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3000年的中国》核心是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 何谓中国 。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超越具体学科的限制,调用地理、历史、哲学、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中国几千年的复杂历史,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在古代史的阐述当中,施展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草原本位视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超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从而将中国史还原为一部体系的演化史。施展克制了任何方向的价值偏好,用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一线索,连贯地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意义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 走 出来的国际商贸通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壮观、文化*神秘的古老驿道。本书是一部全景再现茶马古道(川藏线)历史风貌的非虚构文集。作为资深记者和旅游作家,李贵平通过田野考察、人物采访和文献研读,将马帮、背夫、驿镇、互市、客栈、建筑、驮畜、民谣、情爱、土司、自卫、古战场、护茶之战等 珍珠 串联起来,构成斑斓的历史人文画卷。作品集故事性、史料性、思想性为一体,平静的叙述中如深穴岩浆般蓄存强大张力,又呈现清晰的地理元素 该书也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茶马古道旅游路书。
从北极到南极,何时开始出现人类的脚印? 这些探险家为何萌生了征服极地的念头? 他们做了怎样的准备,又付出何种代价,去寻找心中的海上航道? 通往极地荒原的路途,危机四伏;踏上极地征程的勇士,命途未卜 这部《极地探险简史》带领我们走进冰雪覆盖的世界,回顾五百年来的探险故事。告诉我们,是哪位英勇无畏的探险家力排众议,第一个抵达北极点?又是哪位航海家赴险如夷,克服重重阻碍征服南极点?时至今日,一代又一代探险家们前赴后继,探索极寒之地,丰富并改写着人类对地球母亲的认知。 随着一个个故事的展开,寒气扑面而来,让我们冒着凛冽的暴风雪,跟随探险船队穿越极海,乘坐狗拉雪橇征服极点,在雪海冰山间,破解两极未知地带的神秘代码。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书分两卷,本书为第二卷。本卷叙述了上海英租界、英美租界到1900年为止诸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大致展现了这块年轻城区快速却又曲折甚至有点苦涩的成长过程。作者的主要关注是以工部局职权范围为中心的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及其管理,诸如道路、桥梁、码头、交通、排水、供水、消防、治安、公共卫生、医院、公墓、教育等。而在对这些内容、尤其是重大决策的过程陈述中,相关利益各方的博弈及其规则或者制度安排,往往占据突出地位。这对深入理解上海租界制度及其运行特征是有相当有益的。卷末附索引及译名表。
本书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以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及实地考察相结合,借鉴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和地图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不同的层次,对周代南阳盆地、淮河上中游地区各诸侯国的族属来源、历史发展、地理变化和文化特色进行系统分析,弄清他们各自汇入楚民族的不同时期和为后来楚文化的形成、发展所提供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而探讨这两个地区在楚国历史发展和文化演进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楚国在这两个地区的长期开发、经营中所作出的贡献,对正确认识秦统一前我国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意义,认识楚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及其光辉文化的形成过程和规律,奠立一块科学的基石。
秦岭是一座山脉。然而,它不是一般的山脉。它矗立在中国中央地带,博通东西、和合南北、原创华夏、泽被天下。它是与长江黄河厮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父亲山;它是孕育周秦汉唐盛世风华,光芒万丈的丝路灯塔;它是历久弥新、精华荟萃、万古流芳、闪耀世界的中华标志。 秦岭,究竟隐藏着多少令世人称奇的生态秘密,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人文故事,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少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进入新时代,秦岭又将走向何方?本书为您娓娓道来……
本书首先对开封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做了划分;其次通过对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重大河患事件的地理复原及其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阐释了黄河泛滥对开封地理环境的塑造;再次,提出开封城市形态,包括地表景观(“护城堤-城墙-城湖”洪涝适应性景观)和地下景观(古城“城下城”景观)是对黄河泛滥的景观适应;最后,从地层学角度揭示了现今开封城地下存在“三座半古城”。
书稿分五编,每编围绕一个主题,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向。一、针对黄土高原复杂地貌带的研究。共选取了黄土高原风沙过渡区、农牧交错带、黄土塬梁区、秦岭北麓山原交错区等区域,研究了这些边缘区的环境与社会关系,多数围绕这一区域的市镇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展工作,主要考虑城镇是区域社会的骨架,是分析区域社会结构*基本的空间单元。二、环境事件的研究。选取较典型的环境事件进行生态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探讨,重点解析黄土高原作为环境脆弱带,在全球气候背景作用下,人群的适应与扰动,应对自然环境变化与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三、制度与环境关系研究。黄土高原是环境脆弱带,它的发展受国家政策与制度环境的影响较其它区域更加突出,在地方的表现也较为敏感。本部分重点分析了制度与政策环境对黄土高原地方经济的影响,其改
《吐蕃地名研究(J)》首次用地名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7—10世纪特殊环境下敦煌古藏文文献(包括藏区本土及西域等地出土的古藏文文献)中吐蕃地名的由来、沿革变迁及其映现出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地理信息,以藏汉古文献为依据,加以缜密的论证,弥补藏汉文献记载中历史地名背景含混不清的缺陷,消除由于历史地名背景不清造成的对某些史料的误解,试图客观公正科学地复原吐蕃时期我国西北区域历史地理面貌。 对古藏文吐蕃地名进行综合研究,有助于解决古藏文文献解读上遗留下来的多种问题,还原史地的本来面目。
历史乡土地理研究,聚焦于历史时期区域地理之变迁,以县域为核心单位,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本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即寒食节文化篇、政区与地名篇、聚落地理篇、灾害篇,分别从寒食节文化、政区沿革与地名特征、聚落构建与分布格局、历史时期灾害发生等多个方面对于介休地区历史地理之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其中,对于寒食节文化演变、城市灾害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诠释与解读,学术创新意义突出。本书又是当前较为少见的历史乡土地理研究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国际地理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将地理学定义为“旨在解释区域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指出地理学的学科视角之一是“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横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历史知识与地理课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历史与地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习地理必须了解历史,而历史的变迁必然和地理紧密相连。历史学上的名人典故、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内容,可加强地理教学的时间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由此可见,地理学以空间差异为横坐标,以时间变化为纵坐标,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立体系统,历史的角度是它不
本书详细记载了:明代南京各佛寺的历史沿革、殿堂分布、房田公产、山水古迹、名僧事迹、寺租赋税、僧规制度等,是一部十分珍贵的明代佛教史著作,对于中国佛教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