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近20年来关于罗伯特 E.李的部重要传记,向读者再现了美国历伟大、代表性的将领之一。罗伯特 李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也不赞成脱离联邦,但因为不忍心向自己的孩子、邻居和心爱的弗吉尼亚 挥剑 ,而选择为南方出战。本书全面记录了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军旅生涯,披露了战场上的更多细节,分析了他为战争而制定的战略,以及终失败的原因。如作者迈克尔 科达所说,李将军的自尊、勇气、领导才能和谦逊的性格让他成为 败战名将 。
1937年,陈纳德以一位退休上尉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的航空队共击落、炸毁日机2500多架,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后,这位战地英雄用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他在中国那些年的峥嵘岁月……
《巡天蹈海》是一幅跨越海天立体空间的蓝色人生画卷。“飞向蓝天”、“拥抱大海”、“亲吻大地”三辑50余个人生故事,几十幅近30年军旅生涯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朴实形象而又生动活泼地勾勒出柏耀平从一名青涩懵懂的少年成长为驾驶战鹰巡视祖国领空的战斗机飞行员的经历;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舰艇指挥员的人生跨越,诠释了作者对亲人之爱、朋友之爱,乃至对祖国的大爱。 时而低徐时而紧张时而风趣时而忧伤的讲述,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一张张留下岁月印记的照片,把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真实的柏耀平推到你的面前,字里行间你
张宗逊(1908年-1998年), 陕西渭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2-1973)。他曾参加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反“围剿”和长征等着名战役。被誉为“中共十大抗日名将”之一。《张宗逊回忆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系列之一,通过作者的回忆,了解抗战的光荣岁月。 开国上将张宗逊,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经历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和建国后长期的军队建设实践,他的成长和沉浮一直与毛泽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本书为将军亲自编著的回忆录,记录了将军的戎马一生。
吴玉章是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元老。他一生以身许国,公而忘私,与时俱进,奋斗不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邓小平、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予了他高度的赞扬和称誉。他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功勋卓著,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罕与匹比的杰出人物,值得人们永远地景仰、怀念和学习。 《革命元勋·千秋师表:纪念吴玉章诞辰130周年》2008年是吴玉章诞辰130周年。在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自贡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吴玉章研究会联合主办,于2008年12月29-30日在成都(四川大学)隆重召开了“吴玉章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座谈会”,去自贡市荣县吴玉章墓地举行了祭扫活动。其间,并邀集省内
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他是三个常委之一。毛泽东笑着说:“陈士榘,你做了县太爷了,你也是个山在工哩”。 邓小平说:“陈士榘,你的名声很响呀,打仗打得好,我们都晓得了!等打败了蒋介石,我再好好犒你!”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工程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文革”中,他初林彪秘密召见,他巧妙应对…… 他岌岌可危时,毛泽东说:“要说山头,陈士榘和我是一个山头的,都是井冈山的”。 戒备森林严的军医大院,发生了枪杀他的好友高级将领谭甫仁的惊天大案。得知详情后,他悲痛地说…… 中国原子弹爆炸震惊世界,毛泽东对他和张爱萍说:“你们一个做窝,一个下蛋!”“都立了大功”。 巍巍井冈山,毛泽东主持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陈士榘是三个常委之一。毛泽东笑着对他说:“陈士榘,你做了县太爷了
秦基伟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无产阶级党性。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贞不渝,百折不挠,无论是面临九死一生的战斗环境,还是在身处逆境、蒙受冤屈之时,都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坚持真理,敢作敢为,正气浩然。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在病重住院期间,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和军队建设,充满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孙立人,一个学霸,一个运动健将,一个抗日名将,一个因“匪谍”案被蒋介石软禁33年的“张学良第二”,一生被强军报国梦牵引着,但一生又逃不脱一个总是被强力剥夺的“寓言”。 《孙立人传》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他的人生经历。
彭德怀同志是深受人们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我党、我国和我军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他那无私无畏的品格、气壮山河的业绩、曲折坎坷的经历,赢得了人们无限的景仰和敬佩,自然也引起人们多、了解他的愿望…… 《秘书日记里的彭老总》重在反映原彭办工作人员所知所见的彭老总,反映彭老总的革命业绩、工作精神、业余爱好和喜怒哀乐,所以有意加重了注补的分量,并在排版上略作技术处理,予以适当突出,以期与书名相符。另外为了直观准确地反映彭老总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的治军业绩和思想,文前收彭老总有关照片19帧、手迹两件,文后附有彭老总在这一时期的讲话、报告4份等。
《将军自述丛书:孙毅将军自述》内容主要包括:少年时代、日益贫困的家庭、上学读书、逆境求职、总算谋到一职、兵荒马乱、寻职,又遇难题、首次参战、再受挫折、绝路逢生、兵站投友、弃旧图新、认识了赵博生、读赵博生日记、再次投奔赵博生、独树一帜,救国救民、交枪不交人、把革命精神传下去等等。
《皖南事变 新四军人员搜录(增订版)》别具一格,内容记载了皖南事变中1681位新四军人员的姓名、籍贯、生死下落,其中既有领导人,也有战士。他们有的英勇牺牲了,有的是在战场拒俘或因受重伤或因病不能行动、为免使队伍受累而悲壮自戕的,有在战场吃尽辛苦突围归队的,也有从上饶集中营越狱脱险的,有逃散回家务农的,还有极少数当了叛徒的……我们看了很受触动又都感到很惊讶,因为皖南事变已过去70年,要搜寻当年参战的9000余人的踪迹资料,谈何容易?!但他们还是找出了1681人的资料,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名单中有不少我们熟悉的同志(我们三人中的丁公量同志既亲历了皖南事变的全过程,又从上饶集中营脱险,他所熟悉的同志和了解的情况更多),所载情况是确切的没有发现差错。
《萧劲光回忆录》内容涵盖萧劲光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不少翔实记述,许多史料是过去党史军史上少见的,是研究党史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我们再版《佩剑将军张克侠军中日记》,以纪念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军长的张克侠同志。 这部日记始于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7月,止于1948年10月,时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的张克侠,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率所部2.3万余人战场起义,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受到中共中央通电嘉勉。 鲜为人知的是,张克侠实为1929年入党的受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一名特别党员。他深谋远虑、运筹帷幄,遵照党的指示长期潜伏、孤身作战,为掩护革命志士,为培养和发展爱国进步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本书初版于1988年7月。此次再版,修订了原书中的少量差错;并根据作者亲属的要求增加了若干重要的历史照片;还收录了一篇公开发表过的张克侠回忆淮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