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都(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神圣、优选的意思)来称呼他,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奥古斯都被认为是罗马很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作为一位独裁者统治罗马长达43年,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一段相当长的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凭借其掌握的丰富古代史料和娴熟的叙事技巧,以奥古斯都的军事和政治生涯为中心,全面、连贯地呈现了奥古斯都的一生。作者对奥古斯都的解读,既关注其戎马生涯,也注重他的从政经历;聚焦于奥古斯都本人,又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中,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生动的,集军阀、独裁者、“祖国之父”形象
恺撒·奥古斯都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身处罗马的凶残政治的核心。通过 和斗争,成为罗马的 位皇帝,创立了一种延续许多世纪的体制,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统治 长达四十四年, 于公元14年寿终正寝。奥古斯都是臻于 的权术家、宣传家和表演者。 他有时冲动而情绪化,往往既冷酷无情又宽宏仁慈。 他希望自己的亲友都去扮演他赋予他们的角色。他放逐了拒不服从的女儿、外孙女和外孙。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难以准确把握的人。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著的《奥古斯都--从革命者到皇帝(精)》是多年来 部完整而详尽的奥古斯都传记。阿德里安?戈兹沃西 凭借古代史料来解读奥古斯都和他的时代。
美国人司徒雷登(JohLeightonStuart,1876-1962)是一位在近现代中美关系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2008年,司徒的骨灰安葬中国杭州并经媒体报导后,更增加了人们对这位曾经“别了”、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历史人物的探究兴趣。本书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其中包括司徒家人提供的从未公开过的照片,既有史料价值,也有收藏价值。本书是作者继《走近司徒雷登》之后的又一力作,较之前书更为全方位地介绍了司徒雷登的一生及其所处的时代,图片近300张,比《走近》增加200多张,着重撰写图片背后的故事。
尼·伊·布哈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著述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以至文化和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他在每一个学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尤其值得注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对布哈林的主要理论观点作了系统考察,评介了布哈林在帝国主义理论、国家理论、过渡时期经济学、新经济政策: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等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评述了布哈林同斯大林的争论,介绍了布哈林在30年代的生活和铁窗生涯,综述了国内外对布哈林问题的研究情况。本书原名《布哈林论稿》,再版时作者对个别部分作了增补,改正了某些刊误。 布哈林是列宁以后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的著述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以至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他在每个领域都作出了自己的
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人,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之一。曾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等职。在遵义会议上的关键一票,对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功不可没。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传达共产国际支持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重要指示,使这次全会实现了在正确路线基础上的统一和团结。率先提出的“毛泽东思想”的概念,为中共七大所肯定,在全党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在外交工作方面卓有建树。 《王稼祥传》经过胡耀邦、胡乔木、王震、习仲勋等批准立项,中共安徽省委负责组织领导,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作者在大量收集和整理王稼祥生平活动
黄仁霖(1901—1983年)在国民党军政界的职务不高(退休前的最高军衔是中将),但是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却使他的回忆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足以填补中国近现代史资料中的某些空白。例如:九一八事变后他陪同国联秘使装扮成教会人员,冒着巨大风险潜入沈阳城秘密调查日军侵略实况,国联就是在他们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派出“李顿调查团”来华的;西安事变的第二天,他即受宋美龄之托与蒋氏顾问端纳飞赴西安,在见到蒋介石之后也被张学良扣留,12天后与蒋介石、宋美龄飞离西安(封面上的照片即西安事变后黄仁霖与端纳和蒋介石的合影),到南京后又负责软禁少帅,多年后,他又为赵四小姐主婚嫁给张学良;1943年他作为蒋介石、宋美龄的随从飞赴开罗参加三巨头会谈,全程照料蒋氏夫妇的生活起居,并奉蒋介石之命直接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
2009年5月23日,一代“草根”总统卢武铉与世长辞,究竟是畏罪,还是以死谢罪?一时间孰是孰非,众说纷纭。本书力求为您拨开重重迷雾,详细剖析导致卢武铉身亡的各种因素,进而追忆了卢武铉跌宕起伏的一生,从早年的艰苦生活到青年时代的奋斗历程,再到中年时期的政治抉择,角逐并当选韩国第16任总统。就任总统后的卢武铉与麻烦一路同行,并成为韩国历史上个遭到弹劾的总统,卸任后,麻烦并没有离他远去,而是卷入了亲人的贿赂漩涡,最终坠崖身亡。
这本书不仅仅是重述1929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更与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困境息息相关。想了解罗斯福总统是如何带领美国人面对危机、处理危机、走出危机的吗?这本书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一切,并将一个真实的罗斯福还原在世人面前。
三年困难时期,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同志按照中央部署带领中央工作组到河南省长葛县蹲点调研,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反“五风”纠正“左”的错误,为扭转当时河南和全国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历史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武中宪编写《习仲勋在长葛》这本小册子,就是为了缅怀老一代无产革命家实事求是、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精神和作风,为当前全国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提供一份可供借鉴的重要学习资料。 《习仲勋在长葛》这个集子寄托了人民对习仲勋同志的无限怀念和衷心爱戴之情,对于人们了解和认识习仲勋同志在长葛工作的真实情况很有帮助,对于丰富这一时期的党史材料也很有意义,是一部值得推荐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
《房玄龄传》房玄龄,中国封建社会的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他,终生“效父清白”的饱学之士,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他,智能高超、功勋、地位显赫。但他,才伟,善用伟才;嘉谋,敏行慎吉;贵尊,自甘卑下;权重,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 《房玄龄传》是较为全面记述房玄龄这位大唐明相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