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史诗之一,阿拉伯起义和争夺中东的秘密较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披露此前不为人知的真相。用T.E.劳伦斯的话来说,*次世界大战中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是 插曲的插曲 。当时,欧洲的战壕内厮杀正酣,血流成河,西方的参战者很少注意到中东战区。所以,中东的战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小群冒险家和下级军官来塑造的,他们离权力的核心很遥远。库尔特普吕弗是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在德国驻开罗大使馆工作,他的秘密任务是煽动反对英国统治的伊斯兰圣战。亚伦亚伦森是一位著名农学家和热忱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赢得了叙利亚的奥斯曼总督的信任。威廉耶鲁是家道中落的美国豪门后嗣,受雇于标准石油公司。他前往奥斯曼帝国,对土耳其人弄虚作假,以便获得珍贵的石油开采权。故事的中心是劳伦斯。1914年初,他还是
拿破仑 波拿巴是法兰西*共和国*执政,法兰西*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盟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心理刻画与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拿破仑传》自1924年初版后长销不衰,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
巴顿、马歇尔、麦克阿瑟……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造了煌煌战绩、他们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帅?他们又是如何管理千军万马,使军队凝成钢铁的意志?他们有何过人的品质与意志? 人生如战场,充满了与风浪坎坷的搏斗,商场如战场,指挥、管理、博弈,无时不在在。以史为鉴,让我们以专家的眼光、以人文的角度,以通俗的笔法,一起解读名将的一成长之路与领导智慧。 当一名好的将军、当一位名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本书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个世界著名的战争统帅,试图从他们的经历与个性中总结出一位成功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独特的个性。例如,巴顿善于激发军中士气,他的演说极富感召力;马歇尔胸怀宽广,以大局为重善于识才用才;艾森豪威尔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让他能够从容不迫地指挥历史上
福煦元帅曾指挥由英、法、美等国组成的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发起决战,迫使其求和,以西线协约国统帅的身份终结了次世界大战。 这部传记是研究福煦元帅军事生涯与指挥风格的著作。本书从法国大革命说起,结合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福煦的家族渊源,指出了拿破仑思想精神对于福煦的影响。福煦强调一种在战争之中以士气占主导地位的战争艺术,而且力主实施法国式的进攻。之后,作者回顾了福煦军旅生涯中重要的马恩河战役、伊普尔战役和东西线边境战役等内容。本书记述详尽,从法国、英国、美国等协约国政界与军界领袖的视角全方位展现福煦的多面性格以及战事历程,可谓次世界大战战史。此外,福煦作为法国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留下了重要的军事著作,作者对其一一评述,认为福煦在军事思想上有着克劳塞维茨的深刻烙印。作者认为,福煦不仅
本书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忠于史实,尽可能多地引用拿破仑原话,力求捕捉他内心深处的种种情绪。传记既有钢铁般史书风格,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传记描写了拿破仑由炮兵少尉至称帝法兰西直至后囚禁地圣赫勒拿岛去世的传奇经历。 400字简介:拿破仑.波拿巴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他擅长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以惊人的创造力来颠覆并创造历史,曾放言 欧洲就在我的铁蹄之下 。他一生中打赢50余场大型战役,缔造了拿破仑帝国体系 被称为"欧洲地图上一门装满火药的加农炮"。 拿破仑以艺术家的身份热爱权力,他16岁从巴黎王家军校以少尉衔毕业,23岁被授予上尉衔,30岁成为法国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 本书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忠于史实,尽可能多地引用拿破仑原话,力求捕捉他内心深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代重要的霸主之一。他是日本*终结束乱世的奠基者,是新时代的开创者。织田信长以尾张一介小诸侯为起点,展开爆发性的扩张,打破了日本中部几代人累积的势力均衡,消灭了大批被称为名将的霸主、名门,*终亲手终结了室町幕府。跟随织田信长成长起来的大批低层武士,逐渐成为新时代日本的一国一城之诸侯,共同影响着后世直到明治前夕日本的势力分布。 本书以时间为轴,全景式讲述了织田信长的传奇一生,既有宏大的历史视角,亦有入微的细节刻画,淋漓尽致体现了 人间五十年,如梦似幻 这句信长在30岁时警示自我的哲言。
《尤利西斯 格兰特传》是国内出版的关于美国南北战争中传奇将军、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西斯 格兰特的传记。尤利西斯 辛普森 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 1885),美国军事家、政治家。格兰特在南北战争中担任联邦军总司令,成功击败邦联军,维护了美国统一;1868年因战功显赫被推选为美国第18任总统,1872年获得连任,1877年卸任总统。他晚年投资生意失败,潦倒落魄。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完成了个人战争回忆录,由马克 吐温的出版公司出版,当时畅销六十余万册。格兰特的人生就是美国梦生动的证明:本是皮匠家庭出身的穷小子,长期受人鄙夷,突然间变成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成为万民拥戴的总统,引导国家重建;在生命*后,他写就销量达六十余万册的个人回忆录,给世人留下一份无比宝贵的财富。但同时,他形容邋遢,酗酒无度
杨国光编著的《功勋与悲剧(红色谍王左尔格)》讲述了:二战时期,一支代号“拉姆扎”的间谍行动小组,在日本东京活动。小组的首领,是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气度雍容的理查德·左尔格。谁也不会想到,这位毕业干柏林大学和基尔大学的博士,在东京德国使馆内有单独办公室并与使馆官员亲密无间的著名记者,竟是为莫斯科工作的。他的信条是:不撬保险柜,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持枪闯入密室,门却自动打开。1940年11月18日,他从东京向莫斯科首次发出警报:“德国已开始准备对苏作战。”当时离开战还有整整七个月。战争爆发前二十多天的1941年5月30日他再次发电:“德国将于6月下半月发动对苏联的进攻。”然而斯大林对此的批注却是“让呈送这份情报的谍报员见鬼去吧……”却将其视为“帝国主义的阴谋”“假情报”……左尔格于1941年10月4日发回
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他是三个常委之一。毛泽东笑着说:“陈士榘,你做了县太爷了,你也是个山在工哩”。 邓小平说:“陈士榘,你的名声很响呀,打仗打得好,我们都晓得了!等打败了蒋介石,我再好好犒你!”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工程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文革”中,他初林彪秘密召见,他巧妙应对…… 他岌岌可危时,毛泽东说:“要说山头,陈士榘和我是一个山头的,都是井冈山的”。 戒备森林严的军医大院,发生了枪杀他的好友高级将领谭甫仁的惊天大案。得知详情后,他悲痛地说…… 中国原子弹爆炸震惊世界,毛泽东对他和张爱萍说:“你们一个做窝,一个下蛋!”“都立了大功”。 巍巍井冈山,毛泽东主持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陈士榘是三个常委之一。毛泽东笑着对他说:“陈士榘,你做了县太爷了
1937年,陈纳德以一位退休上尉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的航空队共击落、炸毁日机2500多架,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后,这位战地英雄用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他在中国那些年的峥嵘岁月……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讲述粟裕的经历。粟裕身为共和国第一大将,一生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即打天下的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和平年代。前一个年代,粟裕从一名普通的班长一步步走到野战军的统帅,毛泽东对粟裕言听计从,粟裕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后一个年代,政治风云变幻,此后,粟裕的历史形象被人随意歪曲,粟裕的历史贡献被人随意抹杀。直到粟裕去世10年后,一桩长达36年的冤案,才得以了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的前线,英国官兵时常看见一个戴着一顶饰有将军和装甲兵两个帽徽军帽的将军,他就是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为什么要戴这样的帽子,人们对此有种种揣测,其实,他是出于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动机。他认为,一个统帅人物要在部队中具有威信和感召力,就必须使下级官兵经常能够在前线看到他。他是英国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武装部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一个半世纪以来,英国军队中没有一个人能像蒙哥马利那样精通军事,战功卓著。尽管他有不少弱点和不足,人们完全有理由承认。他不愧为20世纪世界上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之一。
《蒋介石的五虎将》是一部以国民党将领孙立人、王耀武、汤恩伯、薛岳、卫立煌等五人的生平事迹为专题的史学著作,它分别叙述了这五人的军事生涯。他们是:东方隆美尔孙立人、飞虎将军王耀武、铁血悍将汤恩伯、长沙之虎薛岳、支那虎将卫立煌,作者抱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史实为根据,详尽描述五位国民党将领的军旅生涯,既写了他们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的功,也交代了他们在围剿红军和解放战争中与人民为敌的过,通过这些人的经历,向读者诉说,共产党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的《朱可夫传》是俄罗斯历史著作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书的出版,对的卫国战争时期的历史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件盛事。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历时11年时间收集并研究外关于朱可夫的档案文件和材料,作者采用了很多新发现的史料,比如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收藏的朱可夫私人信件,向读者展示卫国战争中的主要军事行动,重现那些更鲜为人知的前线斗争,讲述了朱可夫的戎马一生。作者没有避而不谈这位的统帅在失宠那些年月所经受的磨难。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及许多他曾认为是战友的人都把他当作对手、敌人。朱可夫的悲剧可谓是国家的悲剧,这个国家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却不能战胜最原始的人的天性:嫉妒、恐惧。然而,朱可夫的没有黯然失色,失宠也没有将他的荣誉一笔勾销,更没有夺走人民对
二战 期间,蒙哥马利戴着饰有将军和装甲兵两种帽徽的军帽驰骋沙场,他这样做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让前方将士知道,他们的总指挥并不是只会躲在指挥部里发号施令,而是时刻与他们在一起。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蒙哥马利在战斗中总能纵观全局、稳扎稳打,善于把战略需要与战术紧密联系起来,亲自制定总体作战计划。指挥作战时,他总是临危不惧,遇事不慌,对于种种复杂的情况都能应付自如。他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部署与指挥了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等战役,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蒙哥马利结束了长达50余年的军旅生涯,宣告退休,成为英国历史上服役时间长的将领,不愧被誉为 威灵顿的继承人 。本书在大量考证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不仅着重讲述了蒙哥马利的军事指挥才能与历史功
北洋吴佩孚(1874-1939),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这部《吴佩孚传》,分上下册,62章,约70万言,详尽地描述了吴佩孚的一生。作者不惜笔墨,在全面记述吴佩孚一生的生活轨迹和行状思想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吴佩孚的军事、政治、社会活动以及围绕着这些活动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因此,本书堪称研究、了解吴佩孚的重要读物,也是研究、了解早期民国历史的珍贵参考资料。 在本书创作过程中,作者以吴佩孚活动的亲历者或当事者的回忆、当时新闻报道以及吴佩孚本人的文字作为基本素材,并采取了的文学笔法,写出了这部立论坚实、资料丰富、内容生动、文风优雅的传记,可以说是历史记录与文字描写的美妙结合。作为历史记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史料;作为文字描写
德怀特 戴维 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 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艾森豪威尔传》是斯蒂芬 安布罗斯的一部著名传记。在此书写作的过程中,他得到了艾森豪威尔本人及其亲友的全力支持,从而得以深入接触艾氏的书信及文件。传记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出版界的肯定与赞誉,奠定了作者在美国史学界的崇高地位。《纽约时报》的书评曾称,此书严谨、权威、详实,既展现了
福尔编著的《拿破仑》为外国文学、历史、心理学名著等 初引进国门时的译本,多是开先河的中文翻译之作,译者为民国时期的 翻译家、文学家、思想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等,这既使译著充满了人文色彩,又使其闪烁着理性的光彩,堪称中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璀璨荟萃。 《拿破仑》中存在大量民国时期的英译、法译或其他译本转译的人名、书名和地名等,文字叙述多是半白文,标点、编排体例等也不同于现在的阅读习惯,本次出版,在尽量保证其原汁原味的同时,也做了大量的修订工作,以使其 契合21世纪读者的阅读口味。
《曾国藩箴言录》讲述了曾国藩一步一个脚印,从湖南山村的一个穷秀才跻身于作为近代有名的人物,直至成为晚清“中兴名臣”、“大清圣哲”,无人能出其右。在《曾国藩箴言录》里曾国藩将告诉你:稳慎之绝、磨砺之功、圆融之道、牵手之智、用人之律、进退之智。
《沙漠跳鼠(蒙哥马利1887-1976)》由鸿儒文轩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战斗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 一场战争。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童年的生活在他的 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造就了他孤僻的性格,但他仍然凭着真才实学和埋 头 苦干的作风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伟大将领。在二战中,蒙哥马利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尤其是著名的阿拉曼战役、 诺 曼底登陆是其军事生涯中的两大杰作。《沙漠跳鼠(蒙哥马利1887-1976)》适合军事文学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