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于1954年由美国蓝登书屋出版,全书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回忆了他的在华经历,后3章则是他的反思与总结。全书记述了作者对其个人事业的选择、传教士在中国的使命、燕京大学的创建历程、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的经历以及二战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参与的对华事务等。 作为在近代中国史、教育史和中美关系史方面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司徒雷登的回忆录保存了许多关于当时史实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者的个人成长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等因素,书中的论述和观点不尽正确,有些甚至偏颇,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予以注意。
我总结唯有三件事可做:艺术、行动和爱情。 乔治 蓬皮杜 我之所以喜欢艺术,正是因为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且能够让人轻松地切换时空。古典艺术看到的是过往和历史,当代艺术看到的是现实和发现。 克洛德 蓬皮杜 这部作品由蓬皮杜之子阿兰 蓬皮杜和致力于想象力对权力影响研究的法国记者塞萨尔 阿尔芒共同执笔,讲述了被艺术、爱情和信仰支撑的蓬皮杜夫妇的一生,同时展现了乔治 蓬皮杜在从政期间以个人的艺术天分建造的一个充满文化与现代艺术感的法国。 蓬皮杜夫妇1933年在拉丁区相遇,彼此一见钟情,相伴一生。二人拥有相同的艺术审美和天分,把对艺术的热爱融入公共和私人生活当中,建设了一个充满当代艺术气息家庭的同时,也设计了一个新的法兰西。在乔治 蓬皮杜从政期间,他将自己的艺术想象落实成许多有益于法国的
曾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的王芳,是一位传奇式人物:早年,他担任锄奸科长、保卫部长、敌工部长。解放后,杭州是毛泽东最喜欢去的地方,当时王芳担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肩负保卫工作重担,成了毛主席的“大警卫员”。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又因经手侦破“18号案件”——揭发江青匿名信案件,熟知江青的不可告人的丑史,被江青点名押解北京、武装看管审查达七年之久;后经毛主席亲自批示,王芳这才获得自由。“四人帮”倒台之后,王芳担任预审组长,后又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检察员,参加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审查工作。“两案”结束后,出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87年重履公安,担任公安部部长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委。 往日,出于职业习惯,王芳对自己的过去守口如瓶。如今,王芳离休多年,为了保存珍贵
《瞿秋白传》以翔实的史料和扎实的文字功底,生动地记述了瞿秋白这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大名鼎鼎、风流倜傥式的重量级人物的悲剧一生。 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廖承志的一生丰富多彩,本书选取了其中重要事件和人物穿插连贯,以使读者对廖承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引用了中外知情人的珍贵回忆和一些学者的精辟论述。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廖承志的人物传记读本。廖承志的一生丰富多彩,但本书只能选取其中重要事件和人物穿插连贯,以使读者对廖承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还引用了中外知情人的珍贵回忆和一些学者的精辟论述,使得作品更具可靠性。 本书在中日关系史学会名誉会长吴学文指导下完成。他从1952年起就跟随在廖承志身边工作多年,廖公几次访日他都随团访问;本人研究日本和国际问题多年,积累了有关廖公的许多素材。这次我们又访问了肖向前、刘德有、
影片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周恩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宏伟大智,形象地展示了他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勃勃英姿,让中国人民充满了自豪感。影片所表现我周恩来鲜明的外交风格和高超的外交艺术体现了周恩来深刻的外交思想。可以说《周恩来外交风云》是新中国外交史的一部教科书。应影片导演傅红星同志之请,写此短文作为影片文字版图书的序言。
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每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确实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可借其“口述自传”仅完成了大约一半即病故,本书仅仅反映了他前半生的经历,抗战以后的部分未能完成。这和他在清华任教时立志用十年时间撰写出《中国近代史》的宿愿未能实现一样,给相关研究者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若干年前读过历史学家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书中简洁平淡的文
《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以陕甘边和陕甘宁边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为主线,生动记述了习仲勋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主要经历和卓著功勋,记述了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革命品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表达了老区人民对他的无限怀念和崇敬热爱之情。
《朴槿惠传: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内容提要:从青瓦台千金到无依无靠的平民孤儿,从落难公主到韩国首位女总统,她的人生不仅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奋斗逆袭史。更是一部韩国近代史,清晰地记录着韩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朴槿惠传: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是书作者郑文阳携手独立政评人郝火炬博士联袂推出的力作,是目前朴槿惠传记作品中的全面、详实、客观的一部。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天下第一山”(朱德语)。 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从井风山开始,武装打造了一个红彤彤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东方大国。经过76年的世纪风雨和战火的洗礼与淬砺,人们现在已越来越清晰地取得一种共识。 1927年毛泽东引兵井冈,“做革命的山大王”;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殷切嘱咐“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毛泽东革命生涯中两次重大转折,都与井冈山相关联。本书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在井冈山这一特殊环境中展现的革命豪情、政治智慧、英雄气概,表现了毛泽东鲜明的个性和富有魅力的人格。
《克林顿战争》描述了发生在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一场长达八年之久的争夺总统权力的选战之争。作者为克林顿任期内的顾问,讲述了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期间一些耐人寻味的内部秘密……涉及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其中包括:毁灭性的科索沃战争,克林顿与美国国会间的政治冲突,充满争议的财政经济政策,极度困扰他的弹劾指控…… 作者在《克林顿战争》中还囊括了诸多手资料,其中包括:克林顿与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关系状况,在1997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击败阿尔·戈尔,在佛罗里达州奇迹般获胜的真实内情…… 正是由于作者与克林顿的特殊关系,书中分析的造成克林顿在美国声望两极化的原因、评价的克林顿时期的政策对后来美国政治的影响,才更具真实性、重要性、可鉴性。
《曾国藩研究(第3辑)》是由湘潭大学曾国藩研究中心主办、王继平教授主编的以研究曾国藩和近代湖南、近代中国为主要内容的图书。该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涉及曾国藩研究、晚清史研究、太平天国史研究等领域。其中,谢放、谢俊美先生分别对曾国藩的自强观、曾国藩在咸同年间的涉外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方之光、崔之清先生分别就晚清史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太平天国提出了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台湾学者钟文博先生认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邱捷、陈桦等先生亦有非常精彩的论述。总的来说,学者们在曾国藩研究、晚清史研究以及太平天国史研究等领域使用了新材料,提出了新观点,集中反映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