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征战疆场,凭借巨大的军功,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 宋 。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加强集权,抑制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士,振兴教育,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 寒人掌机要 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辽阔的时期,为 元嘉
《少年帝王传》丛书简介: 本丛书在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典小说形式,向读者展示古代帝王少年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个人奋斗。全书不拘泥于历史,用演义的手法和有滋有味的语言,展示古代帝王的少年生涯,为我们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拓展开一个崭新的视角,不仅可以丰富人文素养、陶冶性情,而且有助于提升做人、治学、处世的智慧。 《少年秦始皇》:他是帝王之冑,还是商贾之子?他是 千古一帝 ,还是 独夫暴君 ?他一次次从宫廷阴谋下死里逃生,在明与暗交织的权力争战中完成自我救赎,并朝着自己的理想坚定前行。这个谜一样的任务,就是自誉为 德比三皇,功盖五帝 的秦始皇!
秦始皇巡游南方时病死沙丘,秘不发丧。胡亥得赵高、李斯之助,矫诏即位,却登基不过三年便身死国亡。这段载于《史记》、流传千年的史实,近来竟因西汉竹书《赵正书》的出土而备受质疑。 辛德勇教授从解析《赵正书》的形制入手,通过对读《史记》与《赵正书》,一方面论证了《史记》等传世文献的信实性,另一方面则揭示了《赵正书》作为小说的性质,进而重新定义了汉代及其以前的“小说家”。与此同时,本书展现了以“焚书坑儒”而留下千古骂名的秦始皇,其重视儒生与儒学的一个侧面,梳理了这天下 位皇帝的姓、氏与名,破解了某种程度上决定秦朝命运的宦官赵高的身份之谜……在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常人习焉不察的“小问题”之后,秦王朝波澜壮阔又众说纷纭的兴亡大历史随之露出了真容。
李晓丽编著的《汉武帝和他的文臣武将皇亲国戚(精)》讲述千秋功过汉武帝(含传记、《史记·孝武本纪》、《汉书·武帝纪》、古今名家评说),承前启后父与子,影响被影响的女人们,不省事的公主翁主,明争暗斗的刘姓诸王,出身各异的近幸列侯,走马灯似的丞相,忠诚敢谏的大臣们,儒生、文士与近臣,御敌拓土众将军,执法严苛的酷吏,门客与侠士的代表,敌国酋首与汉朝叛臣。本书内容 根据正史编写,没有任何戏说成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