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从商生涯中,特朗普遭遇过无数高潮和低谷。在唐纳德·特朗普和梅瑞迪丝·麦基沃著的《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里,这位全世界最有名气的生意人将向你真诚地讲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挑战、挫折和斗争,以及他是如何将所有这些困境转化为成功的。 特朗普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众所周知。他在早期从事房地产时就明白,每项工程都会遇到无法预计的延期、阻碍和问题。他对逆境毫无畏惧,总是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这样的态度能够给你克服困难的力量,并最终帮助你取得成功。 本书每一章都包含了一个特朗普职业生涯中的励志故事及其心得,其智慧的行事哲学将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自身的缺点和失败。通过对自己各种戏剧性故事的讲述,特朗普给出了职场成功的几点经典建议: 1.从失败与挫折中伺机反击; 2.将巨大的挑战转化为更大的机遇; 3.
《李先念传(1909-1949)》内容包括苦水中泡大、率众参加黄麻起义、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铁流五千里、川陕谱新篇(上)、川陕谱新篇(下)、迎接抗战胜利、血染的征程(上)、血染的征程(下)、奔赴中原抗日前线等。
该书主要依据俄罗斯解密档案,对鲍罗廷1923年至1927年间在中国与国共两党、与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与共产国际驻华代表和苏联政府驻华顾问的复杂关系,进行生动和 系统的描述与研究,对鲍罗廷与国民党的改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鲍罗廷与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国民党对军队的改造,鲍罗廷与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等的关系,鲍罗廷与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鲍罗廷与蒋介石的崛起,鲍罗廷与北伐战争,鲍罗廷与迁都之争,鲍罗廷与武汉国民政府,鲍罗廷与加拉罕、陈独秀、瞿秋白、张国焘、张太雷、维经斯基、加伦、罗易、汪精卫、唐生智、冯玉祥等人的关系,鲍罗廷与二次北伐、与北伐战争期间的工农群众运动,鲍罗廷关于中国土地问题的主张,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及其经验教训等等,根据档案资料进行分析和研判。作为
......
《李先念传(1949-1992)(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建立和巩固湖北省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湖北省国民经济(上)、恢复和发展湖北省国民经济(下)、兼任武汉市委书记、市长、主持兴建荆江分洪工程、主管中南财经等。
恺撒·奥古斯都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身处罗马的凶残政治的核心。通过 和斗争,成为罗马的 位皇帝,创立了一种延续许多世纪的体制,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统治 长达四十四年, 于公元14年寿终正寝。奥古斯都是臻于 的权术家、宣传家和表演者。 他有时冲动而情绪化,往往既冷酷无情又宽宏仁慈。 他希望自己的亲友都去扮演他赋予他们的角色。他放逐了拒不服从的女儿、外孙女和外孙。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难以准确把握的人。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著的《奥古斯都--从革命者到皇帝(精)》是多年来 部完整而详尽的奥古斯都传记。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凭借古代史料来解读奥古斯都和他的时代。
拿破仑·波拿巴度过了较之所有世人的 不同寻常的一生。从1795年10月时扫荡巴黎街头造反者的年轻 兵军官,到1815年6月由于严重的指挥失误而遭遇滑铁卢之败,他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成功改造了法国和欧洲。在雾月政变成功掌权之后,他涤荡了法国大革命之后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战争中,他革新了战争的艺术;在和平时期,他再造了法国的法律,让教育和行政体系现代化,并促进了“帝国风格”艺术的繁荣发展,此外还有种种贡献。 为了打败它 顽固的敌人英国,他穷兵黩武发动对西班牙和沙俄的致命远征,不仅葬送了近五十万法国男儿, 使得他缔造的帝国开始瓦解, 终遭遇滑铁卢之败并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 终因为胃癌去世。考察完他的一生,作者认为拿破仑不是一位极权独裁者,尽管他行使 庞大的权力,但他也没有变得暴虐无道、报复
\"拿破仑,法国近代 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以个人非凡的努力,27岁成为军事统帅,30岁成为法兰西 执政官,35岁加冕为法兰西 帝国皇帝。他曾经征服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地区,让整个欧洲为之颤抖。他不仅创造了法国的历史,也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历史。 本书是20世纪伟大的传记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代表作,被 为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 \"
毛姆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远比他的小说精彩百倍。1938年,64岁的毛姆写作了这部自传体作品,这是一本告白笔记,却分寸得当。从本书中你能读到一名职业作家对风格、文学、艺术、戏剧和哲学的理性思考,毛姆精
复旦大学历史悠久,在自然科学、医学、经济金融、政治外交、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享誉中外。百年来,对中国现代化的进展,贡献卓著。复旦大学在近代中国人物和档案文献研究方面,也有相当的积累和成果,并积极与海内外学术机构交流合作。 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是世界的智库,除了杰出的学者之外,还有享誉全球的图书及档案蒐藏。自1919年创办以来,胡佛研究院档案馆一直注重近代人物档案文献的征集、整理和开放,最近更扩大近代中国档案的蒐藏及研究。新
美国人司徒雷登(JohLeightonStuart,1876-1962)是一位在近现代中美关系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2008年,司徒的骨灰安葬中国杭州并经媒体报导后,更增加了人们对这位曾经“别了”、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历史人物的探究兴趣。本书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其中包括司徒家人提供的从未公开过的照片,既有史料价值,也有收藏价值。本书是作者继《走近司徒雷登》之后的又一力作,较之前书更为全方位地介绍了司徒雷登的一生及其所处的时代,图片近300张,比《走近》增加200多张,着重撰写图片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一生都与莫斯科有着不解之缘。 30岁的毛泽东入选中央局,得益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赏识;然而从莫斯科回来的政治局领导人之一张闻天到苏区一年竟然从没想到要了解一下毛泽东有什么本领;俄国人把毛泽东视为“亚洲的铁托”,斯大林、莫洛托夫竟然当面批评毛泽东,毛泽东气愤地回忆说:“我在鼻子里笑他们,一声不吭……”;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披露惊人内幕,斯大林一夜之间威信扫地,毛泽东表示中国不能摘斯大林的像;赫鲁晓夫传过话来:“如果你们要斯大林,我们可以把他的尸体搬到你们北京去”;毛泽东决定转入反攻,不怕分裂,来一个“大闹天宫”;边界冲突忍无可忍,大战来临,林彪差点下令炸掉密云水库……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国历 除彼昨大帝一世外第二个拥有“大帝”称号的人,如果说彼得一世曾为俄国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口的话,那么叶卡捷琳娜二世则 是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其统治期间,俄国的领土无论在南方或西方,都达到了它的天然边界。本书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记,展现了其成为帝皇的一生。
尼·伊·布哈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著述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以至文化和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他在每一个学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尤其值得注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对布哈林的主要理论观点作了系统考察,评介了布哈林在帝国主义理论、国家理论、过渡时期经济学、新经济政策: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等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评述了布哈林同斯大林的争论,介绍了布哈林在30年代的生活和铁窗生涯,综述了国内外对布哈林问题的研究情况。本书原名《布哈林论稿》,再版时作者对个别部分作了增补,改正了某些刊误。 布哈林是列宁以后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的著述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以至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他在每个领域都作出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