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为 稀见笔记丛刊 系列丛书之一, 稀见笔记从刊 是文物出版社近年主推的古籍整理类丛书之一,从众多笔记中遴选稀见罕传的刊本,在注重其史料价值的同时,同时兼顾了丛书的趣味性、通俗性,部分片段诙谐幽默,读来令人玩味。《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共收两种:《述异记》,清代东轩主人辑,与南朝祖冲之、任昉两人的《述异记》颇类,但述明清志怪,所收内容除新奇外,尚能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面貌,是此实际志怪笔记的杰出之作。《鹂砭轩质言》,作者为清乾隆时期状元戴连芬,《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仿《聊斋志异》的体例及写作手法,但《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记述鬼狐少而史实轶事居多,颇具特色,是仿书中的佼佼者。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把火药制成兵器用于军事,中国也走在世界各国前面。中国火药火器技术的西传,影响和推动了其他国家军事科技的发展。但明清以后,中国火药火器技术的研制和发展却陷入停滞,反而大大落后于欧美各国。 本书作者在广泛查证史料、吸取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古代火药火器技术的发展为线索,探讨了各类火药、火器的产生时间、研制工艺、使用状况、理论著述,以及火药火器技术的西传东渐和兴盛衰落等重大问题,对有争论的学术论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弥补了在我国相对薄弱的古代科学技术史、尤其是火药火器史研究上的不足。
有人把古玩杂项收藏比作聚宝盆:聚集珠宝、珍宝、财宝之盆。古玩范畴里面,除陶瓷外,可供上手把玩的工艺藏品,包括青铜器、玉器、家具、绣品等,都可称为杂项。杂项收藏种类多、形制奇、工艺精、范围广,赏玩魅力无穷,增值潜力无限。本书以实用简明的图文形式,提供一个令人愉悦的阅读空间,让读者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品味古玩杂项之美。 《古玩图鉴:杂项篇》共列出12章内容,分别是鼻烟与鼻烟壶,珐琅、料器和琉璃,丝绣与毛毯,造像,扇,名石,焚香用具,蟋蟀盆,古玩琐碎,几乎囊括古玩杂项的方方面面,*后一张特为读者梳理了明清特殊艺术家小传。本书对每种器物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包含器物的诞生、发展、原料、制作、品种、鉴别等多种内容,搭配历史资料和市场信息,较好的还原了古玩杂项的历史和品质,为杂项鉴
2010年至2016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许多新发现,使这座淹没于地下数百年的港口重镇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青龙镇是上海城镇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青龙镇遗址考古确证了青龙镇是上海较早的贸易港口,也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之一。 本书将从青龙镇的历史地位、青龙镇历年考古发掘记、隆平寺塔地宫重要发现、青龙镇出土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等方面,讲述这个上海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发源地。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早期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早期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早期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王朝——夏王朝的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某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1976年又有两处兵马俑坑出现在世人面前。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考古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记》真实地再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发现、发掘的详细经过,并以兵马俑军阵所展现的线索,全景式地探寻了两千多年前大秦帝国皇帝秦始皇及臣僚妃嫔的不同命运,再现了秦始皇本人及他亲手创造的帝国盖世绝伦的风采。
本书是一部记录霍巍教授在“第三极”青藏高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考古手记。作为一本带领大众走进考古现场的通俗读物,本书收录了霍巍教授多年来在第三极考古工作中写下的数十篇随笔,以在青藏高原开展的重要考古工作和 手田野考察资料为基础,生动记录了作者在发掘、调查以卡若、曲贡、藏王陵等为代表的西藏古文化遗址过程中的发现、感受和思考,是认识第三极文明的生动文本,展现了青藏高原繁盛多彩的古代文化,以及青藏高原诸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图景。
明十三陵,是我国古代陵区体系较为完备,建筑及遗址、遗物均保存较多又较好的一处帝王陵墓建筑群。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恢宏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工艺讲究的陵园建筑,及其所反映出的礼仪制度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沉积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以及数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墓葬文化传统。探古寻今,对十三陵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无疑是一项十分必要且极有意义的工作。研究明十三陵,历史地、客观地阐述它,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建筑的环境、体量、空间构成,探讨其建筑的艺术美学价值;还可以通过石雕、砖刻的图案、雕刻手法等探讨其雕塑艺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可以利用现存建筑及遗存物,对当时的建筑材料、建筑工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项目成果集(2011-2013)》收录的21个项目是2011~2013年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评选出的国家文物保护项目,其中世界遗产申报文本编制项目2项、保护规划项目5项、保护维修工程设计项目4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程设计及实施项目9项、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1项。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半坡文明,古蜀王都,丝路重镇,千年港城……本书带你走进国家一级博物馆,感受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地域文化。腹底铭文首次出现“中国”一词的何尊,瑰玮雄奇的青铜神树,光彩动人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清雅意趣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50余幅精美稀见文物图,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诉说文明流淌的故事。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旨在“给观众一个中华文明整体概念”的《中国记忆》,集中了中国各地的大量国宝,每件都是一段历史时期的见证,从中可以梳理清楚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脉络。和着北京奥运会临近的脚步,《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编辑出版发行。
一物(各种古器物或画物):罕见的紫砂壶器型、轻薄至难以置信的名古瓷器、硕大的宣德红天球瓶、南北朝的多足白瓷砚等等(皆作者所藏,不见于外);一品:内行朴素的品说,实物相比的精彩。图文皆耐读耐看。在时光流逝中沉淀的美物,拥有强大的魅力。
古玉器是的收藏已相当普遍和热门。收藏的少。特别是在古玩市场上,仿古玉器的数量已远远大于真古玉器,甚至在不和城市的古玩市场上几乎无一件明清真古玉器。而部分所谓的真古玉器,其实是一些高仿古玉器,已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 编者经多方实践,建议收藏古玉器者在收集前,先从玉料上入手,先去找一件真古玉器的残件,学会区别新旧玉质,再购买一件普通真古玉器试着对照。一般只要拥有一至两件真古玉器,就很快会悟出真与仿的不同。征此基础上,对书中真品反复细辨,就会快速提高。书是启发您去学会一些常识和要领,还需征实践中不断领悟,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和鉴别真古玉器。 本书收集大量的民间较常见的专项真古玉器并系统介绍,让读者从不同年代、不用形制上去了解、掌握一些古玉器基本器型、工艺和时代风格,是古玩者一本不可
本书所说的敦煌图像研究,含两层意思:一是敦煌石窟中绘塑些什么题材?二是为什么要绘塑这些题材? 本书、二章本可以合二为一,但考虑到北凉石窟的性,最终还是决定分开写。这两章的节都是写窟产生的历史背景,但在写法上不是从泛论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着手,而是通过摘录河西走廊大量禅僧习禅的文献记载,对照现存禅窟贵例,来证明“凿仙窟以居禅”,或“入定窟以澄神”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以大量的文字论述“入塔观像”。“塔”即窟内的中心塔柱,“像”指中心塔柱龛内的造像。第三章许千佛图像,研究对象由中心塔柱转向四壁。千佛图像系中国僧人的新,现存实物景最见于靖炳灵寺69窟,西秦绘,然后向东见于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向西见于武威天梯山、张掖金塔寺、酒泉文殊山、族煌莫高窟以及新疆地区诸石窟,
历史学的功能是通过对已逝岁月的如实回溯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揭示,使人们认识历史过程本身所蕴含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取智慧,更好地衔接往事与未来。毕节地区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编的《可乐考古与夜郎文化》一书,将有助于我们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走进历史上的古夜郎国,了解夜郎与毕节这块土地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扩大毕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无疑是件颇有意义的工作。 《可乐考古与夜郎文化》集夜郎文化研究论文19篇和70幅文物彩图,文稿大多出自专家之手并已发表过。
本书根据丰富的实物与文献史料,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南方铜鼓的起源、类型、分布、年代、族属、纹饰、铸造工艺和音乐舞蹈情况,并系统介绍了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书后附有参考文献目录和索引。
《希腊艺术与考古学》探索了横跨三千年的希腊艺术和文明的发展,从青铜时代那充满神秘色彩又无比美丽的基克拉泽斯人像和克里特陶罐,一直说到希腊化时期巴洛克风格的雕塑、马赛克镶嵌画和房屋,并将考古学上的发现纳入其中。书中颇具特色的论题式方框,也使读者得以看到希腊文化更生动的方方面面。通观全书,作者将他的叙述与极富洞察力的解说融为一体,配合大量精心选配的插图,以及清晰的平面图和图表,向初学者展现出希腊艺术中心最为辉煌的片段。
2005年12月31日,来自中国江南古城宜兴的紫砂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宜兴紫砂界,就像迎接每一场如期而至的春雨一样,平静、自然,人们并没有奔走相告,更没有额庆,也许,紫砂工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以一种笃定、散淡的气脉贯穿其间。在轮回的花光水影中,在绵延的阳羡咏唱里,紫砂艺人心传手到,风生水起,取一块风霜历练的紫砂土,围起那天人合一的融洽,火光土色,写意人问,那紫砂壶,说不尽风风雅雅,读不完细细微微,一代又一代的紫砂传人总是用他们手里的一把土,来感恩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