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对照《曾国藩家书全编》共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至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人的一千二百五十余封家书,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其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谈家常琐事,有的讲做人的道理,有的论治学的方法,有的说处理人际关系和为官之道。同时,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总括一句,他是教给我们要立志做个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所说的话,也都是曾国藩曾经身体力行的经验总结,见解深刻,读来受益匪浅。 本书按曾国藩一生行迹分四个时期:在京为官时期、镇压太平天国时期、镇压捻军时期和办理天津教案时期。并且每篇之后均加以详细注释,是曾国藩一生思想经历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使广大读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河南三门峡陕县硖石乡)。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特别是在玄宗朝早期为相,以“十事”做为施政的纲领,辅佐玄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政革:引荐贤者,裁汰冗员;抑权贵,黜罢不肖,使官吏各尽其职,改变了过去“宰相十几人,台省要职不可数”的情况,出现了“天子责成于下,而权归于上”的局面。姚崇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姚崇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
这套丛书由十四册组成,均为内蒙古地区实力派作家创作完成。这套书中有写匈奴、鲜卑、乌桓的,也有写辽、金、西夏和蒙元的,基本囊括了我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不同族属中的不同人物,有帝王也有平民,有男人也有女人。在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北方民族跨越阴山步人中原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每位作者在创作中、我们在编辑中都注重不拘泥于旧说,更不拾人牙慧,大胆在作品中表述独立的见解,但我们更注重,在对人物和事件的认识上虽可和成说不尽相同,但在史实上却不杜撰,更不戏说,尽量达到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描写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故事,用其中蕴含的或高昂或哀婉的场景,让人们重温一段历史,与中国北方民族进行亲密接触,在读故事中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气节。
长期以来,无论褒贬,封侯拜相的曾国藩都是被作为成功人士的典范来示人的,在他的身上被人为地涂抹上了太多的神秘与光环,对他的所谓立德立言立功的丰功伟绩更是啧啧赞赏。其实,曾国藩的成功和其他任何人士的成功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经历了无数的坎坷、起伏、窘困与险恶,甚至是生死系于一线的人生劫难。而这种境遇才是曾国藩一生的真实写照。本书透过曾国藩表面的光鲜和神幻,揭秘其一生中所历经的典型的困窘险难,引领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更加现实、真切、平凡的曾国藩。
周公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代*位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周公旦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西周建国前后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周公旦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