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思想家顾准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本书收录了他生前的三本日记:一本是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下放河南商城监督劳动时的日记;一本是1969年10月至1971年9月下放河南息县学部五七干校的日记;还有一本是顾准1972年10月到1974年10月在北京读书和生活的简单记录。这三本日记,虽然只是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录,蛤对于研究顾准思想的发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
已故思想家顾准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本书收录了他生前的三本日记:一本是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下放河南商城监督劳动时的日记;一本是1969年10月至1971年9月下放河南息县学部五七干校的日记;还有一本是顾准1972年10月到1974年10月在北京读书和生活的简单记录。这三本日记,虽然只是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录,蛤对于研究顾准思想的发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
是什么让中国龙获得如此影响深远、广泛的持久经济发展呢?答案可能有千百个,但最具有共识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改革”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是稳健“改革”创造出了巨大的中国红利。 谁发现了“改革红利”?谁把“改革红利”开采出来的?当然,发现“改革红利”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开采“改革红利”的是几代人不是一代人更不是一个人。不过,不论是发现“改革红利”,还是开采“改革红利”,有一群经济学家是最不应该忘记或忽视的,其中就包括颇有中国经济学界“长青树”之誉的张卓元先生。 1950-1980年代,卓元先生是“改革红利”的重要发现者。打开195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前期的中国经济学图谱,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卓元先生不仅是“恩格斯猜想”的破解者,是“价值规律”的巧解者,是“马克思生产价格谜局”的破译
本书是迄今最为出色的分析朗·富勒法律思想的导论式著作。罗伯特·萨默斯教授对富勒的观点采取了一种认同式的概括与阐释。由于富勒从未完全成系统地发展自己的观点,也未能明确地意识到如何将自己的洞见予以限度的理论化,因此,在一些论题上,萨默斯依据富勒散见各处的学术性文字,对富勒的观点进行了重构。这项基础性的梳理工作,凸显了萨默斯这部作品难以取代的价值。
他是个不合时宜的人,是个真正的孤独者,孤独到让人悲悯的地步。他孤独不是因为他高深,而是因为他与人群总处在游离状态之中。他与时代并不合拍,与父亲不共戴天,和家人冷漠客套,与朋友几乎无真交心者,日记里记下了许多朋友阴暗的生活。进入他日记里的名人,几乎都有不堪的记录。
五四新文化运动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一次知识分子运动。一批知识精英传播新知,评判旧学,启蒙思智,重塑典范,影响一代青年至深至巨,近代中国的价值系统、政治文化和学术理路自此为之一变。然此一群体聚拢时日甚短,旋即风流云散。惟蔡元培、胡适二位意气相投,联手合作达二十年之久,隐然成为民国知识界一股主导力量,又均保持着当年的启蒙意绪和自由主义特性,遂使五四文化人的余脉得以伸延。蔡元培与胡适“个案研究”,与“五四”以来思想、文化、教育诸方面息息相关,亦映现出民国知识分子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诸多侧面,透过二人的立身行事,我们还将隐约看到或许属于“知识分子精神象征”的某些内涵。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部分基础知识介绍,分别介绍了MATLAB和机器人的基本知识,让读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建模入门,这部分以单杆机器人控制器的位置控制为例,把MATLAB/Simulink和机器人工学的基本知识通过该实例建模仿真的形式进行介绍,让读者有个初步的了解,会进行简单的建模仿真。第三部分是建模实战篇——利用MATLAB仿真建模两足步行机器人,通过具体的实例,带领读者进行实战演习,完成一个全流程的建模任务,达到学懂会用的程度。 本书的特点是内容浅显易懂,教会初学者怎样一步一步地用MATLAB仿真出自己想要的机器人。
罗家伦,字志希,笔名毅,绍兴柯桥镇江头人。父传珍,曾任江西进贤等县知县,思想比较进步,家伦幼年就受其父影响。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惟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主要著作有《新民族观》、《新人生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科学与玄学》、《逝者如斯集》、《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等。
《徐梵澄传》经孙波先生的执著坚持、多年努力,终于在徐梵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之际得以问世。孙波书写这一传记,是一种充满敬意、情感和责任心的投入。顺着其思绪、激情和优美生动的文笔,我们终于可以“走近徐梵澄先生”,鲜活地认识一位“大隐于市”的学术大师,深刻体会他毕其一生来追求“与会通”的学术意义和人生境界。 梵澄先生宴居治学,淡泊名利,造次颠沛,不改其志,仙风道骨,出尘不染,生平修为,宛若高僧。对于精神境界的探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哲人已远,典型犹存。我们希望更多读者认识这样一位典范人物,也期待更多研治印、中佛学的读者,能承接梵澄先生的治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