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断背山》《卧虎藏龙》的导演,奥斯卡金像奖得主,轰动国际影坛的传奇。《李安访谈录》精选李安接受的十九篇重要访谈,时跨二十年。这是其英语访谈合集首译中文,多方面记录了这位导演的人生与创作,以及他对自己代表作的深入解读。 李安的电影丰富多元、难以归类,他在三大洲、两百年间自如穿行,始终寻求变化与突破,不变的则是他对叙事与人的关注。这一切都在李安的访谈中得到展现:对电影的狂热,对讲故事的着迷,对自我极限的探索,对局外人身份的困惑,对做父亲的恐惧,对女性的认同;关于家庭与温情,关于中年危机与欲望,关于东西方文化的界限与交融,关于和明星们的磨合 在这些访谈中,李安是充满魅力与智慧的讲故事的人,温和谦逊,幽默大胆,直击人心。
王家卫,《花样年华》《重庆森林》《春光乍泄》的导演,蜚声国际影坛的异数与奇迹。《王家卫访谈录》收录王家卫接受的二十篇重要采访,时跨二十五年,其中包括数篇珍贵的粤语访谈,更有多篇外语访谈首译中文。这些访谈涉及与王家卫有关的一切,更记录了他对自己电影的独特解读,以及张国荣等影星对这位导演的评价。它们仿佛用时光胶片拍摄的老电影:记录王家卫的童年、求学生涯与成名之路;刻印60年代的香港、上海人群体的生活;折射王家卫式的格调 探戈、音乐、下午茶;洞悉都市人的爱情与孤独 王家卫以他擅长的即兴方式,亲自参演这些访谈,墨镜后面闪动着愉快的星芒。
本书改编自1976年在法国电视一台播出、米歇尔 波尔特对玛格丽特 杜拉斯的访谈。 波尔特是杜拉斯的好友,也是国际杜拉斯学会名誉会长。在这份采访中,杜拉斯对照她的小说文本和照片,谈论她所待过的不同地方,包括她位于诺弗勒堡的房子、花园、森林、特鲁维尔、大海等,就像它们不断出现在她的小说、戏剧和电影里那样。波尔特真实地展现了这些地方如何变成 故事的承载者 ,以及杜拉斯如何在这些地方生活。 波尔特将采访对象杜拉斯与其生活的环境放在一起,探索 住所 在杜拉斯的写作活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劳儿之劫》等)与电影作品(《娜塔丽 格朗热》《恒河女人》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引导杜拉斯谈论女性与住所的关系、写作经验与欲望、女性投注在身边事物上的凝视、女性之间的体认等。 这份访谈构建起一种独特的地理诗学,为
这部访谈录汇集了塔可夫斯基接受的二十二篇重要采访,时跨二十多年,涉及这位电影诗人的方方面面:从童年到战争,从亲情到爱情,从事业有成到被迫流亡,从成名初期到生命末期。在访谈中,塔可夫斯基畅所欲言:对电影与时间的独特解析;对美学的深入思考;对创作与信仰的执着;对流行艺术的不屑;对大众的复杂态度;关于政治、自由、名利、生死的犀利观点;关于女性议题的令人不安甚至不适的言论 这些访谈仿佛黑白长镜头,记录了他的局促与轻松、诙谐与苦涩、淡泊与傲慢,雕刻了他的电影人生与诗意时光。
大卫 林奇,《穆赫兰道》《双峰》的导演,享誉国际的好莱坞鬼才,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过去三十年里,没有导演能够拍出比林奇作品更引人入胜、更具争议、更令人困惑的电影,也没有导演比林奇更不愿谈论自己的创作。《幻夜奇行:大卫 林奇谈电影》收录二十三篇重要的林奇访谈,时跨三十多年,多篇首译中文。这些也是林奇为数不多敞开心扉、直言不讳的访谈,涵盖他创作与人生的方方面面,记录了他对自己电影的独特解读、他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对暴力、恐怖、城市、欲望、女性、生老病死、现代人的焦虑等议题的深刻探讨。电影、绘画、音乐、家具设计;现代却令人不安的纽约、衰败污秽却古老美丽的费城;童年的回忆、荒诞的故事、超现实主义的意象 一切都在林奇难以捉摸的谈话与静默中攫住人心。
昆汀 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的导演,风靡全球的电影鬼才。这部访谈录汇集了昆汀接受的二十四篇重要采访,时跨二十年,涉及他的方方面面:在音像店打工的穷苦经历,功成名就之后的随心所欲;其电影遭人诟病的暴力场面,对流行文化的指涉,对各种导演与类型片的借鉴;对朝九晚五的工作的不屑,对财富自由的满足,对名气的矛盾心理;对童年、亲情、爱情的记述 昆汀是行走的电影百科全书,记忆力惊人,几乎对整部电影史了如指掌。昆汀也是极佳的影评人,对自己的电影做出了详尽且独特的解读。导演、编剧、演员,昆汀的身份变化多端;不变的是他对电影的热爱,是他接受采访时生动的面部表情、典型的坏小子笑容、机关枪似的高频笑声,以及烦人又迷人的自负。
《枪花:运用你的幻觉一和二》是 小文艺 口袋文库 33?系列 (第三辑)之一种。《运用你的幻觉一和二》是美国硬摇滚乐队 枪花 在1991年圣诞前夕推出的双张专辑,在当时众多大牌发片的背景下, 枪花 乐队的这张专辑无疑是吸引眼球的,发售当天即占据了排行榜的前两名,仅在美国就分别售出了700万张。但本书作者埃里克 维斯巴德认为同时这张著名双唱片专辑的发布也是一场灾难,标志着 枪花 乐队、重金属摇滚以及整个1980年代流行摇滚乐黄金时期的终结。与一般的 歌迷书写 方式 孤立地谈论或者盛赞专辑本身 不同,埃里克 维斯巴德将专辑和乐队置于流行乐文化史之中,批判性的解读对乐迷的阅读期待提出了挑战。 维斯巴德写作此书,可以说是一种私人写作:凭借材料,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记忆、观念和感受,而没有专门面采过枪花的成员。这对 枪花 的歌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 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 可以说,作为一个艺术家,只有少数人能和他平起平坐,而作为发明家或全才的他则几无对手。除了绘画,他在雕塑、建筑、音乐、物理、几何、解剖学、水利工程、设计等许多领域都成就斐然。同时,也没有谁像他那样身上充满了谜团和矛盾。他有旺盛的好奇心,想法层出不穷,却苦于无法把它们系统化。他凡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很多好创意也因此流产。在许多方面,他都算是异类。他是私生子、同性恋,巧舌如簧地周旋于一个又一个赞助人之间,同时,他也会广积人脉,积极争取每一个机会,大力宣传自己。他更懂得把自己的才华程度地变现。在对16世纪艺术家收入的统计中,他位列第二。不仅仅在 21世纪,就连17世纪Z UI昂贵的画中也至少有一幅是他的作品。 作为欧洲久负盛名
平克 弗洛伊德是摇滚黄金时代的代表性乐队,是艺术摇滚和迷幻摇滚的旗帜。其音乐有着诱人的迷幻气质,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现场演出更是独具一格,经常调动各种感官媒介协助表现音乐的主题,给观众多元但又含混的直觉感受。《黎明门前的风笛手》是平克 弗洛伊德张录音室专辑,也是佳迷幻音乐专辑,同时还是一张真正意义上传递了以传奇主唱席德 巴瑞特音乐创作理念的专辑。在这本深入研究的书中,约翰 卡瓦纳深入研究了这些录音的复杂历史。他与许多曾在录音棚与平克 弗洛伊德一起工作的人交谈,记录下乐队工作时的景象和声音,让乐队的职业生涯中充满创意和混乱的一段时间栩栩如生。
经过这么多年, 石玫瑰 乐队旋律优美的吉他流行乐和迷幻摇滚的和谐融合依然鲜活而生机勃勃。这是一张连贯的专辑,这张专辑的连续歌曲循环以恶魔般的嘲讽开始,并以美妙而傲慢的宣言结束。正如书末所说的那样,整张专辑都是浮华和挑衅的,每首歌都洋溢着雄心和渴望。作者亚历克斯 格林将 石玫瑰 放在了1980年代末曼彻斯特充满狂欢的游乐场里,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如果他们能保持状态会发生什么。这本书引用并采访了几位石玫瑰乐队的同代人,讲述了一张永远改变了英国流行音乐的专辑令人陶醉的故事。
经典通识,图文并茂。
从莫扎特 像油在流 的神奇连音,到贝多芬海 洋般汹涌澎湃;从克拉拉 舒曼 铅笔素描般清晰 的触键,到鲁宾斯坦火山般浓艳的演奏 《不朽的 钢琴家》一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有史以来伟大的钢 琴家群像。荣获普利茨奖的评论家兼作家哈罗德 勋 伯格生动地介绍了每一位艺术家的表演风格,甚至他 们令人捉摸不透的癖好。作者搜遍每一片材料,将其 一一罗列,并加以分析阐释。哈罗德 C.勋伯格充满 智慧、幽默风趣的文风令《不朽的钢琴家》超越了音 乐的范畴,即使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也会忍不住一 看到底。
本书是蜚声国际的英国传奇乐队 皇后 的主唱弗雷迪 莫库里的传记。弗雷迪闪耀着与生俱来的舞台王者魅力,拥有卓越的创作才华,皇后乐队众多大热金曲,如《波西米亚狂想曲》《我们是冠军》《我的挚爱》等,都出自他手。弗雷迪的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了无数人,逝世数十年,他仍被世人铭记,备受推崇。2018年火爆全球的音乐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重现、证实了弗雷迪其人及其作品的不朽魔力。 这本传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者彼得 弗里斯通是追随弗雷迪十二年,直至送弗雷迪体面辞世的私人助理,他也是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的顾问。弗里斯通细心照顾弗雷迪的饮食起居,是弗雷迪亲密的朋友之一,本书的原版副标题为 世界上了解他的人写的私密回忆录 。弗里斯通的回忆录没有见解独到的音乐批评,所述之事看似琐碎且语言平实,但饱含深情,娓
黑泽明自传。在本书中,黑泽明将镜头转向了自己,从生命伊始的鲜明记忆开始,到《罗生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为止,回顾了自己人生前40年的成长历程。 小时候曾因爱哭而被称作“酥糖”?拨电话的时候手指像黑猩猩一样,但拥有顶·级“文科脑”?画家梦想破碎后,意外进入行电影业?以为职业生涯就要完蛋的时候,却迎来了《罗生门》获·奖的消息? 让我们跟随黑泽明的“镜头”,追溯他一路走来的成长轨迹。 书名为什么是“蛤蟆的油”? 日本民间故事里,有一种特别丑的蛤蟆,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它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就会吓出一身油,而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 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而这油,可以治·愈人心。
张大千出身贫寒,少年时就饱受苦难。长大后曾当过土匪,因爱情又做了和尚。家庭破产后被迫卖画,从此成了职业画家。青年时深研石涛、八大等人,极力倡导复兴中国古典精华,其仿作颠倒了国内外权威专家。同兄善子开发黄山,被称为 中国近代黄山画派始祖 。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突出代表,与溥儒并称为 南张北溥 ,成了中国山水画的一大标杆。抗战时坚持民族气节,誓死与日寇斗争到底。中年时远赴敦煌戈壁,不辞艰辛,不计代价,苦苦面壁,使得敦煌艺术宝库轰动了全世界,从而拉开了中国现代科学保护与研究石窟艺术的伟大序幕。抗战胜利后,在全国各地频繁办展,大受欢迎,被画坛誉为了 画中李白 与 中国画仙 。1950年赴印度展画,从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推向世界。晚年在海外侨居期间,高举中国文化艺术大旗在各地宣扬中国文化,被称为