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是对马王堆一号汉墓东边厢、南边厢、北边厢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及西边厢的纺织品残片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东边厢出土了盛有竽律管的绣袋、香囊、麻履以及盛放其他物品的绢袋或麻布袋等;南边厢出土了戴冠男俑上的服饰残片、竹笥上的麻绳残片及草席上的丝织物包缘等;北边厢出土了夹袍、绣枕、几巾、枕巾、香囊、鞋履以及置于奁内的手套、镜衣、针衣、组带等,同时北边厢的四壁还挂有丝织的帷幔;西边厢新整理的纺织品残片资料主要是竹笥中出土的聂币残片。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四个边厢出土纺织品的进一步整理,弥补发掘报告中资料公布的不足,也为进一步研究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以及当时的服饰制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本书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学术湖南 精品培育项目)。
本书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整理与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的六个竹笥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整的纺织品和衣物,包括绵袍、单衣、单裙、袜、单幅丝织品、丝织品碎片以及置于西边厢竹笥上的瑟衣、竽衣、麻绳残片等文物。其中出土的素纱单衣更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珍品,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出土纺织品的重新整理,将这批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保存完整、色泽鲜艳的国之瑰宝呈现在世人面前,再现了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水平,也为进一步研究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以及当时的服饰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本书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学术湖南 精品培育项目)。
《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第二卷)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内棺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整理研究。包括对其纹饰图案特点、制作工艺、保存形态等等的全面描述。本书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纺织品文物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了包裹女尸的衾袍,计二十二层,包括了绢、纱、罗、绮、锦和绣以及细白麻布,代表了汉初桑蚕织造和麻纺织品工艺的最高水平。本卷将内棺中第十六至二十二层(从外至里)的丝织品以及部分丝织品残片,以分区、分类的形式进行了详尽介绍,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纺织品的全面整理,将包裹和覆盖遗体的数层纺织品面貌呈现出来,展现西汉时期高超的纺织技术、刺绣技艺及其所体现的美学,为进一步研究西汉纺织品及其纹饰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汉初贵族丧葬礼仪提供参考资料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收录《仲尼曰》《曹沫之陈》两篇文献。本辑包括竹简原大图版、放大图版,释文注释,以及 附录 (包括 《仲尼曰》与相关文献对照 上博简《曹沫之陈》编联释文 上博简《曹沫之陈》摹本 )、字形表、竹简信息表等。 《仲尼曰》竹简保存完好,书法精美,由13支完简组成。简长约43厘米、宽约0.6厘米,两道编绳。原无篇题,不分章。简文顶格书写,首尾不留白。1-7号简背有编号, 7、8、12号简背有习字。简文所记孔子的言论共25条,见于今本《论语》者有8条,另有一些可与《礼记》《大戴礼记》《孔丛子》等传世文献对照,但文字不尽相同。安大简《仲尼曰》可能摘抄自《论语》在战国时的编定本。简本的发现,对研究《论语》的成书、流传、文本的发展变化以及孔子思想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曹沫之陈》原有46支简,实
朱乃诚,1955年生,上海人。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现任 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为《中国考古学年鉴》执行主编、 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曾在湖北、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旁及中国史前农业、中国史前玉器研究。全书收录1899年至2019年期间每年的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考古发现、学术活动、研究成果,将百余年间形成的中国考古学方方面面的研究成就、学术活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事件,以及有影响力的著作和 的学者,以编年体方式,逐一阐述,以丰富中国考古学的学科内涵,充实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填补中国考古学史论著方面的空白。书后附有《中国考古学地名索引》《中国考古学者人名索引》《中国考古学报告专刊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从年代上来看,大窑地区黑胎青瓷的延续时间似乎比瓦窑垟等其他窑场更长,从南宋早期一直延续到南宋晚期,甚至元代。我们在大窑大湾窑址采集到了与黑胎青瓷粘连的白胎青瓷,其上发现有八思巴文字。这是以前从未发现过的,不仅增加了新的考古材料,更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比较来看,小梅镇瓦窑路窑址的黑胎青瓷似乎比大窑、溪口两地的黑胎青瓷年代要早一些。瓦窑路遗存中有一类产品面貌独特,开极碎的片纹,具有文献中哥窑 百圾碎 的特征,且许多产品在胎釉和器形特征、装烧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早期性。这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很可能是解决龙泉黑胎青瓷和南宋官窑关系问题的关键,可以说是龙泉窑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也拓展了哥窑学术问题的研究视野。 尽管龙泉烧造黑胎青瓷的窑场不算少,但同一个时期内的窑场并不多
中国 博物馆作为 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收藏有140万余件藏品,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 龙”,殷商晚期形制雄伟的“后母戊”鼎,铸有武王征商铭文的“利”簋,到诙谐传神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体现盛唐气象的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中华 传统文化在这里绵延不断、薪火相传……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上下求索,《新青年》发出的时代呼唤,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事变,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拯救民族危亡的连天烽火,《开国大典》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万丈豪情,再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动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 文化的历史见证在这里逐一呈现…… 《中国 博物馆馆藏精粹
中国古代石刻是历代金石学者和社会科学学者极为重视的古代文化实物资料,因其范围广、数量大,包含的历史资料极为丰富。但由于散布面广,数量浩大,内容庞杂,对于石刻的全貌以及整体目录始终没有比较完善的梳理。以往金石著录中收录的金石目录书真伪混杂、重出互见,学术界始终不能完整全面地了解古代石刻的情况。 60余年前,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者孙贯文先生,倾力编就《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草目》(以下简称《草目》),收录汉至唐代中晚期石刻拓本条目4000余条。他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石刻拓本进行全面鉴定、去伪存真、断代排序,按历史年代顺序列出详尽目录,并且对各种石刻进行有关情况的介绍,如石刻的年代、所在地、传流情况、别名、重要特征、真伪、书体、主要内容及有关历代金石著录等,都作了一定的考证与说明
本书为“山西国宝精华”系列之高平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像,“山西国宝精华”系列是以单页形式,一页呈现一座塑像或一个局部壁画,展示山西省 塑像壁画的艺术特征,进而彰显这些古代遗存的历史、艺术价值。本册为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像,作为现存 有特点的二十四诸天像,其面目狰狞、动态夸张的独特塑造手法、表现技巧、强力的视觉冲击力,震惊海内外,被誉为海内孤品,明塑之冠。本书呈现二十四张诸天像,单页单塑像,背面附以诸天像之介绍之品鉴。
1986年3月,天水放马滩秦简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秦墓(编号M1),同时出土的还有四方木牍及相关文物。这批秦简共461枚,内容包括日书、志怪故事以及地图,日书又分为甲种、乙种,其数量分别为甲种73枚、乙种381枚、志怪故事(《丹》)7枚、地图6幅。它是研究秦系文字以及秦代社会文化的珍贵历史资料和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与其他秦简牍材料进行对比、互证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天水放马滩秦简文字编》将天水放马滩秦简全部材料进行截图处理,按照《说文解字》的部首排列顺序把981个汉字字头进行合理编排,从而能够较为直观地观察天水放马滩秦简的字形结构及其特点,同时字编将学术界以往没有释出的文字及释读错误的文字一并进行编辑处理,方便了学术界对此批秦简文字材料的应用和研究。 学术界此前没有关于天水放马滩秦简字编出版,主要是因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大型礼乐重器,自出土之日起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曾侯乙编钟拥有迄今所知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 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本书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邀请各学科专家,从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古文字学、声学、冶金铸造学等多个领域对曾侯乙编钟进行诠释,全面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并尝试探索尚未涉及的空白领域,是部以全球化视野角度撰写的、全面反映曾侯乙编钟文化面貌及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专著。
本书为 胡澱咸中国古史和古文字学研究 系列丛书中的第五卷,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胡澱咸先生所著。 本书是胡澱咸先生对甲骨文的系统考释,包括释史、释尹、释王、释生、释微昬等十四篇,其中许多阐释都属于国内首次,论证严谨,具有较高的独创性和学术性。
2006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的河北南宫后底阁佛寺遗址,出土大量北朝至隋唐时期石、陶造像及鸱尾、瓦当等构件,是河北省继20世纪50年代曲阳修德寺之后佛教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已公布为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种类多、数量大、技艺精、历时长,且部分有明确纪年,铭文中多次出现 武城 ,说明遗址与北朝至隋唐时期数次变迁的武城县有重要关联。出土文物中以200余件不同尺寸和时代的汉白玉造像为引人注目,对研究佛教发展史、雕刻艺术、不同时代佛衣披著样式,以及佛教文化的区系差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是对这批重要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