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同志的传记,《陈云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生动展示了陈云同志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行,这次事先没有张扬的南行,是邓小平的最后一次南行。东风吹来满眼春。在这次南行过程中,小平同志的“谈话”回答了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认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体制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步伐,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次南行对随后十多年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必将继续影响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对这次南行做了详细的记录。作者田炳信以资深新闻记者的身份亲历了这段历史,为了追求历史真实,他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对亲历这段历史的人作了大量深入访谈,以此对这次影响深远的事件做全景式展示和最权威的历史记录。
邓小平小女儿毛毛的这本新著,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迭宕起伏的政治历程及其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记述和理性思考,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书中插有130多幅珍贵的照片,有许多首次发表的生活照。 作者毛毛是邓小平的女儿,她的这本新著,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和胆识。 凡经历过“文革”的人,无不怀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邓小平是“文革”十年所涉及的重要人物,写文革,不能不写邓小平。而“文革”十年又是邓小平人生中跌宕起伏的重要一页,写邓小平也不能不写“文革”。毛毛写下父亲的“文革”经历,既是
1939年秋,邓小平和卓琳在延安结婚,几天后邓小平带着新婚的妻子卓琳奔向烽火连天的太行前线,奔向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人生旅程。从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走进热火朝天的和平建设时期,经历文革动乱的险滩恶浪,到改革开放的叱咤风云,几度起落,几度沉浮,他们58年在风口浪尖上航行的情感之舟见证着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凸显着这对革命家伴侣大海般的胸怀和情操。
一本书,一段历史,两百张照片。红镜头摄下的永恒的瞬间之外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毛主席身上的灰色中山装掩盖不住他诗人的浪漫气质,明明是笔挺的毛料服装,他这么一穿,什么样都没了,松松垮垮的耷拉在身上,把每个细节都勾画了出来。杜修贤看见,他一个口袋盖掖在口袋里,另一个盖则一半在里一半在外;衬衣领口的扣子没扣;袖口敞着……不过,在杜修贤看来,眼前的毛泽东比心目中的毛泽东更有魅力,他活生生的叫人感到真实可信可亲。特别是他对生活细节的粗略,使他更像个男子汉,尽管已是老人,但男子汉的魅力丝毫不减……
《毛泽东》作者迪克·威尔逊以学者的态度详细研究了毛泽东一生留下的大量著述和尽可能收集到的各种文献材料,尊重事实,尊重历史,采取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其他领域并穿插个人生活的写法,再现了毛泽东极富特色的个人风貌,做出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使《毛泽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长期以来,世界史学界都热衷于出版研究毛泽东生平的传记性著作,这部由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毛泽东》,就是这一领域重要的代表作。毛泽东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
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影响100人之一。
邓小平和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他们在半个多世纪交往的多彩人生中,承载了厚重的时代内容和文化意识。本书从邓小平和毛泽东的情缘、情感、品德、情操、智慧、个性和两位伟人的相互评价等方面展现了他们传奇人生、丰富的个性世界、无穷的人格魅力。 对邓小平与毛泽东,人们总喜欢提及:一面旗帜,两次革命,两代核心,两位伟大。重温中国的现代史,再回首共和国至今走过的路程,人们会永远铭记两伟人的卓越功勋:是毛泽东领导人民找到了翻身求解放的道路;邓小平则是毛泽东领导人民找到了翻身求解施的道践;邓小平则是毛泽东开辟的道路的坚定践行者,在三中会后,正是他领导人民探索出了一条使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康庄大道。
他伴随毛泽东度过其一生中最平和的几年,吃饭时毛泽东总为他夹菜;在主席子女的入学表格上,家长一栏居然是他的名字。1954年,他三次向毛泽东提出离开中南海,毛泽东曾三次挽留…… 他就是王鹤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第一位保健医生兼任毛泽东生活秘书,同时还肩负照顾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健康的重任。 本书作者王鹤滨为您独家讲述毛泽东的私人保健故事以及其在伟人身边的难忘回忆。
《周恩来领导者理论研究》详细论述了周恩来在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对领导者内涵、领导性质、领导者立场、正确领导过程、领导者用人、领导方式、领导者与领导机关关系、领导艺术、领导者作风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鲜内容,也为当代领导干部审视言行提供了参照,为当代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的集中概括提供了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