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研究》是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以关于清华简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为基础。本辑收录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33篇,从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思想史等诸多方面,对清华简与其他新见出土资料进行了深入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尽可能穷尽地收录了现已公布的所有商代军事甲骨刻辞,并进行分期分类排谱,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商代战争、方国、军事人物、军事组织、军礼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结论。又对甲骨军事刻辞中军事行为动词和军事刻辞句法与语义角色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商代语言研究及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本书是在西林昭一所著《中国新出土の书》和《中国新发现の书》两本书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修订补充而成的。 本书所选出土书迹的发表时间截止于2005年底,凡在2005年以前经由正式出版物刊发的出土书迹,原则上都是本书选择的范围,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仅选取唐代以前的部分书迹,宋以下的碑拓等书迹就只好忍痛割爱了。本书所选的出土书迹,均以其本身的书法价值和其在书法演变史上的地位为标准,凡同一时期同样书法风格的出土书迹,我们择善取用,凡书迹保存不太清晰者,我们多合而不取。 西林昭一原来所著两书中的文字,比较注意墓葬考古资料的介绍,本书为统一体例和节约篇幅,削减了相关的一些墓葬考古背景资料,重点是介绍书迹本身的出土地点、时间、定名、内容和其所具有的书法价值等,因此,如果对考古资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本书为作者从已刊发的论文中,选则32篇较为重要者结集出版,涉及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侧重战国简帛文献)、古文字研究(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战国简帛文字等)为主,兼及先秦两汉传世典籍的研究。书名 逐狐东山 出自《焦氏易林》,取义于在校读古代典籍文献(含出土文献)时若想有所发现犹如山中追逐狐狸那般艰难。论文集仿《庄子》编排体例,总体上分成 内篇 (以战国简帛考证和传世典籍校读之文为主,结论可信性较高者)、 外篇 (学术性论文,但论证过程稍显薄弱,结论或有可商者)、 杂篇 (书评、杂论之类)三部分。每部分所选入的文章大致按照发布的先后顺序排列。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研究员、 甲骨文 学者许进雄老师,在研究工作中,他提出了甲骨钻凿型态断代法,在甲骨文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被誉为“甲骨学 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在本书中,许老师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从商代甲骨文字出发,以图解演示说明各个文字的来由和演变,以大量图例佐证甲骨文的发现,从甲骨文说明当时的生活风俗、社会制度与祭祀卜辞等环境。全书以十三堂课的形式讲解甲骨文的发展和文字的创意解析,内含近千个甲骨文字,教会读者如何从甲骨文中洞悉古人的秘密和思维,即使是非甲骨文学研究者的读者也能领略其中乐趣。另外特别撰写其与加拿大博士合作的过程,揭密甲骨烧灼后以裂纹来 的神祕性,其如何以现代科学来解释。
该书根据地下出土的纪年铜器铭文的历日记载,运用金文月相词语含义和所指时间研究的成果对金文的历朔进行复原工作。这是金文月相词语研究成果的运用和延伸,属于基础性研究。本书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与金文历朔研究相关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透彻的研究和阐述;二是对王年、月份、月相词语和干支四要素齐全的70余篇纪年铭文的历朔以及所属王世,结合器型纹饰、铭文内容、人物地点等要素,给出了较为精确可靠的数据;三是对殷纪年纪时铭文的历朔,西周三要素、二要素纪时铭文的历朔,春秋战国时期纪年纪时铭文的历朔都做了探讨和研究。
《古莲花池碑文精选》的主要内容为莲池为古碑荟萃之地,惜乎缺乏宣传介绍,“养在深闺人未识”。本着弘扬祖国文化的宗旨,《古莲花池碑文精选》极尽搜罗,并力求碑文句读准确、注释详而不烦,对每件碑石大都有裁体尺寸、存放地点、书写者简况、内容提要等基本情况的介绍。读者手持此书,按图索骥,可以对古莲花池碑刻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本书采用心理与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郭店楚墓竹简》中的重要篇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内容进行了整体勾勒和通论。认为郭店简书乃是战国中期编晚以前制作或传抄的儒道著作。前五章对《老子》、《太一生水》两种道家著作,《五行》、《性自命出》和《语丛》三组在抄作时间上呈现出历时性变化的文体特征;在战国早期《老子》当远较郭店简本三组的总和为多。 且简本《老子》的发生,对于老子原本的思想及原始儒道关系的理解,也具有重要意义。《太一生水》的理论贡献则主要表现在宇宙生成论系统的构筑上,可能出于战国中期南方楚道家之手。对于儒简《五行》、《性自命出》及《语丛》诸篇。本书深论其心性论及伦理思想,对心性论所根源的天命、天道观亦有所探究。在分析各篇简书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又结合世传 文献的考证,认为楚简《五
本书由绪论、表格数据、附录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表格数据的《清理编号订正表》是本书的核心部分。《清理编号订正表》列出清理记录所有记载,并与笔者对相关简的考察记录进行比较和核实,据以订正清理记录所见2071枚简的清理编号,相关订正工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表格数据中除上述《清理编号订正表》之外还列出《错号分布表》、《错号对照表》、《残简号对照表》。多数错号呈现出较有规律性的几种组合,《错号分布表》则对错号的出现情况进行整理和概括。《错号对照表》和《残简号对照表》将《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贰/叁)》所见错号制成一览表,一并供读者参考。绪论对清理编号与出土信息的关联、清理记录的描写术语以及错号规律性等现象进行综合性讨论,为简号与出土信息复原研究的新方法论做出导论。后,附录对笔者
《简帛》是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围绕相关的三个层面,一以战国文字为主的古文字研究,二以简帛为主的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三以简帛资料为主要着眼点的先秦、秦汉史研究,发表论文和动态、评介、资料性文字。集刊实行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坚持原创性、规范化、国际性,每年出版两辑。
《简帛》是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6年创刊, 2013年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资料库(CSSCI)2014-2015年来源集刊。自2015年起,集刊由每年一辑改为两辑。辑刊围绕相关的三个层面:以简帛资料为主的古文字研究,以简帛为主的先秦至汉晋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以简帛资料为主要着眼点的先秦至汉晋史研究,发表资料、论文及动态和评介,以作为简帛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本辑共收录研究论文27篇,材料涉及清华简、里耶秦简、北大汉简、张家山汉简、孔家坡汉简、走马楼吴简等多批简牍资料,内容涵盖了简帛文献学、古文字学、史学等诸多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现今简帛学研究的基本面貌。
本书是在分期断代的基础上对甲骨文做分类研究的一个尝试。就某类卜辞而言,对它的研究却是既全面又深入的。由于以分期断代为基础或云前提,这研究便有时代观念;又由于所研究的是这类刻辞的全部(当然是就目前已刊布者而言),这研究便有全局观念,避免片面性,更不致仅据碎片残辞立论发挥。而且,既然是全面的研究,当然也包括了文字考订、卜辞释读、辞例推勘比较、文献印证等方面的问题,必须是深入的。所以,分类研究这一设想,在理论上是完全成立的。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甲骨文各期田猎刻辞概述、有关甲骨文田猎卜辞的文字考订与辨析、关于甲骨文各期田猎地点及田猎中心的讨论、甲骨文田猎刻辞选粹摹本、甲骨文田猎刻辞选粹释文、各期贞人所卜田猎卜辞辑录。
本书是利用现代笔迹学的研究成果对战国简帛字迹进行研究,现阶段利用笔记学原理对古文字字迹进行系统研究的多出现在甲骨文领域中,一些学者对战国简帛字迹有过研究,但均不成系统。本书首次对战国简帛字迹尤其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自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近年简帛出土古书颇多,有关一些古书的学派判定是许多思想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然而对于相同篇章,诸家说法差异较大,甚至有多达二三十种意见者。这显然不是简单的诸家说法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有问题。诸家说法之所以看似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成一家之说,却相去万里、互相矛盾,是因为我们在用同样的几种研究方法作推导、得结论,而论者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故意立异,标为新说,多不能涵摄诸家,圆融无间。探本寻源,其实恰恰是论者作为根据的那些研究方法本身有问题。 《出土文献的学派判定》大体按照问题出现的先后,选取信阳楚简、简帛《五行》、帛书《二三子问》、帛书《易传》、秦简《为吏之道》、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上博简《子羔》诸篇、上博简《鬼神之明》、上博简《慎子曰恭俭》几篇学界讨论颇多的古
《出土文献》第十二辑精选了39篇出土文献研究领域的新学术成果,内容涵盖甲骨、金文、战国、秦汉吴简四个方面,分别收录了甲骨论文4篇、金文论文7篇、战国论文17篇和秦汉吴简论文11篇,极具学术影响力,代表了出土文献研究动态前沿。
《简帛》是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6年创刊, 2013年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资料库(CSSCI)2014-2015年来源集刊。自2015年起,集刊由每年一辑改为两辑。辑刊围绕相关的三个层面:以简帛资料为主的古文字研究,以简帛为主的先秦至汉晋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以简帛资料为主要着眼点的先秦至汉晋史研究,发表资料、论文及动态和评介,以作为简帛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本辑共收录研究论文21篇,综述3篇,涉及上博简、清华简、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银雀山汉简、肩水金关汉简、马王堆帛书、走马楼吴简等多批简帛资料,研究涵盖了简帛文献学、古文字学、史学、哲学等诸多方面,较为全面地反应了现今简帛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收购一批珍贵的战国竹书(简称清华简),约2500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价值可与孔壁中书、汲冢竹书相媲美。该书主要从文本校释、真伪考辨、成书问题、史实考证及易理研究五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中国藏西夏文献是指收藏在中国境内的西夏文献,它和俄藏、英藏、日藏西夏文献相对应,是整个西夏文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杜建录首先进行全面的资料调查,摸清中国藏西夏文献家底,包括数量、种类、内容、质地、版本、出土地点、收藏单位;然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甄别、分类与考释;后在资料搜集、考释、以及个案与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终成果。《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将实地调查与文献考证结合起来,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结合起来,将文献研究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阐明了中国藏西夏文献的历史文献价值与版本文物价值,解决对中国藏西夏文献只有个别论述,而没有全面研究和整体认识的状况,从而提升了我国在西夏文献收藏与研究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