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占有了大量第一手权威性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及军事历程的画传性图书。 该书主要反映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发展壮大、最终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人民军队建设成为现代化军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加强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丰功伟绩。
朱理治是大革命时期由清华园中走出来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本书以严谨的态度、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朱理治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一生。 朱理治1907年生于江苏南通一个乡镇的中医世家,1927年3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系读一年级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直至1978年4月在北京病逝。他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坐过牢,从事过共青团工作、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兵运工作;也在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边区、解放区从事过统战工作、军队政治与后勤工作、金融工作;还在建国后从事过物资分配、交通运输、经济计划等工作。他在20世纪30年代初参与组织并担任过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在抗战初期
一、本书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编撰的。1979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开始编撰《中国党史人物传》系列丛书,收入了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中的大部分军事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高级将领的传记。1996年,中央军委同意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建议,并由总政治部部署全军各大单位负责撰写拟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的其他军队高级将领传记。为增强高级将领传记的系统性和权威性,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同意,确定将军队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与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已编撰出版和正在组织编撰的高级将领传记合编,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其中,军队负责编撰288个传记,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负责编撰87个传记,全书约1600万字,计划出版40卷。 二、本书的入传范围为: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家和1955年授予中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蒋百里杨杰卷)》为蒋百里、杨杰二人合卷。 “蒋百里卷”围绕其军事思想和国防理论这一主线,完整收录其代表作《国防论》,摘录《孙子浅说》、《裁兵计画书》、《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另收《如何是义务民兵制?》、《速决与持久》等论文。其著述充分显示出他注重融合中国传统兵学和西方军事理论,深入研究对日作战问题,特别是在国防理论方面倡导“总体战”,在战略思想方面提出“持久战”,令人印象深刻。 “杨杰卷”选录其代表作《国防新论》及《孙武子》、《军事与国防》等著作,另收《现代战争的特征》、《战争与文化》、《人民的国防》、《日寇失败的规律》等论文。其思想精华集中在《国防新论》和相关论文中,充分体现他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其对现代战争是全体性国力战思想的阐述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 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罗瑞卿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撰写,
这部传记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纪实风格。刘湘一生经历,其间包括军阀混战、蒋刘矛盾、执掌四川军政以及率川军出川抗战等史实,都一概实事求是进行记述,从而让读者能够从中读出一个真实的刘湘。 二是充分占有史料。作者在准备阶段曾首先查阅了数十种数百万字的有关刘湘的大量文史资料,并作了上百万字的读书札记。在充分占有大量翔实史料以及佚散于民间的口碑资料基础上,对浩繁资料进行认真的、科学的分析研究,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力求所记每一事件、每个人物都有史可查;力求突出人物性格,反映历史真实。 三是增强传记的可读性。本传记不仅仅是对有关刘湘浩繁史料的搜集和汇聚,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和人物性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史料再现为生动感人的情节和事件,以增强传记的可读性。这就是在史料和读者之间搭建
张云逸(1892-1974),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黄花岗起义、护法战争、两次北伐、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张云逸传》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组织编写。编写组历时七年,查阅了中共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中央组织部档案馆及有关省市档案馆的大量资料,并深入张云逸生活和战斗、工作过的地区、单位走访,充分吸收近年来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生动地再现了张云逸大将的光辉一生。
黄旭初是桂系文武兼备重要将领,他在回忆录中以亲历者视角记述了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的恩怨离合。黄旭初的回忆录,资料主要取自他的日记,从1931年至1975年四十余年间,他都写有日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有黄旭初的日记和信札,是珍贵的国家二级文物。黄旭初回忆的事件,都有具体的时间和路线,所记述的战役也极为详细。这是黄旭初回忆录不同于一般回忆录的珍贵之处,对于民国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朱理治是大革命时期由清华园中走出来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本书以严谨的态度、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朱理治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一生。 朱理治1907年生于江苏南通一个乡镇的中医世家,1927年3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系读一年级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直至1978年4月在北京病逝。他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坐过牢,从事过共青团工作、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兵运工作;也在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边区、解放区从事过统战工作、军队政治与后勤工作、金融工作;还在建国后从事过物资分配、交通运输、经济计划等工作。他在20世纪30年代初参与组织并担任过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在抗战初期
这部传记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纪实风格。刘湘一生经历,其间包括军阀混战、蒋刘矛盾、执掌四川军政以及率川军出川抗战等史实,都一概实事求是进行记述,从而让读者能够从中读出一个真实的刘湘。 二是充分占有史料。作者在准备阶段曾首先查阅了数十种数百万字的有关刘湘的大量文史资料,并作了上百万字的读书札记。在充分占有大量翔实史料以及佚散于民间的口碑资料基础上,对浩繁资料进行认真的、科学的分析研究,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力求所记每一事件、每个人物都有史可查;力求突出人物性格,反映历史真实。 三是增强传记的可读性。本传记不仅仅是对有关刘湘浩繁史料的搜集和汇聚,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和人物性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史料再现为生动感人的情节和事件,以增强传记的可读性。这就是在史料和读者之间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