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一位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传奇式军人,被誉为“神秘人物”的爱国将领宁夏人韩练成的戎马一生。军事上,他成为蒋介石的参谋:与冯玉祥前往西安解围参加北伐战争,又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救了蒋介石一命,成为蒋介石信任的侍从之一,与白崇禧交深厚;抗战期间,率部抗击日寇于昆仑关、桂林、雷州半岛等地并接收海南,曾与周恩来多次秘密会见促膝长谈;解放前在上海与董必武秘密会见,又陈毅将军不谋而合,莱芜战役里扭转华东局面,为解放战争立下奇功。政治上,解放前后他均为国家和民族命运奉献睿智,文革期间得到周恩来特别嘱咐保护,并依然坚持为部队、为士兵向中央进言,晚年多次拒绝复出。自评“隐退一生”。
《张治中回忆录(图文近期新版)》是张治中先生生前留下的一份自述。《张治中回忆录(图文近期新版)》记下了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种种活动,反映了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生平。由于他长期置身于国民党优选决策之列,自述中留下很多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国共关系问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
本书以蔡锷最后在日本福冈医院的几十天,通过对重要事件的回忆,描写了蔡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文章不是通常意义传记式的陈述,而是通过18位与之有关的人物为线索,还原生活,还原当时的场景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他传奇的一生。此书揭秘一段真实事实,小凤仙和蔡锷的交往究竟真相如何?掩护蔡锷逃出北京的人,原来并不是小凤仙,那么蔡锷出京的真相如何?
本书人物的性格特点鲜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情节真实生动,不仅具有的思想性和史料性,而且也有较好的可读性;不仅全方位记叙了韦统泰同志战斗的一生,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军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鲜明地歌颂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部难得的作品。
冯玉祥由一个不识不知的贫寒小子,艰苦奋斗,屡著勋劳,而成为功业煊赫、权势重大、拥数十万大兵之军事领袖,其中年为国民革命努力以完成北伐之殊功伟迹,与晚年团结戮力以达到抗战胜利之苦心孤诣,耿耿精忠,自无可非议。但也因其间及晚年与国民党中央时合时分,屡有不协之言论与行动,不免受人指摘。作者简又文曾任冯玉祥军中政治部主任,与冯半生结患难之交,以第一手资料,站在客观的历史立场作此传记,再现冯玉祥沉浮一生。
《狷介与风流:蒋百里传》书写了兵学界泰斗人物蒋百里寂寞而高洁的一生。他是清末秀才,也是传说中五百年才出现的军事奇才。他受袁世凯器重,被钦点为军官学校校长,他是蔡锷的密友,梁启超的学生,张学良、蒋介石等都要尊他一声“先生”,他有一个愿意陪他坐牢的朋友叫徐志摩,曾有一个副官叫蒋纬国,还有一个女婿叫钱学森……而他真正的传奇之处在于,仅以一人之力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早年,他以步兵科名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中日朝野均为之震动,此为其一。其二便是他对中日之战的言论——“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初次形成了抗战持久论的思想。可是,为何终其一生他也只被称作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
在以蒋介石为首的蒋氏王朝即将被推翻之际,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土崩瓦解。大批国民党将领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高举起义大旗,毅然投向人民的怀抱。本书用纪实的手法,生动再现了傅作义、程潜、陶峙岳等人当年的起义壮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晚年生活。全书情节波澜起伏,可读性强,且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书书纪实的手法,生动再现了傅作义、程潜、陶峙岳等人当年的起义壮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