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武士女王》,这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的一部扣人心弦的革命性传记。这位颇有争议的西班牙女王赞助了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向新大陆的远航,建立了异端裁判所,成为历史上具影响力的女性统治者之一。 伊莎贝拉出生的时候,基督教渐显颓势,奥斯曼帝国咄咄逼人地迅猛扩张。少女时代的伊莎贝拉受到了圣女贞德的激励。1474年,在绝大部分女性几乎没有任何权利的时代,二十三岁的伊莎贝拉挑战自己充满敌意的兄长和反复无常的丈夫,夺得了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的统治权。她此后的功勋业已成为传奇:结束了长达二十四代人时间的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斗争,迫使北非入侵者退回地中海,为统一的西班牙奠定了基础;赞助哥伦布去往西印度群岛的远航,并在罗德里戈 博吉亚(臭名昭著的亚历山大六世教皇)帮助下,通过谈判,为西班牙争取
亨利·基辛格,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国务卿”),20世纪美国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的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周恩来、有过多次热情的会见。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6年10月北京大学授予基辛格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这是全球第一部关于基辛格的传记全本。本书挖掘了这个复杂人物的性格和他所探索的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全书内容基于对基辛格本人大量的采访和其他150多个信息来源,包括美国前总统和基辛格的生意伙伴,引用了基辛格本人许多私人文书和机密文件,全面讲述了一个独一无二
本书是英语世界最非常不错的有关马克思生平及其思想的研究文献之一,是一部涵盖了马克思生活各个方面的传记。作为世界知名的马克思研究者,作者麦克莱伦积三十年之大成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马克思一生的生活、工作和理
奥古斯都(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神圣、优选的意思)来称呼他,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奥古斯都被认为是罗马很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作为一位独裁者统治罗马长达43年,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一段相当长的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凭借其掌握的丰富古代史料和娴熟的叙事技巧,以奥古斯都的军事和政治生涯为中心,全面、连贯地呈现了奥古斯都的一生。作者对奥古斯都的解读,既关注其戎马生涯,也注重他的从政经历;聚焦于奥古斯都本人,又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中,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生动的,集军阀、独裁者、“祖国之父”形象
恺撒·奥古斯都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身处罗马的凶残政治的核心。通过 和斗争,成为罗马的 位皇帝,创立了一种延续许多世纪的体制,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统治 长达四十四年, 于公元14年寿终正寝。奥古斯都是臻于 的权术家、宣传家和表演者。 他有时冲动而情绪化,往往既冷酷无情又宽宏仁慈。 他希望自己的亲友都去扮演他赋予他们的角色。他放逐了拒不服从的女儿、外孙女和外孙。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难以准确把握的人。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著的《奥古斯都--从革命者到皇帝(精)》是多年来 部完整而详尽的奥古斯都传记。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凭借古代史料来解读奥古斯都和他的时代。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克莱伯恩·卡森博士于1985年受马丁·路德·金的家人之邀,主持“马丁·路德·金博士文稿项目”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卡森博士用马丁·路德·金自己的语言,为他编纂成了这部历史性自传。马丁·路德·金是一名纯良友善、勤学好问的学生,从小就勇敢反抗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位勇于献身的年轻牧师,时时拷问着自己信仰的深度,探索着人类智慧的极限;是一位满怀爱意的丈夫兼父亲,努力寻求家庭生活与日益增加的公众事务之间的平衡;更是一位深思远虑、享有世界声誉的领袖人物,世界各地人民的平等愿景让他时刻激情昂扬。 这部自传娓娓道来,洞见肺腑,反映了马丁·路德·金这位非凡人物宽广的胸襟、深刻的思想,以及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更涉及了往日很少被论及的马丁·路德·金对当今世界上最杰出、最富有争议的一些人物,如圣雄甘地
美国人司徒雷登(JohLeightonStuart,1876-1962)是一位在近现代中美关系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2008年,司徒的骨灰安葬中国杭州并经媒体报导后,更增加了人们对这位曾经“别了”、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历史人物的探究兴趣。本书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其中包括司徒家人提供的从未公开过的照片,既有史料价值,也有收藏价值。本书是作者继《走近司徒雷登》之后的又一力作,较之前书更为全方位地介绍了司徒雷登的一生及其所处的时代,图片近300张,比《走近》增加200多张,着重撰写图片背后的故事。
革命前,他曾六次入狱;也有人说他曾做过沙俄密探。 苏联在他的领导下崛起,也曾因他而痛失许多国之栋梁。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是对抗法西斯的世界三巨头之一。 他不喜欢的儿子带着沮丧,战死在二战沙场,他的妻子阿利卢耶娃因忍受不了他的粗暴而。 他晚年病重时怀疑身边的医生是英、美间谍,拒绝使用任何药物。 …… 本书客观公正地再现了斯大林波澜壮阔的一生。
奥古斯都(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 屋大维 图里努斯,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 奥古斯都 (神圣、至 尊的意思)来称呼他,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 神 的行列,并将8月称为 奥古斯都 月。奥古斯都被认为是罗马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作为一位独裁者统治罗马长达43年,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一段相当长的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史称 罗马和平 。 阿德里安 戈兹沃西凭借其掌握的丰富古代史料和娴熟的叙事技巧,以奥古斯都的军事和政治生涯为中心,全面、连贯地呈现了奥古斯都的一生。作者对奥古斯都的解读,既关注其戎马生涯,也注重他的从政经历;聚焦于奥古斯都本人,又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中,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生动的,集军阀、独裁者、 祖国之父 形象于一身的奥古斯
这本回忆录是为那些即将跨进2000年的现代人而写的。一些生活的片断,哪怕是苦涩的回忆,若不落笔成书,将永远在历史中消失,如过眼烟云,无影无踪。而当我独自守着一张张稿纸,又不能不考虑这些手稿的命运,在读者的印象里,生命短促、时不待人。往事稍纵即逝,它将从我们封闭的门前匆匆而过,它是不会叩门的。
在《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中,戈尔巴乔夫以坦诚的笔触回顾了如何从高加索地区的农民儿子成长为苏联☆高领导人的励志传奇,真情叙述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情感经历,披露了苏联解体前后不为人知的内幕。在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再次对新思维、公开化、戈式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等政治事件进行了睿智而成熟的思考。全书共分三个部分。di一部分“我的大学”讲述了作者二战时期的童年和战后的求学经历,首次毫无保留地披露了他与夫人赖莎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第二部分“登顶之路”讲述了作者在边疆区从事的共青团和经济工作,以及到莫斯科后分管的苏共中央农业部工作。戈尔巴乔夫是苏共中央☆年轻的政治局委员,1984年契尔年科去世后,在葛罗米科等的支持下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耀眼的经济工作成绩和良好的人脉关系是他问鼎
本书是丘吉尔八卷本的官方传记的单卷本。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必须了解温斯顿·丘吉尔。这部长篇传记是耗时25年撰写的八卷本丘吉尔传记的单卷本。马丁·吉尔伯特为我们生动描述了丘吉尔的一生,探究了我们这个时代激烈而又引人入胜的政治事件背后的故事。本书突出体现了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的功绩,在英国最黑暗的时刻,丘吉尔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勇气,领导英国走出黑暗。 作者马丁·吉尔伯特是温斯顿·丘吉尔的助手之一,撰写了丘吉尔官方传记的前两卷。1965年,丘吉尔去世,吉尔伯特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屠杀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的幕后操纵者,他是天生的恶魔吗?在这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叙事可读性的经典传记中,罗伯特·格瓦特试图为这一令人困惑的人性问题给出逻辑一致的解释。通过对海德里希一生的剥丝抽茧式分析,格瓦特揭示了一个典型纳粹党徒的邪恶心路历程。 海德里希出生于德国中上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音乐家。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是一名具有专业水准的小提琴手。他还酷爱运动,有着卓越的运动技能。海德里希高中毕业后加入了德国海军,但在1931年春天,因私生活处理不当而被海军遣散。离开海军之后,陷入迷惘的海德里希深受其未婚妻一家的影响,开始拥抱纳粹主义,并经友人介绍结识了纳粹党卫军优选长官希姆莱。希姆莱让他负责党卫军的情报工作。海德里希熟谙并充分利用了纳粹政权
恺撒·奥古斯都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身处罗马的凶残政治的核心。通过 和斗争,成为罗马的 位皇帝,创立了一种延续许多世纪的体制,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统治 长达四十四年, 于公元14年寿终正寝。奥古斯都是臻于 的权术家、宣传家和表演者。 他有时冲动而情绪化,往往既冷酷无情又宽宏仁慈。 他希望自己的亲友都去扮演他赋予他们的角色。他放逐了拒不服从的女儿、外孙女和外孙。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难以准确把握的人。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著的《奥古斯都--从革命者到皇帝(精)》是多年来 部完整而详尽的奥古斯都传记。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凭借古代史料来解读奥古斯都和他的时代。
《民国十大特务》选取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十大特务,他们是:赵秉钧、徐恩曾、戴笠、郑介民、毛人凤、李士群、丁默邨、康泽、唐纵和曾扩情。在中华民国短短三十七年的历史中,特务横行,暗杀破坏不断,正是因为这些特殊人物的存在,以及他们暗地里所从事的秘密活动,使得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变得扑朔迷离,甚至离奇诡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扫描,呈现他们曲折而复杂的人生道路,揭示他们所从事的秘密活动,考察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我们还原民国历史,认识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极有价值。
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只有六人足以称得上为大政治家。唐代名相李德裕就是其中之一。 起初,李德裕被政敌排挤到浙江西部主政。那里刚经历战火,一片狼藉,百废待兴。在他的治理下,没过几年,当地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刚把浙西治理好,朝廷又让他去四川西部主政。当时,西川地区属于边境,正在发生兵乱。李德裕去后,很快就平息了战事,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活动。 凭借出色的政绩,李德裕终于登上了宰相之位,辅助唐武宗开创了“会昌中兴”。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武宗去世,宣宗即位,政敌复出,他再度被贬,去了遥远的海南岛。 李德裕在海南也没闲着,致力于在当地传播中原文化,发展生产力,成为海南最早一批开发者。 在政治斗争中,李德裕是个失败者;在历史上,他却以成功者的姿态,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