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地理枢纽》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两篇文章虽然都不很长,影响却广泛而深远,特别是后者,我们就以它作为书名。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
?首次公开的法国官方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解密晚清时期法国在中国南部的殖民野心,法国官方封存至今的一段历史。 ?白皮肤的“满大人”,晚清时期法国驻广西、云南府领事方苏雅跌宕起伏的一生。 ?“世界工程奇观”滇越铁路修建背后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 ?前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作序推荐。 法国驻广西和云南府领事方苏雅被称为“白皮肤的‘满大人’”,他是最早用相机记录晚清时期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外国人。他拍摄并留存至今的数百幅云南老照片是反映那个时期中国南方风土人情的珍贵历史资料。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更重要的功绩是主持修建了滇越铁路——这条铁路浸透了中国劳工和法国工程师的血汗,承载并见证了百余年前法国在中国南部的秘密野心,以及中国从屈辱走向富强的历史变迁。本书通过追溯方苏雅的一生,重现了晚清中国在列强
1897年7月13日,兰道尔在30名挑夫的陪同下,成功穿过海拔近5500米的卢姆比(lumpiya)山口进入西藏,向当时西方人从未涉足过的神秘城市——拉萨前进,并用所携带的科学仪器进行地理勘测、用相机和画笔记录沿途风貌。因这次探险并未获得中国官方的许可,在高海拔地区艰难行进的同时,兰道尔还要躲避当地人的巡逻队和营地,他所雇佣的挑夫和随从纷纷逃离,进入西藏八天后,两人仍然跟随兰道尔继续前进。在阿里地区的普兰县,兰道尔一行被当地官员抓获并遣返。1898年,兰道尔出版《西藏地》(In the Forbidden Land)一书,讲述了他的这段惊险旅程,书中对当时西藏地区的风土人情多有记述,并抢先发售以照片和绘画的形式,将公珠错、冈仁波齐、马攸木拉山口、布拉马普特拉(雅鲁藏布江)之源等自然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兰道尔在书中描述的经历过于离
清代(1644-1911)直隶省包括京、津、冀三地及内蒙古西南边缘,作为京师的行政腹地、生态腹地,受“天子脚下”这一政治地理位置的影响,无论是清代的近代化进程,还是目前的城镇化路径,与其他省份相较,使皆存在区域独特性。本书重在探究直隶省内城市从封建高峰向近代转型过程中的地域性特征,尝试解决了以下四个问题:(1)直隶省城镇近代化进程的大致脉络、内部主要分区特征;(2)“天子脚下”的地缘位置与直隶省城市近代化;(3)“殖民阴影”的社会背景与直隶城市近代发展;(4)以海河流域为核心的生态腹地与京、津等中心城市的发展。鉴于城市系统“人文-自然-生态”的综合性特征,本书主要采用了城市史、城市历史地理、城市环境史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以期所得结论尽量全面、系统。
莫高窟在中国丝绸之路的最西段,靠近敦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片绿洲就是已知的文明世界的最西边的尽头。这些沙漠中的洞窟,连同里面的壁画,雕塑和手写的书籍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奇迹之一。它们的存在惊人地保留了四到十四世纪间壮观的中国佛教艺术和文化。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