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英国历史中,温斯顿 丘吉尔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1965年他90岁去世时,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伟人。 安德鲁 罗伯茨的这本传记采用了40多种全新的资料来源,包括国王乔治六世的私人日记,之前较为重要的丘吉尔传记均未使用过这一资料。这让他对丘吉尔的描述比起以前的作者更加亲切,也更具说服力。本书并没有竭力遮盖丘吉尔的缺点,并且它也为读者提供了完整地欣赏丘吉尔的美德与个性的机会:他在工作(和饮酒)上的无限能量、他着眼于大处的格局、他勇于冒险和坚持出现在现场的决心、他在哪怕是*绝望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幽默感、他的友谊的广博与深厚,还有他那有些时候会出人意料地感动落泪或伤心落泪的特殊习性。更重要的是,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个性从何而来 他一生都渴望取悦自己的父亲(甚至是在父亲去世多年以后)
《曾国藩全集》包括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训、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读书录四部分。曾国藩的作品,尤其是家书部分,应该说比较明白易解,但是为了照顾更多数的读者,除了日记,其余部分均采用原文和译文对照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方便给大家。《曾国藩全集》堪称一部协调人际关系的指南,一部正直、严肃地为人处世的教科书。它是 千古完人 曾国藩一生感悟的总结,是智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读者对读书论学的经验之谈,是成功者的奋斗经历,更是胸中有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在曾氏家书的激励下,曾氏家族代代有英才,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和蒋介石均十分推崇曾国藩家书和日记中的训诫。1917年,*在通读《曾文正公全集》之后,对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进行了一番研究,得出了 愚于近人,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起自1840年初,终于1871年底,主要记录了其官宦生涯、身体状况,平定太平军、捻军的经过,治军方法、治学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家族事务处理、经济开支、健康养生,等等,共计近1500封。本书收录了近1000封。其写信对象有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四个弟弟、两个儿子,本书据此分了五篇;不过,各自所占篇幅不等。其中,写给四个弟弟的约占七成,写给两个儿子的则近乎两成。 《曾国藩家书》虽然是家书,但其中提及的人物众多。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有亲家陈源兖、郭嵩焘、罗泽南、刘蓉、郭沛霖、贺长龄、袁芳瑛等, 晚晴八大名臣 中的骆秉章、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沈葆桢、李鸿章(另外两位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也悉数出场;此外,还有湘军、淮军重要将领王錱、塔齐布、李续宾、李续宜、乔松年
本书稿辑录了陈独秀发表过的大部分文稿和其他文献资料,将是国内资料最为齐全的研究陈独秀的文献汇编。本书稿是人民出版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启动的编辑出版工程 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 丛书的一种。该丛书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本书是一部关于斯大林的传记作品,主要介绍了斯大林在十月革命以后的政治活动。全书分为三卷,约有90万字,作为一本人物传记堪称鸿篇巨制。本书作者德米特里·安东诺维奇·沃尔科戈诺夫曾任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苏联 军史研究所所长,他从 手资料和大量史料中截取鲜为人知的 ,以无可争辩的历史真实和细致入微的近距离考察,为读者还原了斯大林——一个强大的 、一个剥落掉光环的人和一个真实可信的灵魂。本书主要译者岑鼎山、张慕良等均为原 编译局 专家。
《林肯传》不仅是林肯的传记,更是一部选择之书、人生之书、幸福之书。 林肯是从无名之地顽强长出的一株小草,拥有来路不正的基因,还拥有巨大的好奇心和过人的学习能力。他运气不好,爱情转瞬即逝,相伴一生的,是个恶魔一样的女人。他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克己复礼的仁义、幽默风趣的故事,抵挡着事业上的种种不顺,甚至可说是糟糕透顶的接连失败,也抵挡着情感上日积月累的侵蚀。 林肯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就之大足以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竭尽全力,他保全了美国,解放了黑奴——上帝选择他来完成这艰苦卓绝的工作,给他眼放千里的战略目光。在我们常人看来,这是炳耀千秋的盛举,是事业上难得的好运气。然而,他在成功的峰顶被人刺杀,一刻也没耽搁,像是上帝在专心致志地利用他,转眼卸磨杀驴。 阅读《林肯传》,你将不仅看到
《大元帅斯大林》是迄今为止比较全面、客观地记述描写斯大林的一本著作,同以往的或是过分美化或是故意诋毁斯大林的图书有明显的不同。该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详细描述了斯大林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人民英勇战斗,取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过程。书中所记述的一切都有严格的文献根据,有许多读者不可能亲自阅读的、一般人难以弄懂的第一手材料,还有作者同斯大林身边的人(朋友和敌人)的谈话,这些谈话记录(包括录音材料)是*的,因为这些对话人已经离开了尘世。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展现斯大林的形象,书中收入了许多为老一代读者熟知而新一代读者不了解的斯大林生平和活动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