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甲骨文出土以来所有能见到的资料,考释文字吸取了学界*的研究成果,是甲骨文研究集大成之作。该书与学界号称鼎足之作的《金文编》《战国文字编》一样,可供从事历史文献、古代史、考古、文字学、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工作者使用,是一部融学术与实用为一体的大型古文字工具书。
悬泉汉简出土于汉代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遗址。悬泉置遗址发掘于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二年,曾被评为一九九一年和 八五 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二〇一四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该遗址出土各类文物七万余件,其中出土汉简三万五千余枚,有字简二万三千枚,经过整理者一万八千枚。该遗址地处中西交通和丝绸之路的大道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保存*为完好、出土文物*多的我国汉晋时期的邮驿机构。位于今安西、敦煌之间,经过1991 1992年四次集中发掘,共掘获汉简2万余枚(经过整理编号者18000余枚)。悬泉简中*早的纪年简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一一一年),*晚的纪年简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一〇七年),前后跨越二百一十八年。其内容大致涉及这二百一十八年及其前后若干年的历史史实,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
悬泉汉简出土于汉代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遗址。悬泉置遗址发掘于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二年,曾被评为一九九一年和 八五 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二〇一四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该遗址出土各类文物七万余件,其中出土汉简三万五千余枚,有字简二万三千枚,经过整理者一万八千枚。该遗址地处中西交通和丝绸之路的大道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保存为完好、出土文物多的我国汉晋时期的邮驿机构。悬泉简中早的纪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一一一年),晚的纪年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一〇七年),前后跨越二百一十八年。其内容大致涉及这二百一十八年及其前后若干年的历史史实,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社会以及边地风情、日常生活等。尤以邮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资料见长,是两汉丝绸之路的实时档案和原
2008年,清华入藏一批战国竹简,约2500枚,经近两年之努力研究,终2011年初,其成果面世,名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印有竹简正反面原色、原尺寸照片以及放大两倍之文字照片,以及释文、注释和文字编等。 共包《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等九篇文献,前八篇皆似《尚书》之类文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共收录竹简五种八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四告》记周公旦、伯禽父、周穆王、召伯虎四人的四篇告辞,其中*篇内容与《书 立政》相关。这四篇告辞,各自独立,体现了书类文献的特点。《四时》、《司岁》与《行称》三篇皆是数术类文献。《四时》与《司岁》原系连续编号,抄写在同一卷。《四时》记一年十二月三十七时的星象和云、雨、风等物候,自成体系,对研究战国时期的天文星象和历法时令有重要价值。《司岁》述太岁运行一周十二岁所值之辰及其吉凶,系迄今所见*早完整记录十二岁名的文献。《行称》与《病方》抄写在同一卷。《行称》记一月 六称 之期、利弊和成效,所记称行之事均属政事,是目前所知首篇专述一月内政事宜忌的先秦文献。《病方》载病方三种,前两种属酒剂,末一种为汤剂,是迄今所见抄成
隨着西北漢簡整理出版工作的迅速推進,新近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等多家單位合作整理的新成果《玉門關漢簡》和《懸泉漢簡》*卷先後由中西書局出版發行。關於《懸泉漢簡》的相關情況另有專文介紹,此處僅就《玉門關漢簡》一書的内容和價值作一簡要説明。 《玉門關漢簡》收録歷年來在敦煌地區各烽隧遺址出土並且收藏在敦煌市博物館的全部漢晉簡牘729枚(有晉簡2枚)。其中包括1998年在玉門關遺址發掘出土的381枚、1987年至1990年在懸泉置遺址採集的懸泉漢簡57枚、1990年以來在其他各烽隧遺址採集的零星漢簡79枚,均屬首次公布。另外212枚雖在此前已有發表,但此次重新整理,有清晰的圖版和更加準確的釋文,都將以新的面貌呈現給讀者。 《玉門關漢簡》是整個西北漢簡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内容可以和已經出版的《敦煌漢簡》《居延漢簡》以及正在陸續出版的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4上下)(精)》由李学勤主编,内容介绍:2008年7月,一批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经校友捐赠,入藏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之后又一批珍贵的战国书籍。清华简的特点是数量大,而且其内容具有*性,多为经、史类典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清华简中有多篇《尚书》及体裁与《尚书》相类的文献;同时还有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述周初直到战国早期史事。此外,清华简中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与《周易》有关的书等,均为湮没两千余年的佚典,将对中国考古学、古文字学、古代史、学术史等学科的发展产生巨大推进作用。
2010年8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五一广场东侧稍偏南位置的一口井窖中发掘出6862枚东汉简牍。该批简牍形制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诸多领域。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伍)》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五十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和异体字表。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壹)》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和异体字表。
岳麓书院藏秦简(柒),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研究中心主任陈松长主编。是书为岳麓书院所收藏秦简的第七个分卷,也是后一卷。全书收录各类简约400枚。主体部分为岳麓秦简有关律令的图版、释文、注释等,部分内容可与已公布的一些秦汉令文对读互证,具有补史、证史之重要价值。此外,前六卷漏收、误收的简牍在本卷中都予以说明,一些无法拼合编联的散简作为附录全部予以刊布,使秦汉历史研究者对这批秦简有全面、整体的认识。
2010年8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五一广场东侧稍偏南位置的一口井窖中发掘出6862枚东汉简牍。该批简牍形制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诸多领域。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陆)》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五十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和异体字表。
本书收录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文献五篇,共120支简,分为原大图版、彩色图版、释文注释、字形表等部分,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共收录八篇前所未见的战国佚籍。其中《摄命》为西周册命文书,即《尚书》中亡佚的《冏命》,记载了周天子命伯摄出纳王言、掌管刑狱,教育伯摄当遵行王教、康惠小民的命辞。《邦家之政》为孔子阐述治国为政的理念。《邦家处位》强调贡士选贤。《治邦之道》围绕如何治国安邦展开。《心是谓中》是战国时期性命之学的重要文献。《天下之道》强调攻守之道关键在于得民心。《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虞夏殷周之治》涉及节气推算、酸甘苦辛咸五味功效、五祀五行的相配、虞夏商周礼乐质文之变等内容。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贰)》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和异体字表。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共收录简文四种五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治政之道》篇与第八辑《治邦之道》思想内容相关,字词运用一致,根据竹简保存的相关信息综合判断,二者可合而为一,是一篇罕见的政论长文。《治政之道》主张为政自上始,治政之要在于兴人,而兴人的标准是贤德等,其观点多与儒家思想相合,也呈现出诸家融合的特点。《成人》篇以 成人 应对 王 问的形式,论说法律制度的意义、司法原则以及断狱程序等内容,主张 德政亦用五时 。《廼命》二篇是诫命之辞,内容相互关联,根据诫命对象,各有侧重。《廼命一》诫命嬖御群臣要忠君勤事、言语谨慎,勿强取豪夺,以保其室家。《廼命二》诫命昵因群父兄弟要戮力同心、相收相恤,靖共公事、尽心相上等。《祷辞》篇与第三辑《祝辞》相类,皆系祭祷之辞,记录了八类祷祠告事
《秦汉简帛文献断代用字谱》是在秦汉简帛语料库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目前学术界的考释研究成果,穷尽性地汇集秦汉简帛文献用字资料的新型工具书。全书收录秦汉简帛文献近60种,提供文献用字的完备数据。主要包括:字的多种记词形式、词的多种用字形式、用字的不同文献分布、用字的断代变化、词形用字的出现频率、各种用字形式的本用频率及出处等。 本书是基于完整统计数据的、以词和词义为单位的用字系统整理。通过断代呈现、历时对照、辞例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实现秦汉简帛文献不同时期用字的并现与检索。全书以断代的形式编排,共四卷,分别为秦简牍卷、西汉早期简帛卷、西汉中晚期简牍卷和东汉简牍卷(附东汉石刻)。体例严谨创新,脉络分明。首列实际用字字形和所记词的词形用字,辅以该组用法所出之辞例及出处,穷尽各组用字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