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古陶瓷图典
    •   ( 2239 条评论 )
    • 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 编 /2013-12-01/ 文物出版社
    •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年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考古资料不断丰富,材料不断更新,陶瓷史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古文献学、考古学和文物学三足鼎立的知识格局。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整理、公之于世,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文物宣传工作的开展,古文物已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神秘之物,它日益吸引众多业外人士,参与到保护、收藏和研究的行列里来,陶瓷是其中的大宗项目。因此,对相关工具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古陶瓷图典》的编写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中国古陶瓷图典》的收词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至近代境内生产的陶瓷器及其传统烧造工艺

    • ¥160 ¥320 折扣:5折
    • 里程碑文库|萨尔珀冬陶瓶:一只古希腊陶瓶的前世今生与英雄之死
    •   ( 174 条评论 )
    • [英]奈杰尔·斯皮维 /2021-11-15/ 北京燕山出版社
    • 萨尔珀冬陶瓶曾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骄傲。这个由雅典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制作的调酒器,其实只有 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只卖出百万美元的古希腊陶瓶,更无法阻止一连串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离奇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在本书中,英国古典学者奈杰尔 斯皮维将带领我们 近距离 欣赏这只来 自公元前 6世纪末的 火锅 (陶瓶的绰号),看看它为何那么小又那么贵、为何似乎永远 丑闻 缠身,以及重要的 瓶身上 死神与睡神抬着萨尔珀冬尸体 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 ¥35.1 ¥78 折扣:4.5折
    • 80件陶瓷器穿越世界:美丽器物讲述的人类故事
    •   ( 152 条评论 )
    •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译:陈依依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从10万件陶瓷馆藏中精选80件,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空间范围涵盖近20个国家,以陶瓷为线,开启一段穿越历史的跨文化之旅。 从朴素粗糙的陶碗,到宗教仪式中的奢华瓷器,从文艺复兴时期粗野新奇的器物,到以非洲传统工艺为灵感、线条简洁流畅的当代器皿,书中的80件陶瓷器各个精美绝伦、妙趣横生,展示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陶瓷的纯粹之美。陶瓷是历史的诉说者,它们时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商业贸易、风俗习惯和创造力。

    • ¥79 ¥158 折扣:5折
    • 古陶瓷鉴定的科学依据(陶瓷鉴定工具书,从理论和实践推翻了传统眼学鉴定的理论和标准,建立了全新的可被检验的科学鉴定体系)
    •   ( 210 条评论 )
    • 蔡礼君 /2019-11-15/ 学苑出版社
    • 目前国内的文物鉴定,特别是陶瓷鉴定,占主流的一直是靠 眼学 和经验的专家。其实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专家所能经眼的文物毕竟有限,专家的知识结构也有问题。在现实中,传统鉴定出现的问题很多,影响很坏,包括时下热议的 北师大捐赠事件 、 王刚砸瓷 ,先前的著名专家孙瀛洲、史树青走眼经历等等,不胜枚举。 拨乱反正,使文物鉴定科学化、规范化是文物鉴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这一点,业内其实一直有反思和认同,渐成共识。 本书是古陶瓷鉴定的权威工具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可操作性极强。 本书版面字数约32万,彩图800余幅,分为 中国古陶瓷历史和相关鉴定 古陶瓷的化学常识与鉴定 古陶瓷的物理常识与鉴定 古陶瓷工艺知识与鉴定 等4部分,从古陶瓷历史、物理和化学常识,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系统讲

    • ¥112.8 ¥198 折扣:5.7折
    • 过渡期青花瓷(平)
    •   ( 183 条评论 )
    • 谢小铨 著 /2012-10-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使用钴蓝颜料做呈色剂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两爵之间,青瓷的烧造出现了有意识的釉下彩装饰,但没有发现使用钻料的情况;隋代出现了成熟的白瓷,使青花瓷的出现具备了必要条件;扬州唐城出土的白地蓝花青花瓷残片,是迄今所见早的青花瓷实物,它将中国青花瓷出现的年代前推到9世纪前后;两宋时期,青花瓷虽有烧造,但未成气候;青花瓷的真正成熟时期是在元代。

    • ¥91.2 ¥160 折扣:5.7折
    • 中国登封窑
    •   ( 138 条评论 )
    • 北京艺术博物馆 著,北京艺术博物馆 编 /2014-05-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中国登封窑》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反映登封窑烧造历史、文化内涵、重要价值及对其*研究情况的著作。该书选取200多件各地博物馆珍藏的登封窑口产的精品瓷器,10多篇来自海内外多位权威陶瓷研究专家对登封窑的潜心研究之作,并附录登封窑学术研究论文/专著一览表和登封窑陶瓷收藏情况表,再现登封窑的辉煌历史与现今人们对登封窑的研究与探索,兼具鉴赏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 ¥224.1 ¥498 折扣:4.5折
    • 千年邢窑(精)
    •   ( 127 条评论 )
    • 赵庆钢张志忠 主编 /2007-10-01/ 文物出版社
    • 《千年邢窑》一书,主要收录了国内博物馆(院、处、所),国外部分博物馆,以及民间收藏的邢窑文物精品近300件,窑址或墓葬残器及标本资料百余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邢瓷从北朝经隋唐五代到宋金元时期近千年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部融历史、文化、史料、鉴赏、趣味为一体的开创性图书。

    • ¥182.4 ¥320 折扣:5.7折
    • 瓷器改变世界 典藏版500余幅中国外销瓷器图片 江建新作品
    •   ( 233 条评论 )
    • 江建新 主编 /2022-1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外销于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这一文化特色产物,结合国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考古发现、私人收藏和专业研究的成果,深入挖掘中国外销瓷器的发展历史,以精良的编排、深入浅出的文字,力求让读者轻松读懂瓷器文化历史,同时了解瓷器作为中国的 国器 ,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向世界所传达的中国文化、所弘扬的中国精神、所传播的中国价值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了世界

    • ¥95 ¥198 折扣:4.8折
    • 金道瓷行——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研究
    •   ( 171 条评论 )
    • 黎海超 著 /2018-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区别于普通陶器的两类特殊器物,在商周时期南北方均有出土,而以南方地区居于主体。南方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又多见窑炉证据,可视为南方地区的特征性产品。相对而言,商周时期北方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则数量极为有限,也缺乏烧制基础。因此北方地区出土的这两类器物具备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历来为学界所关注。原始瓷器的发现和研究史几乎与中国现代考古学共同发端、发展,自1929年在殷墟小屯的发掘中便出土有原始瓷器。此后随着原始瓷器在各地的广泛发现,这类特殊遗物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成果已极为丰富。然而作者对以往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仍可发现在若干方面尚有较大缺憾,故从 资源与社会 、 中心与周边 、 贸易与互换 三个概念对北方地区印

    • ¥44.4 ¥78 折扣:5.7折
    • 中国越窑瓷(上下册)
    •   ( 89 条评论 )
    • 林士民林浩 著 /2012-10-01/ 宁波出版社
    • 《中国越窑瓷(套装上下册)》首次提出“早期越窑”与“越窑”这一全新概念,并根据研究成果提炼后把“早期越窑”分为成熟、发展、繁荣、停滞、衰落等几个历史时期;“越窑”篇经深入研究,也提炼归纳为复苏、发展、鼎盛、衰落几个历史时期。上述这些分期都是深入研究的成果,有其独到的见解,非常难得,过去还没有这样深入的研究,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关于“早期越窑”与“越窑”发展的原因,该书也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除了宁波港的发展外,另一个促使窑业发展的原因,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开通,促进了文化、贸易的发展与交融。西方胡人在“早期越窑”制品中的大量出现,说明了宁波、绍兴这些地方早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热土,其影响已深入到制瓷领域了。 《中国越窑瓷(套装上下册)》总结了从东晋到隋代三个多世纪早期

    • ¥240 ¥480 折扣:5折
    • 古玩图鉴:陶瓷篇
    •   ( 240 条评论 )
    • 传世文化 /2018-10-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所谓陶瓷,即陶器与瓷器的统称,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而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英文中的 China 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作为世界上蕞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研究陶瓷的发展史无疑具有极为独特的意义。 《古玩图鉴:陶瓷篇》共包含6个章节,包括陶器的起源、古代陶器的类别、中国陶器艺术史、古代陶器的鉴定方法、瓷器的起源、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以及古代瓷器的鉴定方法等内容。图文结合,内容丰富,精巧实用。 古玩图鉴 系列图书一共8册,包括《家具篇》《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根据民国收藏家赵汝珍的《古玩指南》一书改编而成。

    • ¥29 ¥58 折扣:5折
    • 中国洛阳出土唐三彩全集(上下册)
    •   ( 123 条评论 )
    • 周立高虎 编 /2007-04-01/ 大象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有关洛阳唐三彩的大型图集。唐三彩虽然只是一件件的马、骆驼、各种人物、各类器皿,但这些俑类,这些器皿,却蕴含了丰富多彩的又化内容,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雕塑、绘画、陶瓷工艺水平,同时反映了当时的民族风尚,社会的繁荣昌盛,东西文化交流和东西商贸的盛况。一句话,它们是盛唐盛世的一个缩影,也是洛阳盛唐时期的缩影。《中国洛阳出土唐三彩全集》的出版,一定会受到雕塑界、美术界、陶瓷界、收藏家、鉴赏家们的欢迎和喜爱,一定会得到研究唐史,研究唐代丝绸之路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 ¥340 ¥680 折扣:5折
    • 焰红石渚——长沙铜官窑遗址2016年度考古发掘出土瓷器
    •   ( 41 条评论 )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2018-08-01/ 文物出版社
    • 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铜官窑石渚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揭露灰沟、灰坑、房基等多处遗迹,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标本,为长沙铜官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焰红石渚:长沙铜官窑遗址2016年度考古发掘出土瓷器》精选了精品瓷器150余件进行出版。大量外销瓷风格瓷器的出土证明铜官窑是中晚唐时期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长沙铜官窑是中晚唐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 ¥171 ¥300 折扣:5.7折
    • 中国陶瓷史(精)
    •   ( 55 条评论 )
    • 编者:中国硅酸盐学会|责编:沈彙 /1982-09-01/ 文物
    • 陶瓷史是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陶瓷史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很多的学科,一部完备的陶瓷史的写作需要有多学科的协作与努力。中国硅酸盐学会在组织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全国的许多文物考古部门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和从新石器时期到明清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陶瓷标本。 、轻工业部、 建筑材料工业局以及各省市所属的陶瓷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对这些标本作了科学分析,并从陶瓷工艺学的角度对当时的烧制工艺进行了论证,对我国瓷器的起源问题和陶瓷 存在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使本书在论述一些重要观点时有 多可靠的科学根据。 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产物,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品,它同时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陶瓷制品的造型、装饰、釉色都同当时社会

    • ¥113.3 ¥220 折扣:5.2折
    • 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陶瓷(平)
    •   ( 313 条评论 )
    • 王志军 等编著 /2012-04-01/ 文物出版社
    • 王志军、黄林纳编著的《80件有意思的中国陶瓷》是《博物趣吧》系 列之一。 彩绘蟠龙盘,制作精巧,花纹别致。盘为敞口,折沿,平底,外壁压印 浅浅的绳纹,内壁磨光,先饰一层黑色的陶衣作底,再以红彩或红、白彩绘 出蟠龙图案。龙纹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盘曲状,头在外圈近盘口边缘,身向 内卷。尾在盘底中心。方头圆目。张大口。牙上下两排,口里吐射出一条长 物,似麦穗状或鸟类的羽毛。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状物,体中及顶部均 有略微错落的双层鳞片,尾部鳞片单一,身体饱满而外张,沉稳而强健。它 既像蛇,又像鳄,角似羊角,显然是集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特征于一身。 蟠龙口中所衔物,在远古被视为一种瑞兆的标志。图像为平涂,线条匀称, 表现了图画的原始古朴的风格。 《80件有意思的中国陶瓷》是一本普及读物

    • ¥20.5 ¥36 折扣:5.7折
    • 中国陶鬲谱系研究 故宫博物院 编 故宫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故宫博物院 编 /2014-07-01/ 故宫出版社
    • 以接合三空足为特征的陶鬲,如苏秉琦先生所说 :“世界各地都没有 见过类似器物,而在中国文化中,它的存在又特别普 遍而长久,是中华古 文化的一种代表化石,对于追溯中华古文化和古文明 的起源与流变具有特 别意义。”故将各地域的陶鬲从谱系上做一梳理,是 解读中华古文化源流 的重中之重。为破解这道天书般的学术难题,主 编的这本《中国陶鬲谱系研究》便应 运而生。这是部系统研究鬲谱与其相关的考古学 文化纵横关系的论 文集,是陶鬲研究史上的集大成之作,陶鬲谱系研究 也将因此而获得新 的起点。

    • ¥361 ¥729 折扣:5折
    • 现代陶艺理论:陶艺六讲 金文伟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金文伟 /2012-06-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本书大多是作者自己陶艺创作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思考已发表的论文。包括:陶艺的概念——叙述陶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根据不同时期对陶艺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各种现象,连带起陶艺发展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现代陶艺的语言——从 “材料”、“成型工艺”、“工具”、“烧制”、“过程”、“形体空间结构”等入手,谈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的特点,强调“以技入道”的必要性,同时说明媒介是现代陶艺的语言体系建设的基础,与传统陶艺的认知上有所不同。现代陶艺空间——其生成其实也是本体的重要语言,分开论述主要是其空间形态生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分造型形态空间、釉色空间、以及过程空间三个部分。陶瓷的生活情怀——从陶瓷的实用属性入手展开对我国瓷器的工艺和审美的研究,追溯瓷器的历史和成就,强调对陶瓷文化的认同,并在“使用”

    • ¥12 ¥31.37 折扣:3.8折
    • 钻石的历史【售后无忧】
    •   ( 4 条评论 )
    • (美)哈特 著,康怡 等译 /2006-09-01/ 中信出版社
    • 虽然的钻石早就被慧眼识宝的先人挖掘了出来,但是现代钻石工业始于1869年那个南非土著少年在一个农场上发现一颗颗大钻石那一刻,马修·哈特在行文之间重现了当年令赛西尔·罗德斯、欧内斯特·奥本海默还有那个小人物出身的冒险家巴尔尼·巴纳多发家致富的淘钻热潮。应运而生的钻石垄断集团实力强大,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都稳坐王位,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止,那个时期加拿大西北地区突然传出发现钻石的焊炸性新闻,而且年轻大胆的女地质学家艾拉·托马斯力排万难,终于在北极圈附近发现了钻石储备最丰饶的地区之一。 光彩照入的钻石同样具有黑暗的一面。猖獗肆虐、技术高超的盗窃活动是钻石行业的毒瘤,而为非洲战乱提供资金的“战争钻石”交易对钻石行业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马修·哈特在描绘这些几恶现象的时候,不无遗憾地将它们比

    • ¥32.5 ¥114 折扣:2.9折
    • 广州博物馆藏龙泉瓷器
    •   ( 2 条评论 )
    • 编者:广州博物馆|责编:赵璐//周惊涛 /2022-09-01/ 广东人民
    • 本书是一本收录广州博物馆所藏龙泉瓷器的图录。全书以时代为序,将广州博物馆馆藏254件(套)不同时代的龙泉精品列为专版,配以馆内研究人员科研文章,附以馆藏其他龙泉瓷器,力求以资料的完整性、科学性,展现广博在该项馆藏上的征集、整理、研究成果。龙泉窑瓷器作为中国名窑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瑰宝,是广州博物馆致力征藏与研究的对象。龙泉窑瓷器作为中国名窑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瑰宝,是广州博物馆致力征藏与研究的对象。

    • ¥117.3 ¥280 折扣:4.2折
    • 新编宋瓷笔记
    •   ( 14 条评论 )
    • 刘涛|责编:王竞 /2022-05-01/ 三联书店
    • 全书围绕宋瓷谈鉴赏、论学术、记人事,并收入七百余幅宋金时代瓷器图片,包罗了公私收藏的精华。通过雅洁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为中国国宝的器物之美,理解中国民间丰富的创造力和蕴含在器物中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相较《宋瓷笔记》,本书新增《宋金过渡期瓷器》《书房中的宋瓷》《青白瓷香篆盘小记》《宋元时期的瓷香炉》等十四篇新文章及三百余幅器物图片。新增文字 致力于对北方金代瓷器的追寻,这些追寻将使人们认识瓷器艺术的视野 为开阔和完整。

    • ¥95.76 ¥168 折扣:5.7折
    • 昆山片玉——中国陶瓷文化巡礼
    •   ( 5 条评论 )
    • 蔡乃武 /2015-04-01/ 浙江摄影出版社
    •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蔡乃武*的《昆山片玉(中国陶瓷文化巡礼)》图文并茂,从历史源流、名窑介绍、瓷类品种介绍等角度全面展示了浙江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精品特色。

    • ¥149 ¥298 折扣:5折
广告
鏂扮獥鍙f墦寮€鏃犻殰纰嶈鏄庨〉闈�,鎸塁trl鍔犳尝娴敭鎵撳紑瀵肩洸妯″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