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他在工厂至住所的一条炉灰渣铺就的1500多米长的小路上,风雨无阻地往返,这就是著名的 小平小道 。小平同志在小道上观察、思考、等待,用稳健的步伐走出了一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大道,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著名文化学者朱虹以长达五年的深入研究,披览大量资料,考察历史现场,采访事件亲历者,倾力完成了《小平小道》的创作。全书讲述了小平同志在江西劳动锻炼的特殊经历,记录他在小平小道上对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探索了一代伟人在困厄中的心路历程,展示其身处逆境仍然葆有的伟人风范、坚定信念和崇高境界。本书兼具历史的真实性、厚重感与文学叙述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在新时代继
......
本书选取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历史开天辟地大事变诞生的特殊年份,全方位挖掘日后成为伟大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在这一年的行迹经历、心路变化与成长历程,探讨这位伟人的人生底色,以及这种底色对他一生抉择的必然影响。为年青一代更真实生动地了解成长中趋于成熟的青年毛泽东提供了确实可依的读物。 本书将叙述历史的故事性与真知灼见的史论分析相结合,以故事吸引读者阅读,以史论表达新意与认知高度,是一本角度、形式都比较新颖,贴近时代的通俗读物。
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著名的演说家、律师。这位 伟大的解放者 领导了针对南方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为美国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本书是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扛鼎之作,也是他一生中撰写的*一部传记。作者以其感人至深的笔触,生动再现了一个内心忧郁、富于理想、愈挫愈勇、满怀仁慈之心的林肯形象。林肯的从政之路充满坎坷和失败,但追求平等的政治理想却一直支撑着他屡败屡战,直至*终入主白宫。这位平民总统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相信会让每一位读者唏嘘不已。
陈长江、赵桂来著的《毛泽东最后十年》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毛泽东同志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的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接见红卫兵”、林彪“九一三事件”等重大鲜为人知的情节和片段,为有志于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史实资料和史实依据,更为全面理解一代伟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
《的故事》以同志的生平为基本线索,选取一系列重要的、感人的事例写成故事,编撰成书。 本书由编著者从一手史料和亲历者中收集整理的的故事组成,不同于传记,这些故事 短小、简练、感人,教育性强,易于阅读 。这些故事有来自同志关系密切的老同志、老战友和亲友的回忆,也有来自流传于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人民的事迹。 这些故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一战线、群众工作及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等,多侧面、多角度,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传奇曲折的人生历程、忠贞不渝的党性品质、光明磊落的英雄情怀和大智大勇的伟人风采,是一本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通俗读物。
这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书,记录了周恩来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19年以后,在黑暗与光明的重叠里,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周恩来也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为 中华腾飞世界 而奋斗的历程中。在这个历史背景下,1920年,周恩来赴法留学,直到1924年才回国。作者在巴黎实地探访周恩来的足迹,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治学方法,基于大量资料和史料,考证了青年周恩来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的生活、学习经历,详细叙述了周恩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未来的思考,记录了他由此走向共产主义道路的历程。 本书将周恩来留法时期求学和革命思想的形成,置于整个20世纪20年代欧洲社会形势和国际共运的大背景下,说明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共分为三卷:《会谈卷》记录了从1964年到1986年,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和中外记者时的谈话内容,涉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政策、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西藏问题、对毛泽dong的评价等问题。《会议卷》记录了从1938年到1987年,邓小平参加的有关会议,并对邓小平在会议中所作的重要讲话、对一些政策问题的阐述、处理民生要务的方法和态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析。《演讲卷》记录了从1943年到1988年邓小平的历次重要演讲。内容涉及国家建设、干部选拔、军队国防、财政、教育、党内思想等诸多方面。
聂荣臻( 1899 — 199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江津县人。早年在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参加北伐、筹划南昌起义、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纵队政治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八路军一五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卫戍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北平市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中央兵工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军衔实施委员会” 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
本书是日本学者冈本隆司为李鸿章和袁世凯所作小传,讲述了这两位清末民初政坛的枢纽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处的时代。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 ,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阴险的权术者”。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 ,甚至当上皇帝呢?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文化大革命”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场内乱,是一场浩劫。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岁月中,邓小平两次被批判打倒,历经磨难。本书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迭宕起伏的政治历程和他的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和理性的思考,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诸如,毛泽东对邓小平的批判和保护,邓小平同林彪、“四人帮”的坚决斗争,邓小平对儿女的亲情和关怀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胆识,以及与普通人一样的儿女情怀。本书装帧考究,印制精美。全书39万字,插有珍贵照片130多幅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的手迹主要反映陈云在 1949 年以前的革命生涯 , 包括他在商务印书馆当学徒、走上革命道路、领导农民暴动等内容;第二部分的手迹主要反映了陈云在 1949 年以后改革开放之前关心和参加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包括领导经济战线的工作、关心国家基本建设、关注军队建设等内容;第三部的手迹主要反映了陈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关心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包括关心文化、农业等工作,呼吁提拔青年干部,怀念*、刘少奇等老战友,提倡保护环境等内容;第四部分的手迹带有总结性质,所反映内容贯穿了陈云的一生,包括重视调查研究、面对逆境不妥协、提倡不断学习等内容。此外,每幅手迹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再加上很多手迹书写的时间并不是与所反映的事件一一对应,因此,经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商定,本书的隔页不取
......
毛泽东和林彪,一个是历史巨人,一个是一代名将,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当然,就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而言,林彪与毛泽东相比,自然是远远难经望其项背的。但两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实在又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多少带点神秘色彩的话题。本书就是揭秘他们从革命战友到分道扬镳的历程。
马赛罗?穆斯托是 知名的马克思学学家,他一直致力于基于MEGA2对马克思进行 为深入的解读。他的作品《卡尔?马克思的晚年岁月:一本知识分子传记》(2016年发行 版)一经出版就获得各方好评,并多次再版和翻译成多国语言。在这本著作中,穆斯托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以及对他思想的研究在 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动力。1998年重新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历史批判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NEGA2)对于全面重新评价马克思的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部作品中穆斯托通过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晚年马克思本(1881-1883年)的生活经历和著述进行分析,这部分著述在至今已经出版的MEGA2中还未出现。穆斯托试图通过研究马克思已发表的那几年的作品中所的内容,还要研究他未完成的手稿中所包含的问题和疑问,从而挖掘马克思晚年思想及其特征,试图为当代读者提供了充分
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 部全面的约翰·洛克传记。本书以历史系年为序,描述并解释了洛克的思想及其接受情况,同时旁征博引,涉及洛克与朋友的亲密友谊和热诚交往的私人生活细节,以及他在越来越引发关注的公共生活中参与的角色,包括牛津大学的导师、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合作者、尽职尽责的公务员。全书以十章的篇幅结构系统地论述了洛克的方方面面。包括洛克在法国、荷兰等地的生活学术经历。全书详略得当,脉络清晰,是一部人们期盼已久的洛克传记。
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充满智慧的毛泽东,不为人知的毛泽东。 走近毛泽东,学习毛泽东。 毛泽东,似乎已成为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尽管他逝世已近30年,尽管人和世界都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依然时常热烈的谈论他,绕有兴趣地阅读各种各样有关他的书籍。 本书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的眼光,那些不同时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秘书、军事参谋、警卫、医生、护士、机要员、管理员、炊事员、乘务员、司机、摄影记者等的眼光,引领读者,更真实、更全面、更迅速地触摸到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真实的再现毛泽东的工作、生活、情感。
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 部全面的约翰·洛克传记。本书以历史系年为序,描述并解释了洛克的思想及其接受情况,同时旁征博引,涉及洛克与朋友的亲密友谊和热诚交往的私人生活细节,以及他在越来越引发关注的公共生活中参与的角色,包括牛津大学的导师、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合作者、尽职尽责的公务员。全书以十章的篇幅结构系统地论述了洛克的方方面面。包括洛克在法国、荷兰等地的生活学术经历。全书详略得当,脉络清晰,是一部人们期盼已久的洛克传记。
本书是收录“叶永烈精品书系”的“红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品。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还有一个是蒋介石。” 本书作者正是选择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视角,透过国共两党的领袖蒋介石和毛泽东以及周恩来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边谈边打,边打边谈,把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浓缩于本书之中。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乐与蒋介石都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