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神级纪录片《河西走廊》官方纸质书,十年典藏精装版。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黄金通道。本书由西往东,自汉迄今,梳理河西走廊两千年历史脉络:霍去病封狼居胥、张骞出西域、萨班凉州会盟,传奇故事轮番上演;悬泉置、莫高窟、嘉峪关、七彩丹霞,风景名胜一路绵延。 17万字纪录片原版解说词完整呈现,100余幅高清全彩摄影呈现视觉盛宴。带你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两千年河西走廊岁月,新增出品人李东珅序言,以及易中天推荐! 在这本书中,你能从磅礴大气中体验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力量,学习央视的字字珠玑与顶级文案;本书还可以作为西北旅游的导览手册,从兰州、酒泉到天水、张掖、嘉峪关,带领你深入探索大西北的风土人情。 翻开本书,感知历史兴衰,体悟文明交融,领略大西
中国 一词从何而来? 中.华文明为什么诞生于中原大地? 为什么说关中地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地理基础? 历史.上,黄河下游源何发生多次重大改道? 为什么山东山西之间没有山脉相隔,却以山命名? 历史与地理密不可分,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写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二十六个专题,贯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东西,涵盖了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问题,是理解中国历史大脉络的一把钥匙。 侯仁之先生说,历史地理是 昨天、前天的地理 ,本书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入地理空间,依循山河地理,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城市、农田、牧场、道路、关隘、江河、集市、寺庙,每个题目都是大地上的一块耀斑,虽然不能涵盖大地,却有着地理的魅力。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 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很好的入门书。
本书是一部透过地理,再看中国历史,真正读懂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发展逻辑的大众学术佳作。 中国历史记载丰富,文献浩如烟海,作者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使用从《禹贡》《史记》《汉书》等整理出来的关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变迁等自然地理要素信息,参照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成果,从长时段观察分析地理环境与历史演进之间的关系,揭示隐藏其中的历史 地理规律,既有辽阔的地理空间感,又有宏大的历史厚重感。 作者提出,地理环境不仅和历史进程相互影响,而且是历史进程的 终极操纵者 ,决定着历史走向与重大历史事件的书写和演绎,如王朝的兴衰更替、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民族生存空间的拓展变化、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战略通道与军事要塞的形成与演变。正是在自身独特的历史与地理互动中,今日中国才成为一个历史悠久、变迁复杂、
《中国的运河》是史念海先生推进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人事变动,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的盛衰息息相关的社会图景。史先生也以此书跨出传统沿革地理研究,向读者展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与地理变迁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中国的运河》同时兼合了历史的质感和现实的品格,开启了当代中国运河历史研究的先河。 该书初版成于1944年,其后史先生根据四十多年的野外实地考察所得,大幅增补充实甚至重述,成就了今天的这个版本。此次山东人民出版社再版编校此书,除修订差错遗漏外,更对书中47幅地图全面精修,弥补了此前字小模糊的缺憾。
《神州 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讲述了中国这一地理区域内,从史前文明直到今天如此巨大的历史跨度里,地理地貌发生的巨大改变。农田、山林、道路、桥梁、宫殿、苑囿、村落、城市等等,体现了中国人对环境持续不断的精微适应和塑造。从古代人与土地之间和谐、安定并充满美感的关系,到近代以来这种关系被西方殖民入侵、内战所打断,而在现当代工业化的巨大力量对大地景观再次进行强有力的重塑,这其中有令人震撼激动的奇迹,也有令人忧虑不安的眩惑。
本书上起周幽王攻打褒国(前779年),下讫三家分晋(前453年),以其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战役为主线,讲述三百多年的春秋历史。作者基于 的历史素材,结合全书的政治形势图、战争战役图以及地形地貌图等108幅地图,以地理与历史相结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春秋历史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以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等地理因素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这些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还原历史场景面貌,带来身临其境的历史阅读体验。
本书从唐王朝对周边势力的封授入手,重点分析了唐王朝对西突厥、东突厥、新罗金春秋金法敏父子、南诏各代首领、沙陀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内附杂胡安禄山、其他边疆势力如回纥等的封授,考证了封授的官历爵位,归纳整理了唐王朝的治边理念,认为唐王朝对边疆的蕃国蕃族有一个隐含的政治层次和等级之分,《禹贡》的 五服 中的 甸、侯、绥、要、荒 大致对应中央政区、地方政区、羁縻府州的内蕃层次、羁縻府州外蕃层次和独立蕃国区、远邦区。按照与皇权和文化亲疏的程度,边疆藩属地区又可分为内蕃与外蕃;以皇权为核心的 天下秩序 ,体现为以藩护和拱卫皇权为导向的多层次疆域治理体系和地缘政治格局。
《无墙之城: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为 论世衡史 系列的其中一册,以美国历史上的城市发展及其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视角,探讨了 无墙之城 为核心意象的美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困境与使命。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城市史学经历了数十年发展之后,现已渐趋式微,然而如果从另一角度考察美国城市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其研究领域更为细化并且同其他的史学分支学科相结合后展现出新的生机。在这些新生学科中,城市环境史的研究方兴未艾,在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巨*影响。本书试图梳理城市环境史将自然与城市在历史背景下进行结合的详细过程,捕捉*寻常又*持久的自然力量如何形塑了城市的形态和个体的思想,通过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的详细考察,深刻认识到孵化指导城市走出其 生态悖论 的新思想的迫切性和必*性
对典型的大河文明来说,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黄河到长江,水孕育了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华文化,主宰了帝王命运,决定了国民习俗和政治生活模式。 在中国,水渗透在从日常生活到哲学思想、从战争到艺术的方方面面,但正如谚语所言 鱼儿看不到水 ,我们虽身在其中,却未必感受至深。英国著名科学与科普作家菲利普 鲍尔从地理、神话、哲学、政治、经济、管理、战争、艺术等多个角度,探索了水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黄河和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关乎国家安宁与国家身份建构;洪水神话诠释了统治者的合法性;水多变的特质使其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和艺术表达的源头和隐喻;水资源管理塑造了国家的治理方式,而水利工程则影响王朝的兴衰;许多战争的起因与争夺水道有关,且发生在水上 《水:中国文化的地理密码》的作者将 水 这一
本书为杭州研究院《南宋丛书》之一种,为南宋文史通俗读物。丛书辑三本将聚焦于杭州与南宋的关系,探讨 作为南宋的杭州 以及 作为杭州的南宋 ,再现南宋杭州的历史场景,让读者更真切感受南宋杭州的魅力。本书将追寻西湖十景的南宋韵味,细数杭城宋代文物遗迹与考古遗址,从现代杭州街市穿越南宋坊巷。内容涉及杭州的南宋景观、南宋西湖十景、杭州南宋文物遗址、杭州南宋史迹旅游指南等,力图完整呈现杭州城的南宋史迹。
本书稿的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探讨蒙古部落到部族的形成和演变发展历史,特别是蒙元时期至清代的部族形成及其构造,包括喀喇沁、阿苏特、和硕特、扎鲁特、东土默特、喀尔喀蒙古等著名部族的兴替和变化。共分七章,前三章的内容涉及蒙元时期外来人口形成的三个蒙古部在北元和清代的演变,四至七章探讨北元时期南、北和西蒙古若干部的形成与构造。下编为蒙古文化史研究,前三章探讨了16世纪蒙古人接受藏传佛教格鲁派信仰后的西藏文化影响及其表现,第四至第七章谈了藏传佛教影响下南、北、西蒙古佛教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片段,第八、九章考述两位清代蒙古文人的事迹,第十至十二章关乎畏吾体蒙古文文字遗产及其研究的点滴。这些内容虽不足涵盖蒙古文化史的各方面,但运用珍贵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对于蒙古部族宗教、历史、
《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一书以历史地理的角度,从 大地文献 入手,述说埋藏于北京老城中轴线地下的古河道、古湖泊,使人们对中轴线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河湖水系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本书从都城中轴线的形成历史谈起,重点介绍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地貌环境,及其与古河道、古湖泊的关系。作者岳升阳老师将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开设 北京历史地理 课程的讲稿和对北京城中轴线上埋藏古河道的实地考察研究成果结合起来,配有百余幅珍贵现场考察照片、手绘示意图,力求内容通俗易懂。本书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轴线,认识它的设计和发展过程。
本书作者搜集整理各类明清农书、地方志、学人文集日记、官方档案等,从中提取核心气候信息,重建出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温度、降水序列,分析*气候事件和气候变化的特点,探讨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本书对认识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在南宋都城杭州,德寿宫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一座德寿宫,是一个朝代的缩影与注脚,它盛载着历史的风云变幻,牵扯着上至王族,下至百姓的家国情怀。它穿越时空,连接起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本书围绕宋高宗、孝宗移居德寿宫、权力发生转移的这段故事,串联起历史时代背景、朝代更迭、帝王轶事、宫内生活、南宋建筑与园林艺术,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开发等方方面面的史实、知识、故事,深度展现南宋社会、艺术、生活风貌,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工作的卓绝成就,杭州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积淀,展现悠远的宋韵及对当下城市人文的滋养。
本书尝试从历史文献本身、古人记录和今人研究所常用的概念术语,以及政治活动和行为在空间的展开过程等专题入手,在现有元明清以朝代为单位的断代式政区地理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采用 纪事本末 的垂直要素分析方法,以统县政区省路府州等主要地方行政区划类型对象,展开长时段的连续政区地理研究,复原具体政治过程的地理区域变迁,总结和归纳我国历史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体系演变的基本历史规律与重要阶段性特征,对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历史政治地理学的学术研究发挥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海道历史功能与变迁的专史。丝绸之路青海道初创于史前,约形成于东周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先后被称为 羌中道 、 河南道 ( 吐谷浑道 )、 青唐道 等。南北朝至唐朝时期,青海道因 吐谷浑道 唐蕃古道 的兴起而进入鼎盛期,特别是因丝路主干道河西走廊通道阻塞时,一度发挥了中西陆路交通主干道的作用。南宋以后,作为中西陆路交通有机组成部分的青海道虽然总体上处在衰落期,但此道作为 茶马互市 的局部区域通道并没有衰落不振。作者以扎实的文字史料梳理和考辨,佐以重要历史遗迹和遗物为证,充分说明了丝绸之路青海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中华民族内部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伟大贡献,乃是一部了解青海道、复兴青海道和丰富对丝绸之路文化认识的重要参考著作。
法国驻广西和云南府领事方苏雅被称为 白皮肤的 满大人 ,他是*早用相机记录晚清时期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外国人。他拍摄并留存至今的数百幅云南老照片是反映那个时期中国南方风土人情的珍贵历史资料。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更重要的功绩是主持修建了滇越铁路 这条铁路浸透了中国劳工和法国工程师的血汗,承载并见证了百余年前法国在中国南部的秘密野心,以及中国从屈辱走向富强的历史变迁。本书通过追溯方苏雅的一生,重现了晚清中国在列强虎视眈眈下的风雨飘摇,以及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赤裸野心。书中的诸多史料均为首次公开的法国官方档案,同时收录多幅珍贵历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