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上海博物馆编《70件文物里的中国》。在这本书里,文博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们试图选取公众感兴趣的角度,以70件文物为支点,带领读者通过“物”重观中国历史漫长恢宏的演进过程。 一件器物、一幅图画、一方碑刻,一处遗址……皆为认识“中国”的一个视角,从伟大的艺术品到日常生活用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物最终汇成一幅多彩壮丽的祖国山河画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纂这样一部系统科学的物质文化史不但势在必行,而且极具创新价值、学术价值和开拓意义。这样的工作,对于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诠释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注重物质的客观性和系统关联性的学术视角,也必然会在学术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推动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我们也希望这部书能够进一步唤起我们珍视历史、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一个爱护文物、爱护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历史的民族,才是一个有未来的民族。我们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项目从策划到最终立项经过了数年时间的酝酿,从立项到陆续开始出版又经历了数年。我们计划全套书共出70卷,除索引卷外,分为通史和专题两个系列,以纵、横
中国古代石刻是历代金石学者和社会科学学者极为重视的古代文化实物资料,因其范围广、数量大,包含的历史资料极为丰富。但由于散布面广,数量浩大,内容庞杂,对于石刻的全貌以及整体目录始终没有比较完善的梳理。以往金石著录中收录的金石目录书真伪混杂、重出互见,学术界始终不能完整全面地了解古代石刻的情况。 60余年前,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者孙贯文先生,倾力编就《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草目》(以下简称《草目》),收录汉至唐代中晚期石刻拓本条目4000余条。他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石刻拓本进行全面鉴定、去伪存真、断代排序,按历史年代顺序列出详尽目录,并且对各种石刻进行有关情况的介绍,如石刻的年代、所在地、传流情况、别名、重要特征、真伪、书体、主要内容及有关历代金石著录等,都作了一定的考证与说明
早已刻入中国人的基因的“上下五千年”到底是什么样的?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不仅充分证明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还呈现了另一种与典籍里的中国相似而不同的华夏。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更加精彩、蔚为大观,甚至改变了世界对中华文明的基本看法。 本书由“中读”同名精品音频课程改编。从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古城、堪称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拨开古蜀迷雾的广汉三星堆、见证中西文明交流的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汉代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宋代沉船南海I号、敦煌莫高窟,分别由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 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早期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早期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早期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王朝——夏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