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11至16世纪高、低乡农田水利格局的演变、聚落变迁和土地开发,以及政区沿革等,置于区域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并结合剖面分析和时段分析两种方法,阐释了高低乡区域结构的三个重要转变时段:(一)11世纪是农田水利大发展的时代,是低乡稻作引领开发的时代。这个时代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高低乡水利理论,形成了高低乡农田水利开发的基本面貌,也开启了一种高、低乡水利不协调的格局;(二)13世纪后期到14世纪,是高、低乡在繁重赋税压力和海上漕运体制下加速开发的时代,这在高乡表现得尤为明显。明清江南重赋格局之奠定、高乡乡村权势之崛起,都发生在这一时期。14世纪的水利工程则令失序的水利格局基本稳定下来了;(三)16世纪是高低乡赋税制度趋于统一、水利和政区格局基本定型、市场走向整合的时代。各种经济、行政制度的改革和调
三十年代,曾经有学术界人士联名发起提议,要求把北京定为“文化城”,永久不许驻兵。虽然此事后来没有下文,但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北京自来人文荟萃,作者却能要言不烦,从不同侧面娓娓道来。他在记述老北京的教育状况时,除了重点介绍一些名校,并列专节详述了费用、考试、教材教法、学生教员、课外活动等方面。有点的精细,也有面的铺陈。又如述学人佚事,选材精当,眼光独到。在叙述旧京之美的同时,作者也不曾忘记追忆抗战前后的生活。也许一个城市的魅力正在于她所经受的苦难。
本书关注的人物首先是与各朝禁卫军兴废有密切关系的皇帝,其次是禁卫军将领,再次是被皇帝授权统领禁卫军的宦官。另外,还有一些列身于禁卫军将领的文士、一度总掌禁卫军的权臣。其中占篇幅的是禁卫军将领。 ?? ??总领禁卫军的权臣,是一种特殊人物。正常情况下,禁卫军是不能由皇帝以外的人掌管的。权臣的产生需要多种因素,其主要因素是皇帝的幼弱。一些权臣演变为下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而本书归入禁卫军人物的权臣,都是曾经不可一世但失败的人物。
.
这是一本介绍英国王室历史和文化的图文并茂的普及读物。 ????该书内容丰富,繁简适中,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并配有二百余幅照片和插图,不仅饶有趣味地讲述了英吉利民族的由来,英格兰国家的起源,而且重点地介绍了英国各王朝四十个国王的生平、政绩、功过及其趣闻逸事,并以国王为中心扼要地叙述了各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使读者对英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个明晰概括的了解,这些将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英国的现当代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走”出来的 商贸通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 壮观、文化 神秘的古老驿道。本书是一部全景再现茶马古道(川藏线)历史风貌的非虚构文集。作为 记者和旅游作家,李贵平通过田野考察、人物采访和文献研读,将马帮、背夫、驿镇、互市、客栈、建筑、驮畜、民谣、情爱、土司、自卫、古战场、护茶之战等“珍珠”串联起来,构成斑斓的历史人文画卷。作品集故事性、史料性、思想性为一体,平静的叙述中如深穴岩浆般蓄存强大张力,又呈现清晰的地理元素——该书也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茶马古道旅游路书。
为使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创新状况,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创新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辑、出版了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报告(2012)》一书。本书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徐德明局长主编,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之“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的第四本,以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为主题,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和企业家撰文,对近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创新状况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报告(2012)》包括前言、主报告和专题报告三部分。前言总结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取得的重大成绩,指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提出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今后推动地理信息创新发展的举措。 主报告对近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发展的格局、
?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战胜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赢得2012美国总统大选,成功连任,将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本书的论点是:巴拉克·记在心上的是他非洲那个父亲的反殖民主义思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直到度过了他的性格成型期,将美国视为一种统治并毁灭全球的力量。他开始将美国军方视为新殖民主义占领的一种工具。他采纳了父亲的立场——自由市场是经济掠夺的代号。开始将富人们视为一个压迫阶级,美国国内的一股新殖民主义力量。他开始痛恨企业,认为它们是经济控制和剥削的机构性机制。美国实力是一种对于美国如何自私地消费了全球的资源、如何无情地欺压并控制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人的计量。 ?本书与其他关于的书不同,它并没有热情洋溢地对进行虔诚的赞扬,但也不是对的粗俗痛斥。本书从反殖民主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走”出来的 商贸通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 壮观、文化 神秘的古老驿道。本书是一部全景再现茶马古道(川藏线)历史风貌的非虚构文集。作为 记者和旅游作家,李贵平通过田野考察、人物采访和文献研读,将马帮、背夫、驿镇、互市、客栈、建筑、驮畜、民谣、情爱、土司、自卫、古战场、护茶之战等“珍珠”串联起来,构成斑斓的历史人文画卷。作品集故事性、史料性、思想性为一体,平静的叙述中如深穴岩浆般蓄存强大张力,又呈现清晰的地理元素——该书也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茶马古道旅游路书。
《考古中国110年:改写中国历史的42处重大考古发现(全彩版)》介绍了自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遗址以降的110多年间,我国考古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填补学术空白甚至改写中国历史的42处考古大发现,这些遗址大多已是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为广大读者熟知,因此《考古中国110年:改写中国历史的42处重大考古发现(全彩版)》中作者用简洁笔墨对遗迹概况及发现过程进行介绍,撷取其中*代表性的某个方面或独具特色的某件器物作深入细腻的探究,力求折射中国文化的内在蕴涵、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展示中国古人的生活态度、凸显中国精神的核心价值。薪尽火传,克绍箕裘,风流雅韵,更在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