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期。在东征、北伐战争中,受到血与火的洗礼。1933年春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成为*早参加对日作战的中国军队将领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又先后身经保定战役、漳河战役、徐州会战、豫西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大小百十战。特别是1943年,身为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和副总指挥的郑洞国将军,与盟军将领史迪威、索尔登等一起,率部反攻缅甸,横刀国门,大振国威。十四年抗战,郑洞国金戈铁马,纵横驰骋,以赫赫战功跻身为一代中国抗日名将。 郑洞国将军是一位具有朴素爱国思想的正直军人。大革命失败后,由于思想局限,他在痛苦和彷徨中,与曾在东征、北伐战场上并肩战斗过的共产党人分道扬镳;1948年秋,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他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这次重要抉择,使
本书作者回忆她和周总理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往事。 从常人的角度看周恩来,看到的是一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标准像; 从家人的视角再看周恩来,会发现他更为深邃复杂的人格魅力; 这幅真实展现周总理的全景图,对很多细节的记录,读来莫不令人感动、伤怀…… 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自幼在总理身边长大,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他老人家许多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事,通过深刻的思考、饱蘸深情的笔触,她将这一切传达出来,成为部亲人回忆总理的作品。
近现代史中,关于西安事变,关于张学良,相关的回忆录、口述史料不可谓少,但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张学良的夫人于风至却一直淡出人们的视野。其实,早往1989年,于风至临终前的一年就留下了一份口述回忆录,并交代在她与张学良等人百年之后公诸于世。这份回忆录由于凤至女士的义子萧朝智记录整理而成,保存于美国张学良历史研究中心。 这是一份向历史负责的证言,是为丈夫争取自由奋斗到最后一息的悲情绝唱,首次披露了与少帅结合和“离婚”等家族及政坛的内幕秘闻。于凤至夫人在晚年病重感到来日无多的情况下,遵照当年离别时张学良的嘱托,将西安事变等内幕实情公诸于世,同时回顾自己与张学良共同经历的大起大落的人生之路。书中一些珍贵历史照片为首次大陆公开出版。
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领导内蒙古民族解放和振兴的杰出领袖。 本书全面记述乌兰夫同志革命经历和公务活动的记录,客观地反映了他的光辉一生和不朽业绩。其明显特点是:史料丰富翔实,语言直白淳朴,适合不同读者的需要。 乌兰夫同志的奋斗史,同内蒙古和全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这部传记,也可以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和学习近现代史的必要读物。
蒋介石统治大陆22年(1927年—1949年),统治台湾26年(1950年—1976年)。台湾时期是他一生不可或缺的时期,也是一个较有作为的重要时期。 《蒋介石在台湾》是记述蒋介石在台湾26年大型全景式史实著作,首次披露蒋介石台湾秘史,精彩介绍台湾“复兴”历程。“反美大浪潮始末”为《蒋介石在台湾》第四部,主要叙述1957年台北爆发五二四反美暴动的前因后果以及由此引起的台湾政坛剧烈震荡,以蒋介石与美国的复杂关系说明台湾的内外危机,讲述台湾政坛围绕蒋经国少壮派和夫人派之间展开的较量和斗争。全书首次真实披露蒋氏父子与中共“和平谈判”的起因和无果而终的历史真相。全书史实准确,内容详实,是一部难得的研究蒋介石在台湾历史的佳作。
他在中国革命处于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应运而生,挺身而出,.为遵义会议成功召开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在党和红军处于生死关头肩负起了中国共产党负总责的历史重任。因为他的正确坚定决策,使得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地位一步步得到确立巩固。 在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袖的历史重任岗位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经历了风云激荡、惊心动魄的特殊岁月,其间先后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 在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中粉碎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战胜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最后落脚陕北: 确定高擎抗日救亡旗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点燃全中华民族的抗日烽火,领导全国人民抗战; 战胜王明机会主义,延安整风中起表率; 主动三次“让位”,坦然退出中央核心领导层…… 在这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始终凝聚了他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
本书结合孙中山的生平与思想,在对孙中山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进行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有侧重地研究孙中山追逐世界潮流,注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尤其是对孙中山与日本和海外华侨的关系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本书对孙中山与世界的关系用新的眼光,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论著。
谷文昌是我们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他深深地热爱人民,人民也由衷地热爱他。在他工作过的福建省东山县,老百姓逢年过节“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已成风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谷文昌,称赞他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要求县委书记以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同志为榜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2003年,中央组织部曾下发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为人民利益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
《蒋介石日记秘闻》辑录了 蒋介石自1915年至1945年间的日记,内容涉及家庭、军事、政治、党务、外交等多方面。作者结合大量相关档案资料和文献,进行公正客观的解读,不仅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蒋介石,也会带领读者进入中国近代历史上这个风云人物的精彩内心世界。
本书为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将军的传记。吴石原系国民党高级军事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1947年开始秘密为中共工作,后按组织意图赴台湾执行任务。1950年春因中共台湾省工委遭敌破坏,吴石受牵连而被捕,该年夏天英勇殉难,被人民政府追革命烈士。“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这是毛泽东1950年1月上旬写下的一首赞“密使一号”的五言绝句,也是毛泽东惟一一首赞扬隐蔽战线英雄的诗。1975年12月20日,周恩来总理在病危之际曾说:我党不会忘记在台湾的老朋友。其中提到两位,一位是当时还健在的张学良将军,另一位就是已经牺牲了的吴石将军。
本书是冯玉祥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 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结拜为兄弟,由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两人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因此,冯玉祥对蒋介石的了解可谓入骨三分。本书以大量的事实讲述了蒋、冯之阕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揭露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让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全面了解蒋介石,具有非常珍责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论述观点振聋发聩,值得阅读和收藏。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