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蔡锷的年谱长编性之作。在体例上虽也依年月日纪事,但又异于一般年谱著作。首先,辑录文献不限于蔡锷本人,而力所能及地兼顾了与其史事有关的同代人之作。其次,为便于读者了解局部事件的始末,以及其他互为联系的问题,采用了专题性的时、空相结合的集中反映方式。再次,为免内容失真,所辑文献一律原文照录,并不采用由编著者以现代语言转述的通常做法。至于蔡锷史事,则对包括本书编著者成果在内的以往研究,不论史实性的研判,还是观点的阐释,均从事实出发,提出不少新见,作为后人研究的参考。此外,还新增了一批未刊档案和报刊文献,为人们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蔡锷,提供了新的视野和途径。
《黄克诚自述》自1994年10月出版,重印三次,在社会各界产生较大影响。书中部分内容被收入中央军委审定的《黄克诚军事文选》。 本次再版,我们在原“自述”的基础上,增补了三篇谈话和一些历史图片。三篇谈话均出自黄克诚口述。一篇是他1959年在庐山会议的发言,另外两篇是他20世纪80年代关于毛泽东和林彪评价问题的两次谈话。三篇谈话均选自《黄克诚军事文选》,我们对文字进行了校订。历史图片均由黄克诚子女提供。 再版后的《黄克诚自述》,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不平凡经历和为党做出的伟大贡献,更深刻体味他那博大胸怀和一贯坚持的求真务实精神。
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诸多将领中,是非常有特色,也颇为传奇的一代名将。他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抗战中他是国民党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尤其在远征滇缅与日寇作战中,他战绩辉煌,这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内战时他曾一度击败中共名将林彪。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主持编练国民党军,也很有建树。但1955年,他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从此,关于他的一切事迹,也长期遭到国民党的雪藏,令人颇费猜疑。 本书从孙立人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现代军事讲起,全面还原了这位抗日军神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解开了他身上的诸多谜团,如在国民党军遭黄埔系军官排挤的过往,戴笠对他由恨生敬转变的真相,抗战中他活埋日军之谜,与蒋介石、蒋经国交恶的之由,美
阎锡山是中国近代目前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他一生经历了同盟会反清、辛亥革命、洪宪帝制、民国创立、中原大战、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几乎参与了所有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这样说,阎锡山的人生经历,就是了解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进程,乃至了解中国国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本书在为读者揭示他的传奇人生故事的同时,展示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
本书讲了在日寇入侵、民国政府腐败、汉奸猖獗、民不聊生的背景下,毛人凤用了十三年的时间,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保密局局长的官场升迁之道。揭示毛人凤巧妙运用潜伏、刺探、暗杀等手段,展现他足智多谋、阴险狡诈的一面。邂逅美人特工向影心,将心爱女人献给顶头上司戴笠,这样的逸事背后承接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戴笠死后,与保密局局长之位差之千里的毛人凤,最后又是如何取得蒋介石的信任而占据局长之位?本书不侧重毛人凤在抗战时期的战功,也不侧重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系列负面做法,而是以还原历史为目的,把两者地结合起来,全面真实地还原那段特定时期的历史真相。
陈赓和周逸群、卢冬生同船离开汕头,历尽千难万险到达上海。这时已是一九二七年十月中旬。他们在上海找到党,是经过陈赓的爱人王根英的帮助。王根英于一九零六年出生在上海郊区的一个贫农家里,十一岁就到日商恒丰纱厂当童工(以后又转到英商怡和纱厂)。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五卅”运动积极参加者。她在厂里长期领导女工进行斗争,成为厂内外女工热爱的群众领袖。一九二六年十月至一九二七年三月间上海工人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她都积极参加了。一九二七年三月,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她当选为市人民委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根英遭到国民党警探、租界巡捕的追捕,被迫转入地下。这年四月,她作为上海党的代表,前往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她在上海就与陈赓
彭雪枫(1907—1944)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河南省镇平县人。曾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红六师政治委员、红二师政治委员、红四师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央红军第一野战纵队第一梯队队长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第一局局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红十三团团长、红军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路第四师政治委员、中共华北联络局书记;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山西省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共河南省军事部长、中共河南省统战委员会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豫东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委员、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