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 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 在盗宝者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斯坦因、华尔纳、卢芹斋,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黑手”? 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期,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一段历史,这些文物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中国人依靠艺术市场促使国宝回归的努力。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集忠、勇、智、仁等美德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历朝历代都高度推崇的智者和贤者的代表。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演绎和渲染下,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被捧上足智多谋、用兵如神、wusuobuneng的神坛。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却是一个充满谜团,有执着,有无奈,也有失败的有血有肉的人,他北伐未竟、壮志未酬的结局也充满了悲剧性。 本书以正史为据,以诸葛亮的生平为脉络,围绕多个关于诸葛亮的谜团,严谨、客观、详细地梳理了诸葛亮的生平和历史功绩,生动再现了诸葛亮真实鲜活的传奇人生。本书da的特点是在吃透史料的基础上,详细解释了诸葛亮人生故事中数以百计的有趣谜团。这些谜团既有后世传说中应当澄清的讹误,也包括尚有争议的话题,从而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深入了
作者运用翔实的档案文献,以及多年辗转多处采访到的一手资料,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还原了一个真实、鲜活的赵一曼。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她是如何从一个柔弱的南方女子变成一个叱咤风云的抗日女英雄的?答案就在书里。
顾义生著的《战国四公子》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力求展现四公子的传奇人生及其功过得失,至于某些细节则作适当艺术加工,以增强可读性和生动性。同时,将先哲时贤的一些精彩评论和历代诗人有关的名篇佳句穿插其间,以显示四公子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