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修订了此前曾经面世的《谭其骧前传》《谭其骧后传》中若干错讹,根据近年出版的《顾颉刚日记》《夏鼐日记》等新资料增补,收集参考谭其骧日记、书信、文稿、照片和大量资料,由谭其骧弟弟亲自审阅部分初稿。葛剑雄遵照恩师谭其骧嘱托,“求是师求真”,客观记录事实,公正发表议论,为传记能尽可能真实作努力。本书经十五年补充完善修订,客观记录事实,真实还原一代学人形象。
本书系统梳理了美国教师教学质量增值性评价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对教师教学质量增值性评价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外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西部五省农村中小学基线调查数据,构建增值性评价模型测算教师教学质量指数,回答:教师是否对学生学业成就存在重要影响?教师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是否具有一致性?哪些因素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教师绩效评价中引入增值性评价所得到教师教学质量指数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注意要点分别是什么?等问题。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介绍作者有关反问题的一些想法,主要内容分为几个模块,分别介绍初等数学、微积分、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中的各种反问题。每一模块都由简单有趣的“引言”,一些“研究活动”和“注解及进一步的阅读材料”三部分组成。 本书通过许多具体物理现象的讨论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开展研究活动,提供进一步的阅读材料等方式引发学生进行反向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很有益处。利用本书作教学参考书,能使大学数学教学更加富有生气。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自身智性的发展,却忽略身体的重要性;总是向外追求成绩,却忘了往内探求静定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温暖接触的感觉;我们甚至很少拥抱,不会“呼吸”,失去了重心,也丢掉了安静和专注。 《回归身体》八堂身体课,从自己与身体的关系出发,谈拥抱的力量、呼吸的美学、重心的困扰、安静的滋味、专注的迷人、跌倒的启示,也谈亲密与陪伴。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正在逐渐形成。由我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运动机制研究”,目的在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教育经济学原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发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本书正是在该课题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全书由我和魏新教授、丁小浩教授负责策划、组织与统稿。参与本书各章编写的主要人员如下:绪论,闵维方;章,丁小浩、魏新;第二章,康宁;第三章,李文利;第四章,陈霜叶;第五章,李文利、闵维方;第六章,李文利;第七章,陈晓宇、陈良焜;第八章,丁小浩;第九章,丁
本书参考《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政策文件对辅导员工作的相关规定,按照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职责将大学生发展问题案例划分为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辅导、网络引导、就业创业辅导、日常管理、党团与班级建设八大类,全面系统调研了当前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以及网络使用等方面的现状,并结合相关数据,从辅导员的立场、视角、经验出发,精准归纳当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成长困惑,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总结归纳了相关问题的基本处理技巧与方法,将工作经验理论化、理论运用实际化,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范式。创新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注重对案例细节的真实展现与本质规律的深层挖掘,对辅导员实际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对象的文学史书,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始,迄今已历数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出的成果仅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者就已非个位数所能尽数;而相关于这段文学史的专著,则更是如众星闪烁,多不胜数了。编写这部教材时,编者努力遵循如下几条原则或者说是预设的约定: 1.坚持积极的态度,尽力提供一个贴近史实的框架结构和更为合理的阐释系统,显现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2.坚持学术的立场,以客观、公正的学术眼光重新看待各类文学史对象,并作出更契合对象实际价值呈现的评价。 3.坚持以文学的发展为本教材史学结撰的主体。 4.坚持治文学史所必需的经典化原则,对丰富而价值不等的文学对象作出必要的取舍和用笔轻重不同的处理。 5.不臆构,不妄言,坚持论从史出。 在
《素质教育背景达成批判》是编著者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背景进行了全方位调查,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数据,并对其作了归类统计、比较分析等处理。在此基础上,从学校、社会、家庭不同角度,围绕着对学生思想品质、个性发展、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综合素养等方面成长的不良环境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有力判断,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抵制和改变不良环境的观点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