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拈取白居易《缭绫》中的诗句为全书每一个章节命名,由是串联历史——人物遭际、政治事件、织造制度——和唐代丝绸的方方面面,以缜密的构思,近乎周备的证据链,讲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故事,如此, 两章对缭绫的破解,竟是举重若轻,左右逢源,恰便水落石出。
本书为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展览第九期的展览图录,共收录故宫收藏的由东晋至清的书画作品67幅,其中不乏名作。如顾恺之《女史箴图卷》、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唐寅《王蜀宫妓图轴》、徐渭《行书七律诗轴》等。此次出版,选取了较大容量的图片,展示了诸多画面细节,对于鉴定欣赏有很大助益。书画部为这次展览作了精彩的文字说明,涉及作者小传,画家时代,风格特征,历史分期,画面说明,鉴藏历史和传承等等,为欣赏了解画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适合一般读者以及专业人士阅读。
觉山寺塔内的壁画内容和布局较为特殊,除中心塔柱南壁和南北门洞两侧的佛、菩萨、飞天外,其余12个壁面绘制的都是明王、 、金刚等护法神形象。在主要壁面安置四大 、八大明王,寓意着由 、明王守护圣域,使正法永驻。这种对明王的格外尊崇和明王画的排列组合方式,均来自唐代密教的遗存,是辽代壁画继承唐风的有力例证。 本书选取的壁画从题材到形式,觉山寺塔壁画都突出地体现了辽代时期的美术风格,既延续唐代之风韵,也展现出草原民族尚武磅礴的特点,乃辽代寺观壁画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例。壁画整体舒朗大气,达到不落凡俗的艺术水准。
《汉画总录》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国家级文化抢救和文化建设项目,以照片、拓片、线描及墓葬位置复原图等方式记录汉画图像,对图像的出土地点、年代、尺寸、材质、考古环境、画面内容、图像关系等作全面著录。项目计划正编150册,补遗50册,将通过构建一部完整的汉代图像志,为今后汉画的保存、再现、使用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中国上古晚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徐州地区是汉代画像石主要土地之一,所出土的汉画像石多保存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南北两馆、徐州博物馆以及徐州下属的一些县级博物馆。 该地区共保存有画像石2000余块,是画像石数量 为庞大的地区。《汉画总录》徐州卷延续之前《汉画总录》的整体体例,著录条目 加完整详细。花费很长时间对当地的画像石进行测量、拍照,同时
山西稷山青龙寺壁画,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壁画总体布局精巧、形象构图神奇、点划线描娴熟、施彩赋色高妙而闻名遐迩。腰殿四壁画水陆画,内容广泛。属 的有佛、菩萨、弟子、金刚、罗汉、供养人等。属 的有南斗六星、王帝神众、元君圣母众、四海龙王众等。属儒教的有功臣将士、孝子顺孙、节妇烈女等。腰殿东、西、南三壁壁画为元代建殿时所绘,北壁和扇面墙壁画为明代补绘。腰殿壁画技巧精工,比例适度,线条流畅,色彩浑厚,可与永乐宫元代壁画媲美。
《汉画总录》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国家级文化抢救和文化建设项目,以照片、拓片、线描及墓葬位置复原图等方式记录汉画图像,对图像的出土地点、年代、尺寸、材质、考古环境、画面内容、图像关系等作全面著录。项目计划正编150册,补遗50册,将通过构建一部完整的汉代图像志,为今后汉画的保存、再现、使用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中国上古晚期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徐州地区是汉代画像石主要土地之一,所出土的汉画像石多保存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南北两馆、徐州博物馆以及徐州下属的一些县级博物馆。 该地区共保存有画像石2000余块,是画像石数量 为庞大的地区。《汉画总录》徐州卷延续之前《汉画总录》的整体体例,著录条目 加完整详细。花费很长时间对当地的画像石进行测量、拍照,同时
本书从学科本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 艺术考古 属性、方法、呈现、材料以及应用等理论问题,集中地回应了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回顾了考古界、艺术史界对于 艺术考古 的专业性质、方法论等问题的诸种看法,对其中较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剖析,并分析了艺术考古研究近年发展的新趋势,讨论紧扣学术前沿,指出当代文化语境中,图像的呈现方法与材料的合理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全书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艺术考古作为一门学科、一种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
“古迹寻踪丛书”之一。亭台楼阁是 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建筑。本书图片源自“十三五” 规划、 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文化史迹》,精选亭台楼阁以及其他单体建筑(如桥廊榭舫、馆轩辕斋)100张。按照“来龙去脉”“百年风雨”“名人足迹”“文物地位”“寻踪觅迹”等看点,以文史散文的笔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每一处亭台楼阁的秀丽之美。
作者拈取白居易《缭绫》中的诗句为全书每一个章节命名,由是串联历史——人物遭际、政治事件、织造制度——和唐代丝绸的方方面面,以缜密的构思,近乎周备的证据链,讲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故事,如此, 两章对缭绫的破解,竟是举重若轻,左右逢源,恰便水落石出。
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位于临沂市南六公里的罗庄区盛庄街道吴白庄村西北角。其发掘工作自1972年11月27日开始,至12月26日结束,共清理画像石38块,从村里井台上找回5块,合计43块。本书汇集了该汉墓的画像石照片、拓片等,以及该墓出土的水晶兽坠饰、货币、残青瓷器碎片等文物图片,书前有关于该项目的概括性介绍和文物考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