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武士女王》,这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一部扣人心弦的革命性传记。这位颇有争议的西班牙女王赞助了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向新大陆的远航,建立了异端裁判所,成为历史上具影响力的女性统治者之一。 伊莎贝拉出生的时候,基督教渐显颓势,奥斯曼帝国咄咄逼人地迅猛扩张。少女时代的伊莎贝拉受到了圣女贞德的激励。1474年,在绝大部分女性几乎没有任何权利的时代,二十三岁的伊莎贝拉挑战自己充满敌意的兄长和反复无常的丈夫,夺得了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的统治权。她此后的功勋业已成为传奇:结束了长达二十四代人时间的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斗争,迫使北非入侵者退回地中海,为统一的西班牙奠定了基础;赞助哥伦布去往西印度群岛的远航,并在罗德里戈 博吉亚(臭名昭著的亚历山大六世教皇)帮助下,通过谈判,为西班牙争取
本书是丘吉尔八卷本的官方传记的单卷本。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必须了解温斯顿·丘吉尔。这部长篇传记是耗时25年撰写的八卷本丘吉尔传记的单卷本。马丁·吉尔伯特为我们生动描述了丘吉尔的一生,探究了我们这个时代激烈而又引人入胜的政治事件背后的故事。本书突出体现了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的功绩,在英国最黑暗的时刻,丘吉尔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勇气,领导英国走出黑暗。 作者马丁·吉尔伯特是温斯顿·丘吉尔的助手之一,撰写了丘吉尔官方传记的前两卷。1965年,丘吉尔去世,吉尔伯特
本书是英语世界最非常不错的有关马克思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文献之一,是一部涵盖了马克思生活各个方面的传记。作为世界知名的马克思研究者,作者麦克莱伦积三十年之大成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工作和理
本书收入的文章共有39篇,大体分为四类。一类是作者对陈云同志的回忆;一类是作者对陈云同志生平事迹的论述;一类是作者对陈云同志思想方法、党建思想和经济思想的论述;一类是作者在各种研讨会、座谈会上对陈云研究工作发表的意见。这四类文章的种类虽然有些庞杂,但都围绕一个主题,就是论述陈云同志的思想、品德和贡献。
恺撒·奥古斯都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身处罗马的凶残政治的核心。通过 和斗争,成为罗马的 位皇帝,创立了一种延续许多世纪的体制,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统治 长达四十四年, 于公元14年寿终正寝。奥古斯都是臻于 的权术家、宣传家和表演者。 他有时冲动而情绪化,往往既冷酷无情又宽宏仁慈。 他希望自己的亲友都去扮演他赋予他们的角色。他放逐了拒不服从的女儿、外孙女和外孙。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难以准确把握的人。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著的《奥古斯都--从革命者到皇帝(精)》是多年来 部完整而详尽的奥古斯都传记。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凭借古代史料来解读奥古斯都和他的时代。
本书为德国有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传记。有别于一般传记的平铺直叙或是理性克制,本书对尼采叛逆而充满争议的一生的描述饱含着作者对这位伟大哲人的深切同情,在她优美而动人的文字中,我们不仅仅对尼采从童年
本书是一部既严谨又通俗的斯大林传记,全方位描述了斯大林这位苏联早期领导人一生的重要活动。斯大林是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人物,他对苏联的建设,对很多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乃至整个世界历史,都有巨大影响。斯大林从小失去父爱,具有鲜明的较为叛逆的性格,以及敢于冒险、勇于斗争的个性,这是他此后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列宁继承人的重要条件。他的个性,使他在苏联治国、治党、治军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历史功绩,留下过辉煌,但也带来了苦难。他是一个不乏魅力而又极富争议的历史巨人。
这部传记主要依据中央档案馆和一些地方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李先念的档案材料,参考同李先念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士写的回忆文章和对他们进行的访谈记录,历时6年,集体创作而成。它以翔实可靠的材料,记述了李先念投身革命,在战火中迅速成长为的红军年轻将领和军事家的经历,展现了李先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以坚定的信念、超凡的胆略、出色的才干,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美国人司徒雷登(JohLeightonStuart,1876-1962)是一位在近现代中美关系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2008年,司徒的骨灰安葬中国杭州并经媒体报导后,更增加了人们对这位曾经“别了”、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历史人物的探究兴趣。本书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其中包括司徒家人提供的从未公开过的照片,既有史料价值,也有收藏价值。本书是作者继《走近司徒雷登》之后的又一力作,较之前书更为全方位地介绍了司徒雷登的一生及其所处的时代,图片近300张,比《走近》增加200多张,着重撰写图片背后的故事。
靖任秋是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传奇人物。他1925年加入中共,此后近二十年,一直潜伏在国民党军队中,身居要职,孙殿英倚为心腹,戴笠对其收买,蒋介石召其面见。他周旋于国民党高级将领(如高树勋、廖运周、孙蔚如)和特务头子(如戴笠、徐恩曾、刘建群)之间,长期从事秘密工作、兵运工作、上层统战工作。近二十年里,他一直处于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圈套之中,明算暗算,无间无常,斗心斗智。他一生屡历险境,五次被捕,两次入狱。他不仅保持了气节,而且全身得脱,堪称奇迹。这本回忆录脱胎于靖任秋在“文革”隔离审查期间所写的交代材料,囚室面壁,冥思苦想,因而回忆详尽,生动可读。不仅细数隐蔽战线的斗争,而且对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百态、世风人情都有详述,堪称展现旧中国社会的一幅生动图画。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翔实的史料和丰富的内容,对20世纪下半叶作者亲身经历并参与领导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匈牙利事件、苏联出兵阿富汗内幕、苏联克格勃的一些重要间谍和反间谍活动、苏联同世界大国的外交关系,特别是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和90年代初的8.19事件及苏联解体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同时对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所在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和认真、痛苦的总结,立论精当,对了解和研究苏联问题和俄罗斯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革命前,他曾六次入狱;也有人说他曾做过沙俄密探。 苏联在他的领导下崛起,也曾因他而痛失许多国之栋梁。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是对抗法西斯的世界三巨头之一。 他不喜欢的儿子带着沮丧,战死在二战沙场,他的妻子阿利卢耶娃因忍受不了他的粗暴而。 他晚年病重时怀疑身边的医生是英、美间谍,拒绝使用任何药物。 …… 本书客观公正地再现了斯大林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是代哈佛留学生。 他是“四大家族”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