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50年代,经各地考古学家、文物工作者,特别是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几代人的努力,宝丰清凉寺汝官窑窑址终被发现,使数百年来关于汝窑研究的历史悬案得以了结。经过六次考古发掘(最后一次于2000年6~12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清凉寺汝窑中心烧造区开挖探方19个,揭露面积500余平方米,出窑炉15座、作坊2座、澄泥池1个、澄滤池2个、陶瓮10个、大口缸4个、釉料坑2个、灰坑22个和水井1眼,获得多组重要的地层关系资料和一批典型的天青釉御用汝瓷片及窑具实物,终于揭开了宋代汝窑的神秘面纱。 本书对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残瓷进行修复还原,为汝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另外对汝窑的原料、窑具、模具、残片、煅烧工艺、对后来官窑的影响等方面,均有详细介绍。本书图文并茂,是研究汝窑的著作。
《中国古陶瓷图典》的收词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至近代境内生产的陶瓷器及其传统烧造工艺,不包括域外产品和现代陶瓷工艺。编写宗旨是,从中国古陶瓷的历史、技术与鉴赏方面入手,为读者提供一部全面、系统、具有性的工具书。词目中材料力求新颖,涵盖面力求广泛,解释力求详尽,使之兼具资料性和实用性。
《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为故宫博物院展览“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配套展览图录。《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以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汝窑和明清时期仿汝窑(釉)瓷器为主,辅以汝窑遗址历年考古发掘所得瓷片和修复品、窑具及从其他博物馆和文博单位商借的具有代表性的传世品,以求较全面反映传世和出土汝窑瓷器及明清仿汝窑(釉)瓷器的面貌。
《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介绍安思远先生的中国古陶瓷藏品在其整体藏品中并不突出,但数量上也有四~~五百件之多,质量上更是名品济济,上溯新石器时代陶器,下迄清代瓷器,而其中又以宋瓷最为出彩,以两宋时期为中心,兼跨五代、辽、夏、金、元,当时南、北方众多瓷窑的代表性作品多囊括其中。《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撷取其中代表性藏品60件(组),配以鉴赏解说,或简或详,简者述其扼要,详者广征博引、条分缕析,力求深入透彻。总之,《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向读者呈现了众多我国古代很好的陶瓷艺术作品,对于读者的研究、欣赏,都大有裨益。《安思远旧藏古陶瓷选萃》作者杭天,艺术家、书法家、古陶瓷研究学者,擅长宋、金、元时期北方陶瓷及西夏瓷的鉴赏,我社于2010年出版了其专著《西夏瓷器》,受到读者好评。杭天近年长期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瓷器则是数千年瓷器发展史不可断缺的重要一环。《民国瓷器》是一本赏鉴民国瓷器的小书,既是对作者高士国多年来鉴定鉴赏民国瓷器心得体会的一点总结,也希冀能为广大读者了解、认知、发现民国瓷器的美与内涵提供些许帮助。
本书是从故宫博物院数十年来行世的重要图录中,为时下俊彦、雅士修订再版的图录丛书。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余年,梓印书刊遍行天下,其中多有声名皎皎、人皆瞩目之作,越数十年,目遇犹叹为观止,珍爱有加者大有人在;进而愿典藏于厅室,插架于书斋,观赏于案头者争先解囊,志在中鹄。
《瓷源撷粹》主要内容简介: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和精神的累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物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不仅是逝去时代各种信息的载体,而且对当今社会的进步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