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与世隔 ,并不容易。独居在洞穴,在海拔13200尺的喜马拉雅山雪洞,为期长达十二年, 显艰难重重。 丹津·巴默完成了这项不寻常的闭关修行。而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坚毅的修行者是英国人, 是位女士。她出生及成长于伦敦,十八岁皈依为佛教徒,二十岁到印度,二十一岁出家,成为第八世坎初仁波切的首批西方弟子。出家后,她在喜马拉雅山修行二十年之久。近年来,她奔波世界各地弘法,募捐筹建在印度的比丘尼寺院:迦萨丛林。 《雪洞》由英国 记者维琪·麦肯基执笔,平实而生动地记载了丹津·巴默的传奇悟道历程。是什么力量,令这位美丽的伦敦少女,离乡别井,跑到遥远、陌生而贫穷的喜马拉雅山?是什么力量,令这位西方现代女性,能够生活在男尊女卑的西藏传统僧团?是什么力量,令这位来自发达 的淑女,远离文明,独守雪洞
本书将《奇难杂症》、《奇难杂症续集》、《奇难杂症新编》三书的有关内容精选归纳而成,分概论和各病论治两大部分。在概论中,叙述杂病的辨证及治疗特点;在各病的论治中,按内科、外科、男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五官科介绍215种疑难病的诊治,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本书供临床医师、群众参考、应用。
康蚂著的《他在红尘看风景(弘一大师传)》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一生按照地理位置分为六个阶段,讲述了他童年在天津的成长、交游;青年在上海、东京求学、生活;壮年回到祖国后做老师、做编辑; 在虎跑寺出家的人生轨迹。作者由浅入深,通过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各个细节,全景式的展现了他的思想变化和艺术追求。
曹廷杰(1850~1926)字彝卿,湖北枝江人。清末边疆地理学者,中国近代史上个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历史、地理、古迹、社会经济作全面调查的人。其著述著作《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为我国东北史地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丛佩远、赵鸣岐编的《曹廷杰集/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收入了曹廷杰的部分著作。
本书是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夫人C.A.托尔斯泰娅1862-1910年间的日记。托尔斯泰夫人不仅智慧过人、个性独特、精力旺盛、勤奋,而有修养,并具有天生的文学资质、非凡的感悟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些决定了本书在对复杂忧郁矛盾与感情折磨着的女人心灵的展示方面格外贴切、真诚。这部日记中文版80年代初曾产生很大反响,此次出版为译者重新修订的精选本。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作家,人道主义构成了他作品的主旋律。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人民,几十年来,一个想法一直折磨着他,那就是“不可再在周围是一片赤贫的情况下,过可耻的生活了。”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以前并不为我们所知的托尔斯泰,一个个慢慢从家族中脱离出来、全身心投入到人道世界的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这是俄国大文豪——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罗什的贡献不仅在传 播印度佛学真髓,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佛学水平,而且在引进新的思维方式,促进了中 国人的理性思维,丰富、提升 了中国传统文化。罗什引进的般若中观学,当时给予魏晋玄学以极大的刺激,后来 又通过禅宗,施其影响于宋明儒学及宋元道教,渗透 于整个中国文化,成为传统文化肌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龚斌的这本《鸠摩罗什传》,以可靠史传为据写 成,忠实地描述了鸠摩罗什一生的经历。 《鸠摩罗什传》既具有学术的真实性,又具有传 纪文学的可读性,给佛教圈内外的广大读者提供了触摸鸠摩罗什这位文化名人、高僧的方便,对弘 扬佛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有其现实意义。
周良铁,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上海杂技团副团长,上海杂协副,中国技术魔术委员会副,上海魔术师俱乐部主任,美国靠前魔术师协会311分会副秘书长。《一壶魔术半世功:周良铁》一书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他的魔术人生。此外,本书还记录了一份周良铁访谈录,总结了他的从艺大事记。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王朝时期从印度迎请的 大师阿底峡(982-1055年)。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的仲敦巴·嘉瓦窘乃(1005-1064年)于1056年创建了热振寺(位于今林周县境内),正式开创出噶当派。在其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噶当派汇聚了众多的高僧大德,如开派导师阿底峡、创始人仲敦巴·嘉瓦窘乃经典支系传出者博多瓦·仁钦赛、“辩经”制度 者恰巴·却吉僧格等,对藏传 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即是对这些噶当派大师中的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噶当派的传承历史。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噶举派形成于藏传 “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大师的继承, 至达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一大名副其实的宗派。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 后来香巴噶举衰微而消失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 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在这些支派中,香巴噶举的桑定寺的寺主是女性,这是西藏 的女活佛;帕竹噶举的首脑于公元14世纪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取代了萨迎派在西藏的政治地位,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藏传 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派于公元13世纪 了活佛转世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藏传 的其他教派所采用,沿袭至今,成为藏传 有别于汉传 和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宁玛派是藏传 各教派中历史 悠久的一个教派,它形成于后弘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其久远的历史中,产生了诸多对藏传 有着重要意义的高僧大德,如密宗始祖莲花生大师,有“三索”之称的大索尔·释迦琼乃(1002—1062年)、小索尔·喜饶札巴、索·释迦僧格(1014—1074年),以及近代史学家格敦群培。本书即是选取这些众多宁玛派大师中的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历程的同时,了解宁玛派传播千年的辉煌历史。
萨迦派,是藏传 的重要宗派之一,其创立者是昆贡却嘉波(宝王,1034-1102年)。萨迦派是藏传 中 古老的教派之一,也是藏传 中 早传入汉地及蒙古地区的教派,在藏传 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历 ,萨迦派的祖师是 早成为帝师的,并开创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对祖国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缔造,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本书即是对萨迦派创建者昆·贡却嘉波,萨迦五祖萨钦耿噶宁波、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萨班贡嘎坚赞、八思巴,大乘法王贡嘎扎西坚赞、因明大师嘉色·陀美桑布等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萨迦派的传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