生死观》从整体上揭示了汉画像石图像艺术所具有的主题思想汉代生死观,并以鲁南、苏北、皖北、豫东一带汉画像石为例分析了其图像艺术所展现的汉代生死观的发展演变历程,揭示了该地域汉画像石所具有的重要史学价值。另外,“宇宙空间图式”乃是贯穿于整个汉画像石发展始末的一条重要线索。本书深入分析了这一图式与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其所产生的文化渊源。
《建筑考古录》一个文博人田野足迹的记录。结合田野考古与古建筑考证之理论方法,探索江苏古代地域文明,辨析建筑形象、技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体现凝聚文物资源服务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观念的转变,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开始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本书通过梳理保护相关法规、理论和实践和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趋势和现阶段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日本的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状况的比较,探讨基于中国历史背景,适于本土发展现状的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对策和遗产资源活化方式。
《古迹新知:人文洗礼下的建筑遗产》全书为作者20多年来有关建筑遗产的近30篇文章汇集,既有已发表的论文、演讲稿,也有未发表过的讲课笔记,许多文章饱含着作者的理论思考与激情评论,吉光片羽却影响广泛,被各方所吸纳采用,从而使消逝的古迹成为不灭的记忆,起到了高屋建瓴、启迪学界的作用。《古迹新知:人文洗礼下的建筑遗产》分为古建文脉、运河遗产、文化名楼、城市延续、帝国陵阙、唐代建筑等十个篇章,适合于高等院校师生、历史考古与文物研究以及对建筑遗产关注的读者阅读。
北魏云冈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浑,这样的大型工程在当时如何规划设计,又如何施工开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通过考察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研究表明,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州山南麓,原为两级阶地地貌,阶地后缘分布有自然断崖,石窟工程利用了山体上部的自然断崖,并向下斩山局部改造了山形。进入到洞窟开凿阶段,靠前期工程主要为大像窟,依就大像头、身、腿的设计高度,从上往下分层施工,对大像以外的壁面控制力度较弱,允许民间势力进入开龛造像。而第二期工程逐渐采用了室窟设计,强调洞窟室内空间,壁面平直,多无凸出石壁的大像,逐渐流行统一施工,加强了壁面控制力度,分栏开龛造像,营造出规整完善的洞窟空间。可以说,云
《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介绍了山东齐长城资源调查的调查对象与范围、重要遗迹、调查方法以及工作过程。书中还附有调查段长城各段的墙体保存状况统计表,以及重要段的相关自然环境、残损原因、图片等,是对于山东齐长城遗迹重要的调查资料。
在故宫博物院八十多年的岁月裹,有一些积极参与博物院初始创办并把自己一生贡献给博物院的人士。他们的辛劳,他们的业绩,他们的造诣,使他们也成为人所共仰的[国宝]。单士元先生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单士元先生一九0七年十二月出生于北京,自幼家贫,矢志于学。一九二四年十一月,逊帝溥仪出宫,[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开始清点清官物品,单先生当了一名书记,参与到当时的文物点查工作中。一九二五年十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单先生赓续供职在院,先后在文献馆、图书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单先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故宫博物院建设和新中国文博事业中。一九五六年,单先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六二年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一九八四年任故宫博物院顾问。
《正仓院考古记》是作者傅芸子20世纪30年代赴日考察奈良正仓院所藏藏品,对这些古物,尤其是中国文物所作的详细记录与考证。正仓院所珍藏的古物系日本圣武天皇(701~756)生前最喜欢的贵重物器,其中包括大量我国唐代东渡的文物珍品,大部分在我国已佚,此书是部中国学人研究正仓院的专著,在考察中国唐代历史文化、工艺美术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史方面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次出版《正仓院考古记》在原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百余幅正仓院藏品的精美插图,以飨广大艺术及考古爱好者。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研究的对象、意义、目的和方法;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齐文化的形成、成熟和高潮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背景下的齐国城市的规划思想及建设特点;总结了新时期条件下齐文化及齐建筑传承及运用的意义和建设齐文化项目的原则和方法;以青岛平度市齐风古镇项目为例进行设计实践。《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通过对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营造的特点,并结合齐风古镇的实例进行阐述。本书适合建筑、规划、景观类研究生、本科生、科研工作者以及设计规划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